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寒、體溼、氣血兩虛,瞭解清楚再談調節

體寒,溼氣重,氣血虛都是中醫概念,溼氣重會影響脾胃功能,脾胃可消化吸收食物而達到營養全身的作用,當脾胃功能差導致飲食物不能濡養全身時就可能出現氣血虛。

體寒、體溼、氣血兩虛,瞭解清楚再談調節

一、體寒:

體寒是偏陰性體質,是指具有抑制、偏寒、多靜等特點的體質類型。

體質特徵為:

體型適中或偏胖,但較弱,容易疲勞;面色偏白而欠華;

食量較小,消化吸收功能一般;平時畏寒喜熱遏,或體溫偏低;

唇舌偏白偏淡,脈多遲緩,性格內向,喜靜少動,或膽小易驚;

精力偏弱,動作遲緩,反應較慢,性慾偏弱。

輕度體寒症狀:

怕冷,手腳冰涼

容易感冒感冒恢復期長

生理期經痛嚴重,腹部有垂墜感

面色暗淡,無血色

易疲勞,關節部位易痠痛

睡眠質量差,睡眠淺。

符合以上3項即可視為輕度體寒。

中度體寒症狀:

口腔內易發炎,易長口瘡

容易便秘、經常覺得肚子漲

生理期紊亂,天冷後易延期或量少

皮膚乾燥易乾裂

腳後跟易乾裂,腳部血液循環差

愛吃水果、冰激凌等冷食。

符合以上3項以及以上,為中度體寒症狀。

重度體寒症狀:

尿頻尿液不易排出

下半身水腫嚴重

睡一夜手腳都仍冰冷

起床時手腳發麻

經常感到疲倦、四肢發酸,沒有精神

經常感到胃脹氣。

符合以上3項以及以上,為重度體寒患者。

體寒、體溼、氣血兩虛,瞭解清楚再談調節

我們身邊很多人都有手腳冰涼,臉色蒼白,極度怕冷等一些症狀,存在這種狀況的人多為寒性體質,只是這些人不在意或者是不知道該如何改善寒性體質,甚至繼續延續可以造成體寒的不良習慣,尤其很多父母的無知,讓很多人在幼小的時候就慢慢引寒上體。

1、兒童體寒:

孩子體寒一方面是母親本身體寒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後天生活習慣導致。大多數媽媽天生體質偏寒,再加上平時不注意身體的保暖愛美貪涼,夏天喝冷飲吹空調,不知不覺讓子宮飽受寒冷的“折磨”,進而導致宮寒。可想而知,母親宮寒,那十月懷胎的孩子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生下來的寶寶也會先天稟賦偏虛寒。

另外,寶寶體寒也跟後天生活環境,飲食習慣息息相關。作為父母要時刻注意不能讓孩子吃寒涼食品,尤其是冰淇淋等,因為他們的臟腑尚未發育健全,此時的寒涼,直接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要時刻關注天氣的變化,給寶寶準備冷暖適宜的衣物,防止寒氣入侵體內。

2、女性體寒:

很多女性抱怨自己是體寒的的人,女性體寒會怕冷,在冬天就會出現手腳冰冷的現象。現代女性很多不愛運動,久坐空調房,出汗少、血液循環不暢,手腳冰冷;而夏天又為了逞一時痛快,常吃生冷食物;還有一個誤區,現代女性常被灌輸“要美麗就要多喝水”的觀念,其實,過量的水(冷水)反而吸走身體熱量,喝水最好喝40度左右的溫水,既可以補充身體水分,還有瘦身排毒的效果。

隨著季節變冷,街上依舊到處可見裸露腳脖的穿搭,腳部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心臟”,腳踝是聯繫兩個心臟之間的重要接通樞紐,分佈著淋巴管、血管、神經等重要組織,外部卻只覆蓋了一層單薄的軟組織,極易受涼。

一旦腳踝受涼,寒氣侵入體內,其他身體部位可能受到連動損害,比如感冒發燒、宮寒等,尤其是引起痛經和痛經加重。近日聽聞一個16歲女孩,患了婦科非常難治的巧克力囊腫,其根源就是因為她在寒日也裸露腳脖,這些案例比比皆是,但尚未引起人們的重視。

體寒、體溼、氣血兩虛,瞭解清楚再談調節

女性體寒的危害:

a、臉色極差:寒體女性容易氣血凝滯,面部皮膚沒辦法得更足夠的氣血滋養,皮膚沒有光澤容易呈現缺血的青紫色,當體內的寒氣進一步加重後,臉上還會容易長斑等諸多問題。

b、身材走形:體寒女性身體更容易囤積多餘脂肪,尤其是腰腹部,而很多女性減肥,就是肚子特別難減,和宮寒體溼有很大關係。

c、大量脫髮:體溫過低會影響人體正常的血液循環,頭髮得不更正常輸送營養和氧氣時就會出現大量脫髮,頭髮乾枯等問題。

d、月經不調、不孕:很多女性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痛經現象,有些則是以前不痛,不知道何時開始出現了痛經。因為體質虛寒不是一天形成,隨著壞習慣不改,宮寒病變越來越嚴重,出現月經量減少,經期不穩等等問題,從而痛經越來越嚴重,甚至形成子宮腺肌症等不治之症,嚴重者不得不切除子宮。輕症的體寒女性對正常受孕的影響不會很大,但是,病情嚴重的患者很可能會阻礙正常的懷孕,尤其是長期處於寒性體質,女性會影響到生育。

e、免疫力下降:人體的體溫在36.5度中,才可以正常地進行各種化學反應和新陳代謝,並保持生命力和身體健康。而體溫比正常值低1度,免疫力就會下降37%,當體溫降到35度,身體就可能成為癌細胞的溫床。

f、容易性冷淡:女人體寒的症狀中不可少說的就是卵巢早衰或是雌性激素分泌不足,同時還可能會出現性冷淡的情況。

3、男性體寒:

