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定”一個公務員?

體制是一堵牆,正因為這堵牆,讓公務員顯得很神秘,也正因為這堵牆,造就了公務員特有的工作方式和生活習性。因為公務員參與社會管理,所以很多人經常找他們辦事,不可避免地要跟他們打交道。

跟人打交道就要了解對方習性,就要知己知彼。雖然公務員姓公,但前提他是個人,是人就不可能生活在真空,是人就有人的缺點。你不懂他,自然就無法溝通,很多事就顯得難辦。當然,這個“難辦”是合法合規的,與你的交流方式有關,與他的作為不作為無關。

鑑於刀友裡面有一部分是體制外朋友,今天我轉換一下思路,跟這一撥夥計們噴一噴。為了讓大家辦事順風順水,也為了避免公務員尷尬難堪,今天我就給大家透露幾個公務員的“冷知識”,以便你給公務員打交道時不說外行話、不幹叉劈事,分分鐘把他“搞定”,從而達到你好我也好的和諧狀態。當然,任何行業都是三分之一干的、三分之一看的、三分之一搗亂的,公務員群體也不例外。今天我們只聚焦勤勉敬業的那三分之一干的,另外三分之二不在談論之列,畢竟他們的生活我不懂,沒有體驗就沒有發言權,所以不作評價。

溫馨提示:公務員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中的絕大多數,既沒有貪汙受賄的權,也沒有腐敗墮落的心。在不被道德綁架的前提下,我們倡導真誠交流,也容忍矯飾虛偽;我們主張自由噴空,也歡迎無良噴子。不管你是魔鬼還是秀兒,來者都是客,賜座,看茶!

如何“搞定”一個公務員?

午休,公務員的“專利”


二線以上城市的公司,大都執行朝九晚五制度,中午一個小時吃飯時間,基本沒有什麼午休。公務員因為要參與社會管理,所以上班時間有特殊規定。除了有的超大城市路途遙遠和有些省會城市省直市直錯峰上下班早上會推延半小時之外,一般地方夏令時上班時間是上午8:00-12:00,下午15:00-18:00;冬令時是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

說到這裡,一定會有噴子瞬間接過話茬,醋意十足、苦大仇深地出來開噴,“你們真是得勁啊,太羨慕了,中午還能有空閒時間睡覺,不像我們,太苦了,從小我的媽媽告訴我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嘬住先,你只看到中午空閒出來這倆仨小時,但你從來看不到大多數公務員,特別是三四十歲的材料狗們晚上加班到幾點。以我們辦公室為例,我和我的同事全年平均下來,每天純工作時間10個小時以上,常常是12個小時,隔個月二四十還會來個通宵。很多時候,無論頭天晚上加班到幾點,第二天一早必須精神抖擻、怒目圓睜,打上滿滿一管雞血,努力為革命事業接續奮鬥。

如何“搞定”一個公務員?

對於勤勉的公務員來講,一天睡夠7個小時,基本屬於奢望。所以,中午空出來那兩三個小時用“彌足珍貴”來形容,一點不誇張。俗話說,中午不睡,下午崩潰。在大多數機關辦公室,午後都是雷聲陣陣,此起彼伏,偶爾一聲炸雷劃過長空,只是作為這寂靜旋律的一絲點綴,反而更加平添了一份死寂。

這份死寂是令人神往的,是讓人沉醉的,是不願被打破的。如果在這個時候突然響起一串電話鈴聲,想殺人的心都有了,一點都不誇張。但公務員既懂法又膽小,斷不會殺人,只會在內心默默問候他祖孫前後至少十八代。

當然,還有中午約飯局的,一般會被認為是妥妥的信球。中午能去參加你飯局的公務員,那是妥妥的真朋友。公務員工作日白天是禁酒的,中午赴約吃飯還沒法喝酒,除了耽誤他的瞌睡,就是徒增你的無聊,本是溝通感情,實則讓人抓撓。

所以,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中午不要給公務員打電話!不要給公務員中午打電話!給公務員打電話不要在中午!!!

