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忍的刑罚——劓刑

“割掉鼻子的刑罚”

劓刑:夏商五刑之一,即割掉鼻子的刑罚。

劓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罚,属五刑内肉刑的一种,被出劓刑的受刑人被割掉鼻子。汉文帝时,将应受劓刑的罪改为笞刑,在隋以后,刑典中即不再有劓刑这种刑罚。鼻子是人呼吸和辨别香臭的器官,鼻子被割掉虽然不会危及人的生命,但是对人的形象的损害还是很大的,同时对人的人格尊严也是很大的摧残。因此,劓刑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对犯罪行为的惩罚,更重要的是一种羞辱之刑,伴随着犯罪者的医生。

残忍的刑罚——劓刑

“蛮邦无鼻”

据史料记载,古代有一段时间很流行劓刑,所以很多人都没有了鼻子。因为没有鼻子是一个非常羞耻的事情,所以没鼻子的人都跑到了蛮邦去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没鼻子群体”,大家都没鼻子,也就没什么问题了。但是蛮邦是没有劓刑的,所以原住民们就很好奇,跟劓刑者打听,人家怎么可能实话实话,自己是犯罪了所以被割掉鼻子了。

于是劓刑者就骗蛮邦的人说,我们没有鼻子是因为我们华夏认为没有鼻子就比较好看,凡是爱美的都把鼻子割掉了。

蛮邦人本来就羡慕华夏上邦的文明了,看了那么多华夏的人都是没鼻子,于是自己回家照镜子,越看越觉得鼻子很多余、很丑,于是纷纷上述要求国王改革蛮邦时弊,吸收华夏上国外来文明,振兴蛮邦。面对朝野上下巨大的压力,国王没办法只好进行改革:凡蛮邦子民,即日起一律学习执行华夏上国审美标准,割掉鼻子以振兴蛮邦美容事业,违令者斩;而为了使蛮邦万民能够鉴别美丑,国王和王后、皇亲国戚一律不准格调鼻子,保持其丑陋容貌,永生永世作为蛮邦万民美丑之鉴。

为了显示圣旨的威严,国王在圣旨最后还加上了一段话:圣旨就是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谁敢违犯,杀无赦!

圣旨一下,疾风般席卷蛮邦。数日后,蛮邦子民皆变成“无鼻美男女”,只有国王、王后和皇亲国戚们“丑陋”的活着。

残忍的刑罚——劓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