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法老故事」巴尔虎山“必应祠”的传说

【康法老故事】巴尔虎山“必应祠”的传说

前因后果“必应祠”

「康法老故事」巴尔虎山“必应祠”的传说


初春的巴尔虎山,绿草如茵,野花吐艳,山坳间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南麓城址山脚下的必应祠迎来了满眼春色,也迎来了一拨儿又一拨儿的善男信女……


「康法老故事」巴尔虎山“必应祠”的传说


仅有十几平米的必应祠是个小寺庙,别看地方不大,可年代久远,辽代初期就有了,可那时候人们不称它为必应祠,而叫狐仙堂。辽太宗年间,后晋皇帝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献辽,那里的百姓为逃避战乱,开始逃荒到辽西,辽东。祖籍燕州的刘亦德领着老妈随着逃荒的人流一路要饭,最后在祺州所辖的石熊山麓(今巴尔虎山)的一个叫鹿儿沟的小山村落脚。亦德那年二十出头,有的是力气,起五更爬半夜开荒种地,没几年功夫,娘俩过上吃穿不愁的日子。说不愁也不对,刘亦德心里还真有件愁事,那就是母亲的眼病,在家乡那喒(zan)病没那么严重,白天看东西还可以,可现在病情严重了,白天黑天一个样,啥也看不见。听说石熊山西坡的圣水泉的水能治眼疾,亦德就一早一晚走十二、三里的山路用葫芦往回给老妈拎水,春夏秋冬,风雨不误。再去圣水泉的半道上,有个小山神庙,亦德常在这歇脚。


「康法老故事」巴尔虎山“必应祠”的传说


开春的一天早晨,刘亦德在从圣水泉返回时,一脚踩空摔伤了腿,他咬牙蹭到山神庙,又托放牛羊的给家捎信,邻居们得到消息后才把他抬回了家。依仗年轻,亦德只在家休息了几天,伤刚好些就拄了根棍子张罗起农活,早晚还一瘸一拐的去圣水泉往回拎水,母亲心疼老叨咕,屯子里的人都夸他是个孝顺的孩子。又是一个开春的早晨,刘亦德在去圣水泉路上的山神庙附近,碰到了一只摔断了前腿的狐狸崽,联想到摔伤腿的痛苦,心地善良的他把狐狸崽抱回了家,回到家后,他把给自己疗伤的草药给小狐狸敷上,娘俩吃啥就喂它啥,没出三个月,狐狸崽就蹦蹦跳跳地行走自如了。眼看着伤全好了,就得把小狐狸送回山里,亦德真有点舍不得,可老妈告诉他:这几天她老做一个梦,梦见一只火狐狸房前房后的转悠,八成是狐狸崽它妈找它来了。听着母亲的话,刘亦德恋恋不舍的把小狐狸抱到了山神庙那儿放生。


「康法老故事」巴尔虎山“必应祠”的传说


说来也巧,就在这天夜里,亦德的老妈又做了个梦,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头对她说:“你儿子救了我的儿子,你儿子侍奉我儿子三个月,我们爷俩保你儿子荣华富贵三辈子。”白胡子老头还说他就是住在山神庙旁的狐仙,并告诉她圣水泉的水能治好她的眼睛……果不其然,几天后刘亦德母亲的眼睛开始通路了,刚入冬眼病就完全好了,白胡子老头说得话果然应验,亦德从那喒开始就初一、十五到山神庙上香……后来,刘亦德娶妻生子,家境殷实起来,他就出钱雇工在山神庙原址上建起了狐仙堂。再后来刘亦德栓车买马,买房子置地,成了当地数得出的财主。


「康法老故事」巴尔虎山“必应祠”的传说


刘亦德的老妈活到八十多岁,无疾而终。火狐狸获救报恩,狐仙堂果真灵验的消息不胫而走,十里八村的百姓蜂拥而至,打那以后,狐仙堂香火极旺。到亦德儿子这辈上,刘家成为富甲一方的大户人家,大儿子贩牲畜,二儿子倒布匹。白胡子老头不是说保三辈儿吗,刘亦德的三孙子真有两个念书念的,后期当上了官……因此与辽代丞相韩德让所建的头下军州——宗州(四家子蒙古族乡四家子村)仅一山之隔,所以,辽圣宗年间,萧绰萧太后与韩德让常常来这里焚香祈福。后金时期,狐仙堂毁于战乱。元、明两朝,时有僧人、道人到城址山出家,但狐仙堂并未重修,直到清光绪六年(1880年)山坳间的三清殿重建,应附近百姓所愿,狐仙堂重新翻修,名曰:“必应祠”,寓意有求必应。民国间,必应祠香火鼎盛,人们来此求官、求财、求子、求姻缘……如今,必应祠成为巴尔虎山风景区的一个景点……


「康法老故事」巴尔虎山“必应祠”的传说


每逢秋季,巴尔虎山恰如一个穿上了彩衣的丰腴的少妇,可谓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淡黄的是元宝枫叶、老红的是蒙古栎叶……晨曦中,夕阳下,必应祠迎来送走一批批香客和游人。

(白献春搜集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