有一種奢侈品,叫週末


勤勉的公務員是沒有周六週日的。如果說LV、Hermes、Gucci是體制外的奢侈品,那麼週六週日就是公務員的奢侈品。還以我為例,近兩年休息過的週六週日滿打滿算不會超過五個。至於五一、十一、春節等假期就更不用說了,印象中自從做了公務員,從來沒有過過一個囫圇節。特別是春節,每年初四初五便已回到寬敞明亮的辦公室,一邊一根接一根地抽著老黃皮,一邊無比蛋疼地敲著鍵盤。特別是晚上,吃完加班飯回來,隔著窗戶眺望遠方,一邊欣賞遠郊天空的朵朵梨花,一邊逐個拒絕著老家的約飯電話,一邊安慰自己“酒是孬孫,越喝越暈”,最後聽著他們無比驚詫的質疑:“胡球叉吧啊,哪有初四上班的,忽悠吧啊,還沒當大領導就開始脫離群眾了,你這個思想很危險吶……”。


如何“搞定”一個公務員?

當然,這幫夥計們隔一兩個月也會比個慘、賣個能,爭取個週末過過癮。每到這時候,他們就像監獄裡剛剛放出來的、看見老母雞都兩眼放光的犯人一樣,徹底放飛自我,一發不可收拾。首選還是睡覺,睡到昏天黑地、不知魏晉;其次就是陪娃,一整天圍著娃轉盯著娃看對著娃笑抱著娃親;再次便是旅行,開車帶著一家老小轟轟烈烈出趟遠門,轉轉30公里開外比較大縣城。

言而總之,這樣的週六週日,是屬於他們自己的,是屬於他們家人的,他們絕不願意分出來哪怕一個小時給別人,哪怕是最好的基友。你在週六週日約他們吃飯,有時他們礙於情面不得不出來,但內心一定是非常拒絕的,一定是有十萬頭草泥馬在奔騰的。

發信息,是一門學問


黨政機關工作分為辦文、辦會、辦事,因為保持政令暢通的重要載體是公文,所以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辦文。公務員是日常工作中接觸文字最多、文字水平要求最高的行業之一,

特別是三四十歲的機關“材料狗”們,精神長期壓抑緊張,已經讓他們或多或少有了“文字潔癖”,很多都患上了“文字修改強迫症”。他們一旦看到帶字的東西,無異於Lese鳳看到了易拉罐,屎殼郎看到了便便塊,即便在家蹲廁所忘了拿手機,也能順手抄起窗臺上那一堆洗髮水、洗面奶,一泡屎的功夫就能把所有使用說明修改一遍,然後提褲收工,成就感爆棚。


如何“搞定”一個公務員?

鋪墊這麼多無非想說明一點,給公務員發信息,特別是發一些辦事訴求類的信息一定要規整。所謂規整,一是不要有錯別字,字如人臉,錯別字就像臉被毀了容,給人印象會大打折扣。二是不要分開發,不要一條一句,連續七八條狂轟亂炸,要編輯成一段話,把事情說明白。三是不要以自己的口吻自說自話,要以對方口吻把自己代入進去。遵循這三點是有原因的,畢竟你找公務員辦的那些事,大多他都要去求別人,現在公務員真的不是某些人說的那樣“一杯茶一支菸,一張報紙看半天”,大多都忙得要死,活挨活、活摞活、活套活,根本沒時間去幫你歸納、提煉、編輯短信,你以他的名義編好發給他,方便他直接轉給所求的人。

這裡劃一個重點:不-要-發-語-音!發文字是為了方便對方,發語音純粹是為了方便自己。關係沒有達到一定的程度,發語音就是徹頭徹尾的自私。一根菸的功夫後,猝不及防地看著滿屏長長的、綠綠的、像菜青蟲一樣的未讀語音,我是不點呢,還是不點呢,還是不點呢?還是不點吧!

公務員只是個職業,並非萬能


我承認,公務員是個特殊職業。但再特殊的職業,它的前提仍是一個職業。很多體制外的人不瞭解這個職業,甚至很多人仍然堅信公務員出門是不拿錢包的,仍然堅信公務員都是有灰色收入的,仍然堅信公務員是萬事不求人、啥事都能辦的。

於是乎親戚朋友只要有事都會來找他們。作為省直公務員,我經常會碰到這樣的奇葩請託:“剛路上闖了個紅燈,趕快給交警隊說說幫我消了吧!”“恁哥副科級十多年了,能不能給我們縣委書記打個招呼給我提個副局長?”“我想去XX地方搞開發,能不能聯繫下國土局給我批塊地?”“你不是在中央幫過忙嗎?301醫院有熟人沒,幫弄個單間吧!”“有個新能源項目想找找省委書記,能幫我聯絡一下不能?”

