河北磁縣:收種管機械化“一條龍”

6月5日,10臺雷沃穀神聯合收割機在河北省邯鄲市磁縣講武城鎮西陳村150畝地麥地裡陸續開始作業,拉開了河北“三夏”農機化工作的大幕,這個現場也是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舉辦的“黃淮海地區糧食高效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活動”的一角。

雖然小麥機收在當今已經不是什麼新鮮話題,不過10臺聯合收割機一起作業,還是讓在田邊觀看的100多名觀眾忍不住走進田裡,近距離領略收割機的風采。

這邊收割機還沒作業完,在另一邊機收完畢的演示田裡,2臺清壟免耕播種施肥機就直接在麥茬地裡進行玉米播種。“它的播種速度很快,每小時可以走8公里,而常用的就是三四公里,而且速度越高播種效果越好。播種的同時還可以進行精準施肥,該裝置會根據拖拉機速度變化進行施肥量調節,機器如果漏播還會報警……”現場主持人介紹,這臺機器上已經安裝了北斗導航系統、傳感器監測等系統可以實現無人駕駛以及精準播種、變量施肥等。

“今天現場演示時間有限,其實我們合作社秸稈還田、糧食烘乾等產後處理環節也已經全部實現機械化了。”王淑琴補充說。

“以前一家人種5畝地,就忙活得不行。現在收穫小麥,播種玉米,再進行澆地和打藥工作,就是500畝地一天也能完成。”對於農業機械的變化,王淑琴深有感觸。

在田邊的一臺電腦上,現場演示的所有農機作業數據都被記錄了下來。據瞭解,自今年5月以來,合作社引進“河北省全程機械化精準作業物聯網平臺”,用北斗導航定位智能裝備改造傳統小麥聯合收穫機、拖拉機,在精準施肥、精準施藥、精量播種和高效節水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