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的4位母親:媽媽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看似是一部花拳繡腿的宅鬥劇,實則是融匯了教人立身處事之道,是一部不同家庭的教育樣板。

尤其是劇中的四位母親,教育方法大不同,當然也收穫了不同性格、不同前途的孩子。

可以說,這部劇再次驗證,母親的層次越高,教出的孩子也就越出色。

我們來看看這幾位母親的成與敗、得與失,各自對照,努力做一個更好的母親。

《知否》中的4位母親:媽媽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知否》中的4位母親:媽媽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明蘭的母親衛小娘


明蘭(也就是趙麗穎飾演的女主角)的母親衛氏只是府中的一個小妾,因為出身不好被賣給大戶人家當填房,因為無權無勢無所依傍,自然也就過得謹小慎微,但是她心靈手巧,會投壺,會刺繡,並且有一套自己的生存智慧。

《知否》中的4位母親:媽媽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善良而不爭

衛氏為人善良、識大體,在不安寧的大家庭中,為保全自己和腹中胎兒、年幼的女兒不被爭鬥傷及。對冒犯她選擇隱忍,受了委屈她選擇默不作聲,只求安穩度日。

小明蘭在投壺會上為了幫自己的大姐姐(主母之女)大出風頭,捲入了主母和寵妾的鬥爭之中。衛小娘說,你去為大姐姐出頭儘管是有情義的表現,但你更要知道,有些痛於你大姐姐只是皮毛之痛,而這些痛於你就是骨血之傷。

《知否》中的4位母親:媽媽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知否》中的4位母親:媽媽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後來衛小娘也是因為小明蘭拔尖出頭承受了無妄之災。

隱忍而軟弱

衛氏雖出身不好,但用一言一行影響著女兒和貼身婢女,要有傲骨,但不能有傲氣。

冬天沒有炭火,婢女小蝶吵架才要回來,她卻說,沒有就沒有,咱們冬天把門窗關好就行了。

婢女小蝶去討要被剋扣的煤炭時說:該我的,我全要取走,不該我的,我一毫也不多拿。

《知否》中的4位母親:媽媽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知否》中的4位母親:媽媽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知否》中的4位母親:媽媽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知否》中的4位母親:媽媽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不會憑白無故佔他人半點便宜。

衛氏的婚姻即使不幸,也從不向任何人抱怨,只會儘可能維繫好和睦。

明明受了百般刁難,吃不飽、住不暖,還默默地拿出自己的嫁妝,讓小蝶當掉,買回來花炭,專門等著老爺來的時候燒,生怕老爺看出來她被苛待。被發現後卻稱自己是懷胎體熱故意少添了碳火。

《知否》中的4位母親:媽媽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知否》中的4位母親:媽媽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知否》中的4位母親:媽媽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知否》中的4位母親:媽媽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被女兒說出實情後,還希望不要煩擾了家裡,更不要驚動四方。

《知否》中的4位母親:媽媽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知否》中的4位母親:媽媽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堅毅和善良

不去爭取自身利益,是因為懦弱嗎?

也許衛氏心裡通透的很,並非是一味的隱忍,而是怕引來正妻王氏和寵妾林氏的嫉妒之心,給孩子帶來更多的風險。所以要求女兒不拔尖、要隱忍,

也是在教會女兒洞察世事,不衝動行事。

在對女兒的教育中,衛氏從不樹立負面的觀念和情緒,雖然能力有限,但心中的堅毅和善念已深入骨髓的薰陶著女兒,她要明蘭在自己離世後去跟著老太太,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明蘭的前途和保全明蘭。父母為子女計之深遠,大概就是如此。

《知否》中的4位母親:媽媽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母親過世後,明蘭雖然從小備受欺壓,卻仍自強自立,凡事步步謹慎,洞察世事,不斷成長蛻變。

《知否》中的4位母親:媽媽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如蘭的母親大娘子


王大娘子是內閣大學士的女兒,父親是皇帝的老師,可謂是出身名門。

心眼不壞,但是脾氣不好,每天懟天懟地,分分鐘把人懟成內傷。

《知否》中的4位母親:媽媽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這樣的背景,這樣的性格,按理說,在家裡是絕對的當家人,肯定說一不二。奇怪的是,管家的權利居然跑到小妾的手裡了,她這個正妻就當得特別尷尬,連她自己都說,她是全揚州的笑話。

她這人雖然性格潑辣,但是抓不住重點,容易在大事上糊塗,心又軟,大多數時候,只是逞一時口舌之快而已。

比如提親的人太傲慢,她哭鬧不休,但老爺哄幾句氣又消了。

每次跟老爺說話,她都語帶諷刺,但諷刺的全是些芝麻綠豆小事,除了讓老爺不開心,基本上沒其他用。

老爺還挺怕她,她一發火,老爺就只有哄的份兒。明明已經這麼佔優勢,這麼擅長鬧,卻從來不鬧著要奪回掌家之權。所以整個盛家樣樣小事都聽她的,但大事她一樣都做不了主,典型的抓小放大。

王氏一共生了兩個嫡出的女兒,大小姐華蘭暫且不說,二女兒如蘭卻是承襲了母親的性格,說話欠考慮,還容易衝動,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一味地為自己著想。

