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在」智能算法現身江湖,頭條們將如何應對

最近人人網賣身的消息引爆了微博微信等各大社交平臺,陳一舟傷感表示:"自己可能不再適合做年輕人的社交產品。"眾多80後90後驚呼,青春不再回來!

為此,很多人覆盤了人人網的發家史,企圖解讀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的社交命題,發現新的機會。然而事實上大家都在各說各話,有人說戰略,有人說團隊,並沒有統一的口徑。最終唯一讓人達成共識的,反倒是社交創業中最淺薄的道理:解決技術問題,抓住年輕人。

這是一個用技術讓產品說話的世界,無人便利店是技術,數字貨幣是技術,機器人更是技術。現在在一個行業中,如果要尋找新的獨角獸,發現新的攪局者,必定是技術讓它走到我們面前。

對於所有產品來說,技術是通用的決勝之道,具體到社交媒體領域,技術是吸引年輕人的鑰匙。

當社交媒體走近2019

以前,我們人找信息,千人一面;現在,信息找人,千人千面。系統提取每則信息的關鍵詞,畫出"內容畫像";又根據點擊行為,給每名用戶貼標籤,畫出"用戶畫像"。把信息推給喜歡它、需要它的人,這套邏輯便是"算法"。

算法最常被人詬病的問題是"信息繭房"和"時間黑洞"。一個男青年,只因看了一場網紅直播,算法就沒完沒了地給他推網紅視頻,滿足他、誘導他深陷其中,進而沉迷,廢寢忘食。

在前算法時代,信息以整體性示人。一份主流報紙,從本地新聞到國際新聞,從財經新聞到科技新聞,從評論到副刊,雖然千人一面,卻豐富全面。大量"文章畫像"並不匹配具體個人的"用戶畫像",卻給受眾的興趣冷啟動提供了儘量多的可能性。而算法蓄意營造的信息繭房,消滅了這些可能性。算法的操控者們對此不以為然,他們宣稱:算法沒有價值觀。

算法的邏輯是,根據受眾過去的行為決定現在的信息供給,再根據他現在的行為決定未來的信息供給。因為他過去看過網紅直播,就引導他現在繼續看;因為他現在繼續看了,未來繼續引導他繼續看。

「Ta在」智能算法現身江湖

由於傳統推薦算法飽受爭議,近期一種智能算法現身江湖,立刻引發了大量關注。筆者瞭解到這項技術搭載在「Ta在」APP中,被推到了市場。

「Ta在」是一個智能社交媒體平臺,不同於那些只是在宣傳上增加人工智能噱頭的產品,人們之所以關注這個APP,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它的算法團隊豪華背景。據悉他們中有一箇中科院博導,還有幾位有微軟、Facebook和領英背景的工程師。

由於對當下社交媒體功能和技術的不滿,這支創始團隊曾去和Google、FaceBook等企業調研,當時發現工程師們在算法方面想到的還都是文本識別、大數據分析、機器識別,和國內並無多大差異。如上所說,識別不等同於智慧,能夠實現感知才是真正的智能算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Ta在」團隊研究多年,如今終於有了前瞻性突破。

不同於頭條推薦,運用在「Ta在」APP的算法系統是基於AI技術的智能推薦算法,是無標籤的。也就是說這種算法不基於人或內容的分析,而是通過分析和統計用戶的行為模式,為用戶找出好的內容,因此這種算法能夠自我生長和演化,用戶不需要擔心由於標籤和固化帶來個人發展的限制。

簡單來說,算法能夠自然生長和演化,就會從分析用戶行為中不斷學習人的智慧,直覺和知識判斷,基於群體智慧,平臺就能更加全面理解用戶,而不是標籤化定義用戶的興趣。基於此,「Ta在」APP會區別於當下其它社交平臺,不是形成興趣圈子,而是把相同價值觀的人聚在一起。可以推測「Ta在」APP的第一批用戶,應該是那些厭倦被標籤化捆綁的這群人。

