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法老故事」巴爾虎山“必應祠”的傳說

【康法老故事】巴爾虎山“必應祠”的傳說

前因後果“必應祠”

「康法老故事」巴爾虎山“必應祠”的傳說


初春的巴爾虎山,綠草如茵,野花吐豔,山坳間散發著泥土的芳香,南麓城址山腳下的必應祠迎來了滿眼春色,也迎來了一撥兒又一撥兒的善男信女……


「康法老故事」巴爾虎山“必應祠”的傳說


僅有十幾平米的必應祠是個小寺廟,別看地方不大,可年代久遠,遼代初期就有了,可那時候人們不稱它為必應祠,而叫狐仙堂。遼太宗年間,後晉皇帝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獻遼,那裡的百姓為逃避戰亂,開始逃荒到遼西,遼東。祖籍燕州的劉亦德領著老媽隨著逃荒的人流一路要飯,最後在祺州所轄的石熊山麓(今巴爾虎山)的一個叫鹿兒溝的小山村落腳。亦德那年二十出頭,有的是力氣,起五更爬半夜開荒種地,沒幾年功夫,娘倆過上吃穿不愁的日子。說不愁也不對,劉亦德心裡還真有件愁事,那就是母親的眼病,在家鄉那喒(zan)病沒那麼嚴重,白天看東西還可以,可現在病情嚴重了,白天黑天一個樣,啥也看不見。聽說石熊山西坡的聖水泉的水能治眼疾,亦德就一早一晚走十二、三里的山路用葫蘆往回給老媽拎水,春夏秋冬,風雨不誤。再去聖水泉的半道上,有個小山神廟,亦德常在這歇腳。


「康法老故事」巴爾虎山“必應祠”的傳說


開春的一天早晨,劉亦德在從聖水泉返回時,一腳踩空摔傷了腿,他咬牙蹭到山神廟,又託放牛羊的給家捎信,鄰居們得到消息後才把他抬回了家。依仗年輕,亦德只在家休息了幾天,傷剛好些就拄了根棍子張羅起農活,早晚還一瘸一拐的去聖水泉往回拎水,母親心疼老叨咕,屯子裡的人都誇他是個孝順的孩子。又是一個開春的早晨,劉亦德在去聖水泉路上的山神廟附近,碰到了一隻摔斷了前腿的狐狸崽,聯想到摔傷腿的痛苦,心地善良的他把狐狸崽抱回了家,回到家後,他把給自己療傷的草藥給小狐狸敷上,娘倆吃啥就餵它啥,沒出三個月,狐狸崽就蹦蹦跳跳地行走自如了。眼看著傷全好了,就得把小狐狸送回山裡,亦德真有點捨不得,可老媽告訴他:這幾天她老做一個夢,夢見一隻火狐狸房前房後的轉悠,八成是狐狸崽它媽找它來了。聽著母親的話,劉亦德戀戀不捨的把小狐狸抱到了山神廟那兒放生。


「康法老故事」巴爾虎山“必應祠”的傳說


說來也巧,就在這天夜裡,亦德的老媽又做了個夢,夢見一個白鬍子老頭對她說:“你兒子救了我的兒子,你兒子侍奉我兒子三個月,我們爺倆保你兒子榮華富貴三輩子。”白鬍子老頭還說他就是住在山神廟旁的狐仙,並告訴她聖水泉的水能治好她的眼睛……果不其然,幾天後劉亦德母親的眼睛開始通路了,剛入冬眼病就完全好了,白鬍子老頭說得話果然應驗,亦德從那喒開始就初一、十五到山神廟上香……後來,劉亦德娶妻生子,家境殷實起來,他就出錢僱工在山神廟原址上建起了狐仙堂。再後來劉亦德栓車買馬,買房子置地,成了當地數得出的財主。


「康法老故事」巴爾虎山“必應祠”的傳說


劉亦德的老媽活到八十多歲,無疾而終。火狐狸獲救報恩,狐仙堂果真靈驗的消息不脛而走,十里八村的百姓蜂擁而至,打那以後,狐仙堂香火極旺。到亦德兒子這輩上,劉家成為富甲一方的大戶人家,大兒子販牲畜,二兒子倒布匹。白鬍子老頭不是說保三輩兒嗎,劉亦德的三孫子真有兩個唸書唸的,後期當上了官……因此與遼代丞相韓德讓所建的頭下軍州——宗州(四家子蒙古族鄉四家子村)僅一山之隔,所以,遼聖宗年間,蕭綽蕭太后與韓德讓常常來這裡焚香祈福。後金時期,狐仙堂毀於戰亂。元、明兩朝,時有僧人、道人到城址山出家,但狐仙堂並未重修,直到清光緒六年(1880年)山坳間的三清殿重建,應附近百姓所願,狐仙堂重新翻修,名曰:“必應祠”,寓意有求必應。民國間,必應祠香火鼎盛,人們來此求官、求財、求子、求姻緣……如今,必應祠成為巴爾虎山風景區的一個景點……


「康法老故事」巴爾虎山“必應祠”的傳說


每逢秋季,巴爾虎山恰如一個穿上了綵衣的豐腴的少婦,可謂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淡黃的是元寶楓葉、老紅的是蒙古櫟葉……晨曦中,夕陽下,必應祠迎來送走一批批香客和遊人。

(白獻春蒐集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