男性體寒會導致心血管系統功能弱,血液流通不暢,而導致ED(性功能勃起障礙)。體寒的男性有喜歡吃熱食、易乏力痠痛、可能嗜睡、腳易涼等症狀。

4、老年人體寒:

主要是由於腎陽虧虛引起的,肢體寒冷四肢不溫。

二、體溼:

即為體內溼氣,其多因喜食冷飲,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損傷人體陽氣所致。

體寒、體溼、氣血兩虛,瞭解清楚再談調節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對於外界溫度、溼度變化有自然調節能力,但有些人因體質、疾病或生活習慣不良,造成體內水分調控系統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因此影響健康。

溼氣太重致人生病後,病人往往出現頭昏頭重、四肢痠懶、身重而痛、關節屈伸不利、胸中鬱悶、脘腹脹滿、噁心欲吐、食慾不振、大便溏瀉、舌苔厚膩等症狀。

怎麼能判斷自己體內是不是有溼呢?

最便捷的方式是看大便,如果大便不成形,長期便溏,必然體內有溼.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後總會有一些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這也是體內有溼的一種表現,因為溼氣有黏膩的特點。如果有便秘,並且解出來的大便不成形,那說明體內的溼氣已經很重很重了。

如果你實在不願意觀察大便,吐出舌頭觀察一下黃中帶膩,那是體內有溼的表現。黃得越厲害,或者膩得越厲害,說明溼邪越厲害。

體寒、體溼、氣血兩虛,瞭解清楚再談調節

推薦除溼方法:

1.飲食:最常見的就是紅豆薏米,是否需要加入芡實則因人而異,小編實在沒有時間每天煮這些,所以每天隨餐吃些五穀雜糧的代餐粉(雜糧粥),既不失營養,而且也改善了體質,還節省了時間,效果還不錯。切記少吃寒涼食物。

2.中藥:可以到醫院找中醫根據身體狀況開些湯藥,但切記是藥三分毒,在調理身體的時候,也增加了肝腎的負擔。

3.貼膏藥:我個人曾經用來貼腳心除溼,貼帶脈調理婦科和瘦身,頸椎痛的時候也貼,排出了不少溼氣。

4.泡腳:泡腳要慎重,有靜脈曲張的人不建議泡腳,泡腳的水溫及時間等都要因人而異,建議諮詢醫生。

5.針灸推拿:這個我可是沒少挨扎,錢花了不少。

6.艾灸:我個人忍受不了那個味道,但聽說現在有種不需要艾草的方法,回頭試下。

7.女性婦科調理:有婦科問題的人可以嘗試一下婦科外用產品,親身嘗試過,確實排出了一些溼寒之物,改善子宮環境。

三、氣血兩虛

即氣虛和血虛同時存在的病理狀態。

氣血兩虛,多因久病消耗,氣血兩傷所致。或先有失血,氣隨血耗,或先因氣虛,血化障礙而日漸衰少,從而形成氣血兩虛。

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肌體失養及感覺運動失常的病理徵象,如面色淡白或萎黃、少氣懶言、疲乏無力、形體瘦怯、心悸失眠、肌膚乾燥、肢體麻木,甚至感覺障礙、肢體痿廢不用等。

體寒、體溼、氣血兩虛,瞭解清楚再談調節

氣血兩虛的朋友們需要重視個人的飲食,建議大家每天早晚喝一杯牛奶,牛奶是能夠為人體補充蛋白質的,還能夠為人體補充營養,也能夠有效的調節各種不適應的症狀,建議大家需要堅持下去。另外氣血兩虛的朋友們需要多吃一些補氣血的食物,女性朋友們可以食用當歸烏雞湯,能夠起到補氣補血的作用,還能夠讓氣色變得更為紅潤。

當然氣血兩虛也可以利用中藥進行調節,有很多補氣補血的中藥材,就比如當歸、川芎、紅花、熟地、桃仁、黨參、黃芪、何首烏、枸杞子、山藥、阿膠、丹參,大家可以利用這些中藥材用水煎煮服下,或者是製作藥膳,能夠起到補氣補血的作用,很多朋友們在服用了之後都會有明顯的改善。但採用中藥調節時最好請懂得藥理的醫師進行指導把關。

針灸調理法也是可以調節氣血兩虛的,而且這種治療方法相當不錯。作用於人體穴位,但是操作難度會比較大,建議大家到正規醫院去接受治療。

寫在最後:

綜上,我建議大家不管用什麼方法,首先要改掉不良習慣,樂觀的心態,充足的睡眠,適當的運動,戒菸限酒是必要的,在此基礎上,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素,改善體質,身體那些溼寒血虛現象慢慢就會好轉消除!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堅持!

小七生活,一個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的地方,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