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胆苦否,不及亡国痛,勾践是如何诠释一个“忍”字的?

在今天,一些创业失败的人常常会振作精神、东山再起,这其实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他们不但要收拾好失败气馁的心情,更要有着对未来的高度的信心。从辉煌无比,到一败不胜,这可能是今天现代人要面临的一种磨难。但其实对于古人来说也是一样,有这样一位国君,徘徊在失败和堕落的边缘。可是他愣是由自己的信念将自己和自己的国家挽回了过来。他叫勾践。

问君胆苦否,不及亡国痛,勾践是如何诠释一个“忍”字的?

其实越国和吴国两国的积怨由来已久,远的不说,就光光,吴王夫差的父亲就是间接的死于越王勾践之手。原本两军对阵,无论是将士还是统帅之死,都是稀松平常的事。可是,那个叫做吴王阖庐的哥们一句临终遗言“必毋忘越”,使得原本十分简单的临阵身亡,演变成了几代人的不死不休。

问君胆苦否,不及亡国痛,勾践是如何诠释一个“忍”字的?

夫差在得到了老吴王的临终告诫之后,就决定为父报仇。于是这哥们就是日夜练兵,而越国那边看到了吴王夫差的动静,勾践就决定主动出击。勾践一意孤行,不听范蠡的谏言,跟历史上大多数不听信手下人的那些统帅一样,勾践几乎就是败得一塌糊涂。败了,怎么办呢?原本国力就衰弱的越国,根本经不起再来一次这样的失败。现在勾践面临着两个抉择,要么拼死一战,和夫差来个不死不休。不过要是按照目前越国的国力和军事实力来看,越国根本就不够吴国看的。不过勾践的考虑在于自己毕竟是一国之君,若是全国战死,自己也算是无愧于列代国君。第二个选择就是向夫差投降,首先,吴王夫差就是一个头脑很简单的人。他为父亲报仇是一时冲动,咽不下心中的那口恶气,那么同样现在击败越国了,对于越国的处置也完全凭借自己的喜好。只要吴王夫差开心了,放过勾践也只不过是他某一秒钟可以考虑到的事了。

问君胆苦否,不及亡国痛,勾践是如何诠释一个“忍”字的?

所以现在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于如何讨好吴王夫差,不得不说,越国还是存在一批有能力的人才的,就比如文种和范蠡。于是文种建议勾践用美女、财宝来贿赂吴王身边的人。不得不说这招还真行。常言说得好,一个能征善战的君王身边必然有一个草包饭桶一样的大臣。于是一代君王的一切功绩都会毁于草包一样的大臣,这个草包成功说服了夫差,放弃了杀勾践的计划。但是夫差要求勾践前来吴国为奴,这个要求可以说是十分过分,因为勾践原本是越国的国君,也是一国之君,现在竟然要来吴国为奴,这不单单是对勾践本人人格的侮辱,更是对整个越国的侮辱。

问君胆苦否,不及亡国痛,勾践是如何诠释一个“忍”字的?

现在勾践十分想发飙,可是他明白自己现在一无所有,没有反抗吴国的资本,那么来吴国为奴,几乎也是铁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可是,夫差身边还是有一些有眼光的人才的。比如,伍子胥。这哥们一直是劝吴王夫差杀掉勾践,因为勾践能够寄人篱下的来吴国为奴,甚至想要杀死自己的妻子,毁坏国内所有的玩物,来以此明志。这样的人若是不杀,几乎就是吴国的生死大患。

问君胆苦否,不及亡国痛,勾践是如何诠释一个“忍”字的?

但是最后在范蠡和文种的努力下,吴王夫差还是留下了越王勾践。不得不说,整个越国在国破的那一刻就变得无比团结和凝聚。这其中还流传着一个颇为可歌可泣的故事,就是为了博得夫差的欢心,范蠡亲自将自己喜欢的女子西施献给了吴王夫差。希望这样能在吴王耳边吹吹风,让夫差放掉勾践。甚至,还构造吴国大臣伍子胥的谣言,陷害这个在吴国为数不多的“明白人”,为了彻底腐蚀掉吴国上下的忠良,文种等人可谓是煞费苦心。最后好不容易才让吴王夫差放了勾践。

问君胆苦否,不及亡国痛,勾践是如何诠释一个“忍”字的?

在勾践不在的日子里,文种和范蠡,一个负责国内的政治民生,一个负责对外的军事和外交,可以说是相得益彰。在没有勾践的日子里,越国非但没有因此国力退步,反而变得昌盛起来。于是,回到越国的勾践立即着手灭掉吴国。于是他一直在等待时机,等待一个让吴王一败涂地的机会。为此,他塑造了一个叫“卧薪尝胆”的传奇故事,在可以接触到富贵荣华的时候,这个男人竟然选择让自己去尝尽这世间的苦楚,这个结局自然可以预料,勾践赢了,赢得很畅快淋漓,因为这一切都真正来的很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