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主觀題百題精講和分析:《政治常識》第10 題

高考政治主觀題百題精講和分析:《政治常識》第10 題

與書為伴品自高

如何答好高考政治主觀題一直是困擾廣大文科考生的一大難題,現由青荷書舍推出高考政治主觀題百題精講和分析,對每道試題分別從設問分析、考點聯想、答案組織、題後反思幾個方面對試題進行詳細分析,分析基本上涵蓋了政治學科的所有重點理論,對不同類型的主觀試題進行總結,以求找到答同類試題的規律與方法,然後在這些規律與方法的指導下去解決具體的考試習題,希望能幫助文科考生在答好高考政治主觀題方面有一個質的飛躍,並能提升你的高考成績。

今天推出《政治常識》第 10題:

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歷來屬於中國。鑑於南海周邊國家對該領域提出不同領土要求,中國政府在不放棄主權的前提下,從尊重現實出發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解決原則。2017年11月11日中國海洋總公司與菲律賓國家石油勘探公司簽署了共同開發南海石油資源的合作意向,這被看作是實施上述原則的良好開端。

結合上述材料回答“主權歸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是如何體現我國外交政策的?

一、設問分析

1、本題設問角度是“怎麼樣”,要求分析“主權歸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如何體現我國的外交政策。

2、在本設問中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特點,那就是在設問中給出了所要分析的具體內容,即引號中的部分,而這在以往的習題中卻是沒有過的,以往都是要求分析上述材料如何體現什麼理論觀點,這就給我們組織答案提出了明確的思路,即對引號中的三句話分別加以說明並做到材料與理論觀點的一一對應。

二、考點聯想

1、針對上述設問,考生首先應聯想到的知識點是外交政策特別是我國的外交政策,要求我們對有關外交政策的內容有一個比較全面地學習和掌握。

所謂外交政策是指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目標及所採取的方式與手段,是國家對外職能的具體體現,也是國家總政策的組成部分。

其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外交活動要達到的目的,二是達到目的所要採取的方式與手段。任何國家的外交政策都包括這兩個方面。

外交政策的制定受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的制約,是外交政策的決定因素。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制定和推行對外政策的依據。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這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的。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既消除了我國屈從於外國侵略,奴役的社會根源,也消除了我國侵犯別國的社會根源。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制定和推行對外政策的依據。我國正在進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需要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

因而我國會堅定不移地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主權和領土完整,也絕不侵犯別的國家的利益。這兩個方面決定了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國奉行的這一外交政策體現了目的與手段的統一,其中和平是目的,獨立自主是手段與方式。

我國外交政策的內容即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點包括五大方面:

第一、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獨立自主就是在國際事務中堅決捍衛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對一切國際問題都自主地決定自己的態度和對策。

第二、維護我國的獨立與主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我國外交工作的基本目標有國內和國際兩個層次。就國內來說,國家的獨立與主權,是一國能否自立於世界的重要條件,也是國家安全有無保障的基本標誌。

在外交活動中維護國家的獨立與主權是我國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標。從國際方面來說,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符合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願望和根本利益,是時代的要求,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通過外交活動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第三、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對外關係的基本準則,即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其中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是五項原則的核心與基礎;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是各國和平共處的保證;平等互利,和平共處是五項原則的目標。

五項原則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整體,成為國家間和平共處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條件。我國政府在這一原則基礎上積極發展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關係,而不以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異同來決定親疏好惡。由於我國在處理對外關係中堅持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使我國在錯綜複雜的國際事務中確定了自己的地位,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第四、加強同第三世界國家的團結與合作,是我國對外關係的基本立足點。第三世界國家的真正優勢在於團結與合作,團結是第三世界的力量源泉,合作是第三世界共同發展的必由之路。同第三世界國家的團結與合作,既符合中國人民和第三世界國家人民的利益,而且也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利益。

第五、堅持對外開放,加強國際交往是我國的基本國策。這也是我國順利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條件, 我國的對外開放就是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礎上,進行國際交流與合作吸收國外一切先進和文明成果,從而更好地為現代化建設服務。

2、在瞭解上述知識點之後再回答材料中“主權歸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這三句話如何體現我國外交政策時就有了理論根據。首先分析“主權歸我”。

主權是一個國家處理其國內事務和國際事務的統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權力,對內最高性和對外獨立性是它的特徵。主權是國家的生命和靈魂,是國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

因此在涉及主權問題上沒有商量的餘地,因此在外交活動中維護我國的獨立與主權是我國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標。其次分析“擱置爭議”。這體現了我國外交政策的目的就是為了和平,在南海周邊國家對該領域提出不同領土要求的情況下,我國政府仍選擇堅持以和平方式來解決國際爭端,這充分體現了我國外交政策中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基本目標。

再次分析“共同開發”。所謂共同開發就是一種合作,而加強同第三世界國家的團結與合作也正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點,也表明我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促進共同發展。因此,在分析此類習題時就應遵循上述的步驟,把教材理論與實際內容緊密結合才能組織高質量的答案。

三、答案組織

1、“主權歸我”表明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決維護我國的獨立與主權是我國對外活動的首要目標。

2、“擱置爭議”體現我國實行和平外交,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促進世界和平。

3、“共同開發”體現了我國與第三世界加強團結與合作,堅持對外開放共同發展。

四、題後反思

1、對於“如何體現”型試題關鍵要把材料內容與相關理論緊密結合在一起加以分析。

2、對不同問題要具體分析,如本題設問中就明確了要分析的具體內容,考生應注意思維的靈活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