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势必要把注意力从分析数据转移到分析自己,为个啥?

2019年,势必要把注意力从分析数据转移到分析自己,为个啥?

话说2018年,是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10周年,也是世界经济格局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今年发生的若干重大事件,将从技术、结构、规则等各个层面深刻影响未来较长时期世界经济走势和经济全球化进程。早在2017年世界经济的触底回升,实现相对强劲复苏。所以在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延续温和增长,但动能却有所放缓,这主要表现为经济体增长态势、通胀水平和货币政策分化明显。所以总体来看,虽然今年全球经济复苏超出市场预期,但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仍然突出,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部分内容摘自《搜狐财经》- 国宏高端智库,《ZAKER》 - 中金网

说实话,上述引用导语,我看完了也没啥感觉。这可能主要是由于自己是个粗人,而且很接地气儿、就是个小市民。本着吃好、喝好、睡好、活好的原则快乐的关注自己。过去7年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IOT和人工智能在IT界云雾缭绕。仔细品味一下他们各自的特点,不难发现:

  • 云计算:是网络互联的产物,是新一轮产业形态和技术变革的创新,突然爆发(2010)却又悄然离去(2013),至今又仿佛成为行业技术的基准(压根也没觉得它中间那几年是怎么发展的);
  • 大数据:悄声无息的出现(2012),但从云计算到大数据,确实是一种能力的过渡。云上承载数据,想想也合乎逻辑,那就继续炒作、爆发和画饼吧(直至今天2018)。;
  • 移动互联:从一定终端的占有量到移动运营的提速降费(2014),让移动互联网飞速并蓬勃发展(2015),这个时期在三年是起步阶段,但今天(2017)正可谓振奋人心,当然也败倒一大批企业;
  • IOT:我一直认为,时间万物的一切皆是有生命的,这与我们常接触的传统生命体截然不同。所以传感时代(2017)的能力嵌入,就让越来越多的物体具备一定的“生命”;
  • 人工智能:既是萌芽阶段(“图灵”的延伸)、也是可塑造阶段(小应用场景)、同时还是能力效果呈现阶段。当然这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

上述特点的总结可能不一定精准,但至少反映出一个问题,即大数据的发展是从根上发芽、一点一滴、逐渐壮大并成熟的,而其他技术或多或少有半路出家、关注度忽热忽冷的嫌疑。我们由此可以推断:在大数据领域,数据分析的价值已成为行业共识和能力典范。

用一句夸大其词、自不量力的话来讲:咱哥们分析了一辈子,到底分析出了啥?

在大数据领域,数据采集、存储、脱敏、加工、分析、可视化等一系列能力都是过程,但数据分析却是承上启下、前后贯穿的关键节点。在这个领域,我们分析过新客户转化路径、分析过人们的社交网络、分析过事态的趋势发展、分析过金融的担保借贷、分析过区域的热度人流……分析了这么多,全都是大数据,你在明确未来技术趋势、行业热点的同时,是否能够洞察到未来的经济形态?能否能分析出2019年的就业趋势?是否能分析出未来什么才是核心竞争力?

  • 有人说政府机构好。工作稳定且熬出来就是头,但那里却有压抑、有算计、有用青春换来的一切;
  • 有人说大型企业好。薪酬福利好且能有所挑战,但那里却有人际、压力、战略调整、优胜劣汰的各种风险;
  • 有人说互联网公司好。薪酬待遇优越且出人头地,但那里却有无尽的争论、高强度压力和身心的疲倦;
  • 有人说小型创业公司好。欢快的氛围、扁平化管理且自己当家作主。但那里却有工作不稳定、企业方向不明确的风险;
  • 有人说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好。唯我独尊且不受管控,但却收入不稳定,失去了一定社会地位;

……

最近几年我们发现:同龄人的孩子可能是90后、可能是00后,家长们普遍认为:这些孩子更为“早熟”、更为“成熟”。虽然这可能只是表象,但这些现象确实真真正正的存在了,其实这反应很出一个社会想象——即:人类已经进化了,这种进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人们变得更加聪明了。

我想说什么?我想说2019年的经济形态?或者是2019年的技术发展?再或者是想说2019年的就业形势还是人类进化史?其实这些都不重要,我最想说的是——未来10年,什么才有可能是我们在社会生存的核心竞争力。

过去五年,我们不仅看到了互联网爆发的经济增长,也看到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的成就,还看到了一波波企业家的飞黄腾达。他们的背后有一个特点或结论,即仰仗着粉丝和流量获取了资本和利润。所以很多人认为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模式、盈利手段、薪酬待遇都较为可观。但是互联网公司在今天同样面临着一波波的就业压力和高薪岗位竞争力。所以我想:当前形势下,互联网公司的就业压力一样不比传统行业好多少,在这个领域同样淘汰了一个个打工个体,也淘宝了一批批高新企业。

我们看到粉丝带来流量和收益的同时,有没有想过粉丝自身也在进化、也在变得更加聪颖、更加理性?是的,我想在2019年起,粉丝自身对互联网的需求即将转化,颠覆成为粉丝影响互联网模式的一个时期。也就是说,粉丝不再是原来互联网平台的“原子”,而将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会影响互联网模式的个体,这种能力就是——粉丝自身的能力反馈,去影响他人、影响市场,从而为自身获取巨大的价值收益。

说白了,我们要提升自身能力以适应市场发展,而这就有可能是未来几年的“竞争筹码”。

每个人都有兴趣爱好、有行为特征、有文化特长,这些特征元素都可以附着在每一个个体,为未来的自己去投资、去积攒财富,这就是2019年的大势所趋。

2019年,势必要把注意力从分析数据转移到分析自己,为个啥?


分析世界讲方案,为您带来精彩的一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