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代酒”原来是这么来的?

“琴棋书画诗酒茶,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历史上出现就有着不同凡响的开始。现在提到茶文化,大家会想起明清文人在茶室、山林消闲避世之举,或者清末茶馆里斗蛐蛐的八旗子弟、遗老遗少。其实,茶文化在产生之初另有一段历史。

在历史上的两汉时期还是崇尚节俭,西汉开始时,皇帝还乘牛马;虽然到东汉时国家已富,但人际交往和道德标准,士人还是以仍孝养、友爱、清廉、守正、俭朴为美德。但是到了两晋南北朝,我国出现了“门阀制度”(通俗理解我国历史上的官位世袭),正式在这种制度下,出现贵族聚敛成风,一般官吏乃至士人皆以夸豪斗富为美。甚至在晋代初期就出现了所谓石、何、裴、卫、荀、王诸族,都是以奢侈著名的世胄之家。《晋书》中有记载:何曾性奢,每天的饮费可达一万钱。而他儿子何邵更加倍,一天的膳费达两万。任凯看着不服气,一顿饭就花万钱,还说:没什么可吃的,无法下筷子。石崇为巨富,庖膳必穷水陆之珍,以锦为障,以蜡为薪,厕所都要站十几个侍女,上一趟厕所就要换一套衣服。贵族子弟,闲得无可奈何,以赌博为事,一掷百万为输赢。

等到了东晋南北朝时期,已经继承这种风气。在南朝时,梁武帝号称“节俭”,但其弟萧弘却奢侈无度。有人告发萧弘藏着武器,梁武帝怕他作乱,亲自去检查,看到库内皆珍宝绮罗,还有三十间专门用来储存钱币,共有钱三亿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和儒家士人便提出“以茶养廉”,来对抗奢侈之风。于是,出现了陆纳、恒温“以茶代酒”的故事。

《茶经》和《晋书》都有记载:东晋时,陆纳任吴兴太守,将军谢安常欲到陆府拜访。陆纳的侄子陆椒见叔叔没有准备,就自作主张准备了一桌十来个人的酒席。等到谢安到来,陆纳却仅以几盘果品和茶水招待。陆椒怕慢怠了客人,忙命人把早已备下的酒席搬上来。当侄子的本来想叔叔会夸他会办事,谁知客人走后,陆纳大怒,说:“你不能为我增添什么光彩也就罢了,怎么还这样讲奢侈,玷污我一贯清操绝俗的素业!”于是当下把侄儿打了四十大板。

陆纳反对侄子摆酒请客,用茶水招待谢安并非吝啬,也非清高简慢,而是要表示提倡清操节俭。这在当时崇尚奢侈的情况下很难得。而与陆纳同时代的桓温是个有政治、军事才干的人,但他常以简朴示人,“每宴惟下七奠拌茶果而已。”

可以看到,在当时饮茶已不是仅仅为提神、解渴作用,已经开始成为以茶待客、并用来表示精神、情操的手段的社会功能。饮茶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价值为人所用,而且已进入精神领域,茶的文化价值开始表现出来。此后,“以茶代酒”“以茶养廉”慢慢成为我国茶人的优良传统。

“以茶代酒”原来是这么来的?

“以茶代酒”原来是这么来的?

“以茶代酒”原来是这么来的?

“以茶代酒”原来是这么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