我……呵呵!

如何“搞定”一個公務員?

最好的飯,是沒有“局”的


不得不承認,很多公務員雖然沒啥權力,也辦不成啥事,但因為有著體制資源、信息優勢,仍然會有各種各樣的人有事沒事找他們吃飯。吃飯分為兩種,飯場和飯局,前者的交流是誠心誠意、交心掏肺,後者的交流是相互吹捧、套路深深。

對於飯場,公務員還是願意參加的,畢竟人都需要社交,這符合馬斯洛需求理論。對於飯局,公務員很多時候並不願參加,每天加班加點已經累成狗了,再去參加“燒腦”又無聊的飯局,為那些無效社交浪費寶貴時間,實在划不來。

但很多時候公務員赴飯局並不是自己的本意,而是被騙過去的。這種飯局一開始主人都會熱情洋溢地打電話說:“兄弟,有倆月木見了,晚上一塊坐坐噴噴吧,老是想你啊!”聽到這種套近乎的話,雖然兩年木見面了,雖然都快忘了對方長啥樣了,但是公務員仍然很受用,只要沒什麼事,一般都會答應赴約。

這種被騙過去的飯局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壓場,一類是陪場。所謂壓場,就是到場後看到有七八個不認識的人,然後莫名其妙被主人拉到主賓位置,三巡過後方得真相:自己是被請來“壓場”的。行走江湖都講究個“身份”,公務員往往被認為是“有身份的人”,公務員被朋友借去壓場,便是常有的事。所謂陪場,就是到場後看到有個領導,還有三四個嘍囉,瞬間明白主人是請領導吃飯的,叫自己來是因為工作環境跟領導最接近,能遞上話的同時又不會喧賓奪主。無論哪一類,接下來都會讓人如坐針氈,幾欲先走。所以,多些真誠,少些套路,這是跟公務員約飯的基本原則。

處處留痕,處處陷阱

在大數據無孔不入的時代,公務員的言行非但沒有以前自由,反而越加謹慎,時時警覺,處處小心。大部分公務員胸懷磊落、問心無愧,並不害怕輿論監督,但卻害怕輿論暴力。因為手機網絡太普及,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照相機,公務員是全社會最關注、最容易圈進輿論漩渦的群體。

跟公務員面對面交往,無論公私場合,有個愚蠢的動作一定不要做,那就是把手機豎起來。不要誤會,怕鬼敲門的人,不見得都做過虧心事,畢竟半夜三更太瘮人。公務員哪怕去量販KTV唱個歌,去普通飯店喝個酒,也要審視體統、注意言辭,因為有一種假象叫眼見為實,有一種謬誤叫斷章取義。

對於對面的公務員特別是大官們來講,你只要豎起手機,就能讓他們驚魂不定,他們並不怕拍照,怕的是被網絡暴曬、萬點暴擊,怕的是壞人太多、防不勝防,一旦被某些人P上兩筆、渲染幾句,即便全身長嘴,也有口難辯。因為有一種強權,叫“網絡暴力”,有一種盲從,叫“輿論審判”。

如何“搞定”一個公務員?

職級也是隱私,不能亂問

面對面問公務員職級,就相當於面對面問少婦年齡一樣愚蠢。如果說少婦的年齡是秘密,那麼公務員的職級便是機密。體制內職務晉升是不可把控的,就像女人臉上的褶子一樣不可把控,雖然卸了妝自己都不敢照鏡子,但至少白天自信滿滿,讓你永遠捉摸不透。

當你飯局聚會時,桌上可能坐了一堆的書記、主任、處長、科長,但真正的“官”可能沒幾個,也可能一個都沒有。之所以被叫得這麼浮誇,是因為他們在跟體制外接觸時,往往不會告訴自己的職務。之所以不告訴自己的職務,一是因為故弄深沉、故作低調的需要,二是因為大部分對自己職務並不滿意、不願多提。

