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風潤古郯

文明之風潤古郯

4月25日,在郯城縣人民廣場,全縣806個村全部領到了移風易俗專用音響。從今年4月份開始,郯城要求全面取消吹鼓手,用音響代替吹鼓手,僅此一項為每起喪事節約費用2000多元。 ​​​​

文明之風潤古郯

7月19日,郯城縣楊集鎮對評選出的“好婆婆”、“好媳婦” “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進行了表揚。這一系列評選活動的舉辦,發掘了堅守正道、敬業奉獻、虔誠勤勉、孝老愛親的典型人物,傳揚崇德向善的感人事蹟,激發見賢思齊的正能量,極大促進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楊集鎮廣大群眾中的傳承和踐行。

今年以來,郯城縣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人居環境、鄉風民風、文化生活“三個美起來”為目標,著力推進農村公民道德建設、移風易俗、文化惠民、法制建設、環境整治等各項工作,努力實現農民思想觀念大轉變、文明行為習慣大改善、農村文明程度大提升。

移風易俗。在紅白理事會作用發揮、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以及殯葬市場整治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行惠民殯葬政策,在婚喪禮儀新模式的探索推廣、高額彩禮的遏制上攻堅破題,同時加大“新農村新生活”教育培訓深度和廣度,把移風易俗工作向更深層面推進。

文明之風潤古郯

城鄉文明共建。充分調動各級各類文明單位的積極性,紮實開展以“建設一條文明一條街、贈送一批科技書籍,組建一支文藝隊伍,樹立一批文明典型”為主要內容的幫扶活動,以及城鄉文明共建促進移風易俗活動,統籌城鄉文明建設,提升鄉村文明層次。

文明之風潤古郯

環境整治。“戶外清”專項整治工作由治理主幹道向治理支街小巷推進,由清理“五堆”向清理門前雜物延伸,同時要徹底拆除私搭亂建;嚴格獎懲措施,加強約束和管理,進一步完善和提升城鄉環衛一體化市場化運作機制;高標準打造美麗鄉村示範,打造體現郯城當地特色的節點景觀。

文明之風潤古郯

文化惠民。全面落實各級文化惠民實事,整合基層宣傳文化、黨員教育、科學普及、體育健身等資源,以貼近群眾需求為立足點,廣泛開展參與率高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和全民健身活動。根據地域特色,扶持優秀民間文體隊伍,保護和傳承農村民間優秀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