不過,從整個產品邏輯來看,似乎也有不足之處:由於這種算法是基於人的行為操作不斷去學習,然後才能演化,因此平臺需要用什麼去吸引用戶不斷去輸入自己,表達自己,顯然在成本上需要花很大功夫。而且在社交方面,有表達欲參與程度高的往往是年輕人,他們個性、意識獨立,很多時候反而希望匹配到的是跟自己性格相反卻特點明顯的人,如此在智能推薦匹配方面是否能夠滿足這一特點還有待觀察。

社交媒體迭代,透露人們對社交方式的新訴求

在國內,除了今日頭條,新浪微博和朋友圈算是第一代社交媒體的代表。自從看到今日頭條在推薦算法的路上越走越遠,微博也選擇了用算法讓自己成為用戶的信息管家,變身"流量分配者"。如今微博上話語權、影響力和經濟收益都集中在頭部,明星和網紅們在微博上實現了商業價值。

微博現在的商業策略非常清晰,就是販賣流量。但這樣發展下去,如何在社交內容與廣告營銷之間找到平衡,將會是微博未來成敗的伏筆。當社交屬性越來越弱,立意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時,微博難避免淪為一個話語權不公平的社交媒體。

微信則是媒體社交和傳播混為一談,微信公眾號的傳播機制是"訂閱制+社交傳播",公號的閱讀量除了內容質量,更多的是依靠訂閱者在朋友圈進行社交傳播,這種傳播範圍很有限,同時顧忌到社交圈子,用戶往往不敢轉發那些大膽的言論,很多話也不敢說。

除此之外,由於微博微信等平臺都出現了信息過載的情況,人們不得不人為縮窄自己接收信息的渠道,如取消訂閱,刪除好友等,平臺本意是通過內容擴大社交,最終卻抑制了用戶發言慾望,如今微信朋友圈下滑得很厲害,微博商業化,社交媒體逐漸走向了反面。內容創作者和用戶都不滿意,只是苦於沒有替代品。

而在國外,作為社交媒體的代表FaceBook誕生之初,很多人說它很偉大,在創意和關聯人方面做的很到位,甚至有人預測它可能是互聯網的終極形態,最終可以壓過技術流Google,它目前的現狀卻是正在失去他的"年輕朋友"。

Piper jaffray秋季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當下只有5%的美國青少年認為Facebook是他們最喜愛的社交平臺。今年3月和4月進行的美國青少年調查中,13至17歲的人中有51%表示他們使用該平臺,遠低於2014~2015年調查中的71%。

Facebook好像也沒有做錯什麼,只是調查顯示3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不用Facebook的原因是因為父母也在用,可見對於最年輕的社交群體來說,他們總是喜歡新潮的的東西,新產品在市場在極具優勢。

無論國內外,整個社交媒體市場一直在不斷被顛覆,「Ta在」APP一誕生就引發關注,恰如其分表明了人們對於自由公平式社交的嚮往。

「Ta在」或將成為今日頭條們噩夢的開始

從社交媒體到智能社交媒體,只是個社交新起點,在智能推薦算法的推動下,未來"Ta在"平臺上恐怕會誕生新的媒體與商業結合模式。

一方面,分享知識和自我完善是人類的需求,但是現在平臺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唯流量論阻礙了價值的傳播。以頭條為代表的傳統推薦算法平臺,已經讓用戶越發排斥深度捆綁的社交模式;

另一方面,社交關係越複雜,傳播的信息就越多限制,大家就不敢發言,不敢評論,不敢點贊,關閉朋友圈,最後平臺用戶身邊充斥的內容只能是折中的內容。

而在「Ta在」平臺上,為了避免社交捆綁,用戶並不能在APP中關注和私信對方,在保護隱私方面更甚於微信。同時「Ta在」APP設置了一個合拍按鈕,依託演化和理解式算法,平臺可以為用戶推薦"臭味相投"的夥伴。

這個時代要挑出真正感興趣的人,是浩大工程,用戶並不總是知道去哪裡找到你需要的人,但智能算法會幫你找到。

「Ta在」強勢破局,"今日頭條"們恐怕將迎來一場噩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