因為體制內升遷基本沒標準,所以比評職稱要慢得多,比公司晉升更慢得多。你認為他是主任的,往往可能只是個主任科員,你認為他是處長的,往往可能只是個科長。所以,搞不準乾脆就別問,以省直為例:看到二十多歲就叫科長(雖然多數單位沒科長),看到三十多歲就叫處長(這個年齡段對稱呼最看重),看到四五十歲就叫主任(畢竟主任無大小),基本不會掉板。當然,6月1日新公務員法實施後,公務員職級問題應該會有改觀。

收入,內心深處的蜜汁尷尬

如果說把職級比作少婦的年齡,那麼收入就是少婦的體重,都是不能隨便問的。公務員最諱莫如深的,也是最常被冤枉的,便是自己的收入。

在省直當上處長的,都算是一個省裡的體制內精英,所以我們以處長為例。體制外精英月薪以萬為單位,處長們的月薪以千為單位,這根本不是差距大小的問題,而是在不在一個緯度上的問題。更何況體制外精英根本不拿月薪,要麼是年薪,要麼是利潤。

再以不是處長、不是精英的公務員為例,比如我。前段我終於換掉了開了多年的破車,一國企同學看到我的新座駕,滿臉驚詫地問我:“你咋恁信球啊,現在誰還開兩驅,再添五萬塊錢就能懟個四驅了!”我當時就惱了:“你給我滾蛋吧,你一月掙五萬,我半年還掙不了五萬,壓根喝不起肉粥好不好!”

當你煞有其事地問一個機關幹部:“領導,你們省直公務員工資得有一兩萬吧?”他往往會淡淡地、神秘地、羞射地一句帶過:“哈哈,沒有沒有”,然後趕忙抬頭仰望天空,順勢轉移話題:“今天的霧霾不小啊!”。

如何“搞定”一個公務員?


無視“不當言論”,是政治問題

社會上有那麼一小撮人,無論高興不高興,總愛發表一些奇怪的言論,經常是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罵娘。更有一些民間“政治家”“外交家”對中國的內外政策不懂裝懂、無故貶損,政治立場動搖,“四個自信”全無。特別是跟公務員噴空時,更是極盡顯擺之能事,以抨擊時政來提升自身B格。

跟公務員打交道,千萬不要發表不當言論,哪怕是很單純的針砭時弊。要明白一個基本點,公務員吃公家飯穿公家衣,職務還要公家來提,對外形象肯定要表現出一種陽光燦爛的正能量。你發表不當言論時,公務員如果迎合你,顯得他們政治素養不夠,如果不迎合你,顯得他們不隨群、不禮貌。

何況有一種政治規矩叫“敢於擔當”,公務員面對錯誤思潮和不當言論,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要當戰士、不當“紳士”。否則,就是不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這麼大的帽子,戴不起!

辦公室內,眾目睽睽

“禮尚往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這個詞在以前並不敏感,但八項規定後就被賦予了新的涵義,關鍵看這個“禮”是禮節的“禮”還是禮品的“禮”。

有人說,朋友之間送點禮品有什麼關係,公務員就不能有個三朋六友?公務員就得不食人間煙火?實話講,有時規定在實施過程中確實有點“過了”。當然,道理雖是這麼個道理,

但任何積弊想要扭轉,矯枉過正是必經階段,想把彎曲的鋼絲掰直,掰到剛剛好肯定不行,必須掰過頭才能回正。

可以回憶一下,八項規定前去公務員辦公室送個土特產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沒有人認為有什麼不妥,反而會覺得這個公務員還收土特產,簡直太清廉了、太接地氣了,太與群眾打成一片了。當年收土特產不僅僅是堂而皇之,而且是無比光榮。誰收的土特產多,就代表誰的群眾基礎好,就代表誰在系統內外影響力大。但今天再看這種行為,往往會感嘆:老嘚嘚啊,當年我竟然還幹過這麼見不得人的事!

當土特產被貼上“標籤”的時候,就不能亂送了,特別提示:不論你倆關係再好再純潔,千萬不要掂著土特產去公務員辦公室。眾目睽睽,人多嘴雜,一箱半箱鐵棍山藥傳遞的感情,不值得用揹負處分的代價來埋單。

好了,拉拉雜雜噴了這麼多,雖不算純乾貨,但基本是肺腑之言。當然,跟公務員打交道遠遠不止這些知識點,還有很多不能說的秘密,恕我不能再跟大家深入探討了,猶抱琵琶才是最美的,畢竟公務員們還要靠著這點神秘感活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