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坚守为民之心 不忘对党忠诚

改革开放40周年|坚守为民之心 不忘对党忠诚

坚守为民之心

不忘对党忠诚

改革开放40周年|坚守为民之心 不忘对党忠诚

春雨过后,空气格外清新。墙角的紫荆肆意地绽放着,还有天井旁的杜鹃、桃花,走道两边的海棠、樱花……一个老人安详地坐在绿树环绕的小院里,戴着老花镜,静静地看着报纸。

这个老人就是我的父亲,原安陆市法院巡店法庭副庭长胡安浩。2004年退休后,便回到乡下老家——雷公镇罗庙村,和我的母亲一起生活。

父亲退休后的生活非常清静,用他的话说,他是农民的儿子,对这片故土有着太深的眷念,而且所有的工作经历都在乡下,已经习惯了。

父亲1972年5月入党,是一名有着45年党龄的老党员了。回忆当年入党的情形,父亲满怀激动。当时父亲年仅18岁,任罗庙大队青年书记。由于思想和工作表现突出,父亲经罗庙大队党支部书记毛从荣和副书记宋瑞祥两位同志介绍入党。入党那年的7月1日,大队新加入党组织的两名同志在支部学习室进行入党宣誓。父亲说,能够入党是我这一生最光荣的事情,证明组织信任我。当我庄严地举起右拳,面对鲜红的党旗宣誓,我仿佛看见无数革命先烈、志士仁人的流血牺牲和为国奋斗,神圣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1972年6月,父亲离开罗庙大队,到罗庙公社广播站当广播员。公社广播站离家两公里路程,为了不影响工作,每天天未亮父亲就起床,在单位他是去得最早和走得最晚的一个。父亲总说,人要懂得感恩,感恩组织,感恩帮助过你的人。我书读得少,初中毕业,如果不是组织和社会的帮助,哪里有参加工作的机会。相比广播站的工作,父亲之前的临时工作更苦。在农村当过民办教师、赤脚医生,参加过贫宣队,修过铁路……然而无论生活多么艰苦,父亲从未放弃过理想和信念,那就是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信念,父亲才会从一个农村孩子一步步成长为一名党员。

1975年元月,父亲调到雷公区广播站任站长。1981年元月调到安陆市法院,先后在雷公法庭、王义贞法庭、巡店法庭工作,最后在巡店法庭退休。

法院的变化真大啊!这是父亲今年10月底到法院参加机关党委换届选举时发出的感慨。法院的变化,从外观来看,办公楼更高大,环境更优美,办公条件改善了。从法院队伍来看,对干警素质的要求更高了。党的十八大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人民法院任重道远,需要每名干警要有责任担当意识,把“四个全面”的精神要旨贯穿于审判执行工作的全过程。从法院工作来看,审判工作更规范。比如数字化法庭的使用,开庭全程录音录像,司法公开透明。比如裁判文书上网,自觉把法院司法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进一步树立了司法权威和公信力。对干警的纪律约束更严了,将中央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法院工作的方方面面。学习教育成为常态,巡查督察成为制度,让法院每一名党员干部时刻心怀敬畏,警钟长鸣。

回想过去的法庭工作,往事历历在目。八十年代靠步行办案,比较偏远的农村只能吃住在老乡家。九十年代初期,条件好的法庭有一辆自行车,就感到非常满足了。再后来,法庭配了吉普,终于改变了人力行走办案的状态。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种矛盾日益凸显,一切新的社会问题都有可能转化为法律纠纷,最终走上法庭。人民法院在打击犯罪,扫黑除恶、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法院干警人数较以前在增加,案件数量也逐年增加。这些变化,需要更强的司法队伍、更高的司法质效、更优的司法服务。

无论时代如何改变,父亲对党的忠诚始终没有变,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始终没有变。退休后的日子里,父亲总爱去左邻右舍转转,对张家长李家短耐心宣传法律,讲法理人情,不知道平息了多少邻里纠纷。时间久了,谁家有个矛盾,也爱找父亲来评评理,经父亲一说,大家觉得在理,也就服了。每当看到老死不相往来的乡亲握手言和,父亲总是由衷欣慰。用他的话说,这也算发挥余热吧。

改革开放40周年|坚守为民之心 不忘对党忠诚

供稿|安陆法院

文字|胡冬梅

图片|网络

改革开放40周年|坚守为民之心 不忘对党忠诚改革开放40周年|坚守为民之心 不忘对党忠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