大娘子雖然脾氣火爆,但是三觀正,對於嫡庶一視同仁,看中孩子的心意,對女兒妥協的成分多一些。

《知否》中的4位母親:媽媽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知否》中的4位母親:媽媽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王氏教育出的女兒,明顯沒有心計,她把女兒保護得很好,敢欺負姐妹,敢跟父親頂嘴,最後也選擇了嫁給愛情,夫家雖然很窮,但好在夫妻同心,也無妾氏鬥爭,也算和和美美一輩子。

《知否》中的4位母親:媽媽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墨蘭的母親林小娘


府中比較受寵的大概就是有心計有手段又有美貌的林小娘了,育有一子一女,兒子不太爭氣,女兒爭強好勝,林小娘害死了明蘭的母親,卻巧妙地逃脫了責任,她利用非常手段上位,頗有心機,是前幾集出現的最反派的一個人物。

她不像大娘子那麼潑辣,更不像衛娘子那樣軟弱,無論任何時候,她都把管家權捏得緊緊地,因為她知道,有管家權她在盛家才有地位,否則她什麼都不是。

林小娘的性格完完全全遺傳到了墨蘭的身上。

明明是墨蘭自己到前庭偷窺男客,如蘭和明蘭只是去看她在做什麼。三個姑娘在屏風後面說話被發現,墨蘭直接將兩個妹妹推了出去,稱此事與自己無關。

《知否》中的4位母親:媽媽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墨蘭裝可憐的樣子簡直和母親林小娘如出一轍。

《知否》中的4位母親:媽媽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這簡直就是上樑不正下樑歪的典範!

但是林小娘最根本的問題在於:

其一,對墨蘭有很強的控制慾,她希望墨蘭可以比別人家的孩子強,她希望可以通過墨蘭來鞏固自己在盛父心中的重要性。

其二:沒有給孩子安全感。當她在小墨蘭面前,反覆的強調父親即將拋棄這個家庭的時候,孩子是迷茫的,孩子不明白為什麼父親將拋棄自己,難道是因為自己不夠優秀嗎? 自尊心強的人,在這個時候就會拼了命的去努力,去爭取,這就導致了墨蘭的爭強好勝之心引發的悲劇結局。

她教育的女兒,只是一個庶女,但是卻有著比嫡女還要高傲的心,一心想飛上枝頭變鳳凰,所以對擇偶這方面斟酌再三,但聰明反被聰明誤,嫁入了妾氏成群的人家,一輩子也逃脫不了妻妾爭鬥的局面,都說墨蘭這輩子活得最累,都在算計中,最貼切不過了。

林小娘的教育方式可以看出,靠心計耍手段才是王道,抓住一切機會往上爬,不惜陷害姐妹,博得上位者的同情,這種教育方式,最終有一天會吃虧,也不是長久之策。

《知否》中的4位母親:媽媽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這位母親最有智慧


這位就是府中的盛老太太了,她沒有女兒,但是撫養了王夫人的華蘭和明蘭,她是很有教育智慧的。

她唯一的兒子也是被妾氏所害,盛老爺也不是她的親生兒子,她只是嫡母而已,但是撫養出的華蘭,明顯比親妹妹如蘭優秀得多,知書達理,沒出閣時接濟衛小娘母女倆,在衛小娘死後,勸告母親厚葬衛小娘,落下一個寬厚的名聲,她擁有著智慧,但也保留內心的善良,這一點可以看出,

盛老太太教育孩子很有智慧。

《知否》中的4位母親:媽媽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這意味著什麼呢?有些事老太太方便說,有些事老太太心裡如明鏡但卻不能開這個口。比如寵妾滅妻,老太太看在眼裡,她能不知道尊卑不分家宅不寧的道理嗎?她知道,但主君才是當家的,她不能對兒子的選擇干預太過。

那就一味地放任兒子錯下去嗎?當然不。衛氏難產而死後,老太太就出手了,直說那林小娘就不是個能管事的。

主君打擦邊球后,老太太說了一句話很有意思:“我剛剛說的這話你是聽不懂也好,不肯接我的話也好,有些話,拼著得罪你我也要說。”

《知否》中的4位母親:媽媽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母子教養,不可強來。

有些話說下去,兒女聽不進,那多說也無益。乾脆等到合適的時機,再撥亂反正,也不遲。

《知否》中的4位母親:媽媽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這讓我也想到現在很多人喜歡打遊戲,家長硬逼著不讓玩遊戲是好嗎?

或許孩子反而會叛逆,去網吧打。但你若干脆放手陪他一起玩,玩到膩歪,孩子可能反倒覺得,其實遊戲也不過如此。

對待不是親生的兒子,她能夠教育到點上,勸告兒子即將高升,不應該在衛小娘的喪禮後,落人口實,要求善待明蘭和衛小娘的孃家人。

但是讓人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有理有據地駁斥了“讀書無用”論。一句“不願女子讀書是短見”擲地有聲。

《知否》中的4位母親:媽媽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知否》中的4位母親:媽媽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老太太真的很有大局觀,眼界高,洞悉一切,也能把握好分寸,做好平衡,這實在是個有大智慧的老人,不禁讓我想到了《紅樓夢》裡的賈母,真是活得很高級。

都說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劇中所有的母親都在為子女籌謀打算,有的把自己的手段教給孩子,有的把自己的人生智慧潛移默化,還有的言傳身教,讓孩子繼承了性格脾氣,您覺得哪個母親更有智慧呢?歡迎分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