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最早的溶洞景區,遠在2200多年前就已成為旅遊勝地

在安徽,不管是人文景觀還是自然景觀,在國內外都有絕對響亮的名片。很多人認為安徽處理黃山山脈、大別山脈的山水風光之外,其他的風景都會略遜一籌。事實並非如此,只是因為黃山的名氣,和大別山的歷史重要性,把其他地方的風景風頭都壓過了,所以會很少有人想到。其實在安徽還有很多別樣的風景,比如位於宣城市廣德縣一個溶洞景區——太極洞,遠在兩漢時,距今2200多年前即已成為旅遊勝地。

安徽省最早的溶洞景區,遠在2200多年前就已成為旅遊勝地

安徽省最早的溶洞景區,遠在2200多年前就已成為旅遊勝地

太極洞位於安徽省宣城市廣德縣縣新杭鎮,距縣城28km,因“洞面有紋,類太極圖”而得名。明代大文學家馮夢龍把太極洞譽為“天下四絕”之一。2001被評為國家AAAA級風景區,也是國家首批AAAA級風景區。

安徽省最早的溶洞景區,遠在2200多年前就已成為旅遊勝地

安徽省最早的溶洞景區,遠在2200多年前就已成為旅遊勝地

外面是32度的高溫,但是步入太極洞的那一秒,像是開了天然的空調,一秒鐘進入20攝氏度的空間。太極洞為石灰岩溶洞的地下溶洞群,屬於喀斯特溶洞,長5.4公里,由上洞、下洞、水洞、旱洞組成。而且洞中有洞,洞洞相通,構成一個險峻壯觀、神奇絢麗的大洞天。

安徽省最早的溶洞景區,遠在2200多年前就已成為旅遊勝地

安徽省最早的溶洞景區,遠在2200多年前就已成為旅遊勝地

太極洞遠在兩漢時即已成為旅遊勝地。宋明時聲名益著,被視為人間奇景,古蹟眾多。古蹟有東漢劉秀避難的“臥龍橋”,三國呂蒙發令的“將軍臺”,北宋范仲淹滌硯的“滌硯池”,南宋岳飛明志的“劍峽石”等。太極洞的風景,讓諸多文人墨客傾慕而至,為其揮筆潑墨,題刻於巖上,在太極洞天壁上和洞內摩岩石刻上留下了珍貴的墨寶華章。

安徽省最早的溶洞景區,遠在2200多年前就已成為旅遊勝地

安徽省最早的溶洞景區,遠在2200多年前就已成為旅遊勝地

洞內地下暗河在衝擊下形成的一道一道的層紋十分清淅,內有石鐘乳雖然不多,但是各個惟妙惟肖。在太極洞,你會發現的鐘乳石,所謂“三分像,七分想”都不需要了,在這裡,你會發現每一個都極其的逼真,不得不驚歎大自然的巧奪匠心。

安徽省最早的溶洞景區,遠在2200多年前就已成為旅遊勝地

太極洞和以往所到的溶洞完全不同,這裡時而狹窄躬身而行,而是寬敞如半個足球場。上洞更為寬敞,下洞會稍微狹窄,但是都是別有洞天。行走於太極洞,彷彿置身於神奇的地下宮殿,這裡的鐘乳石裝飾著每一個角落,太極洞現已開放19個大廳,160多個景點,其中最著名者為“十大景觀”,即:太上老君、滴水穿石、槐蔭古樹、仙舟覆掛、雙塔凌霄、金龍盤柱、洞中黃山、萬象攬勝、太極壁畫、壺天極目。它們大都以“物象''命名,睹名即可知其形。千奇百怪,形態各異的鐘乳石,讓每一個到訪這裡的遊客不得不歎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安徽省最早的溶洞景區,遠在2200多年前就已成為旅遊勝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