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的前世今生

大同的前世今生

塞外古城大同,曾為三代京華,兩朝重鎮,在她悠久的歷史進程中,產生了許多威武雄壯的篇章和可歌可泣的人物,從而名著典籍,顯赫中外。

今大同秦時稱平城縣,北齊為恆州治,唐為雲州及雲中縣治。為什麼叫大同呢?大同一名來源於今內蒙烏拉特前旗,隋開皇年間(581-600)為防禦突厥進攻,在大同川即今內蒙烏拉特前旗北建大同城。唐乾符五年(878)沙陀人(我國古代部族名。西突厥別部)內徙,大同遂僑置於今大同地面,意為“天下大同”,自此大同之名沿用不改。

大同的前世今生

1976年至1977年間,在城西8.5公里處青磁窯村的考古發掘中,獲得了一千多件打製石製品,和一批哺乳動物化石。據鑑定,其歷史有十萬年之久。另外在城西高山鎮附近和雲岡南梁等地,發現了一批磨製的細石器和許多陶片(在沿長城的大同一段,也發現有這種文化的分佈)。經考古判斷,屬於新石器時期的文化,距今大約為一萬年左右。

這些文物充分說明,早在十萬年至一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在這裡生活著,並以驚人的毅力,用簡陋的石制工具,創造著遠古的文化。

有關大同的歷史,最早見於《尚書·禹貢》中。根據記載,夏、商之際即有居民在此定居。春秋初期,為我國北方少數民族“樓煩”佔據(《史記·匈奴傳》)。大約在公元前三世紀的戰國七雄爭霸期間,三晉之一的趙國逐漸強大起來。趙武靈王“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塞,而置雲中、雁門、代郡”(《史記·匈奴傳》)。此時,大同東北屬代郡,西南屬雁門郡,趙國名將李牧常鎮守在這一帶,以“備匈奴”。李牧訓練了一支包括騎士、勇士和射士的十多萬強大的邊防軍,修築報警的烽火臺,以及部分地段的長城,使匈奴不敢輕易入犯。顯然,此時的大同已成為趙國的“邊陲要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廢分封,立郡縣,在全國設置三十六郡。大同當時隸屬雁門郡。為防禦匈奴的侵擾,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又調集民眾修建了東起遼東、西至臨洮的萬里長城,並在大同城西的十里河谷修建了武周塞,以防備胡人的入侵。同時,還在長城沿線修築連結九原、雲中、雁門、代郡、漁陽等重鎮而至碣石的馳道,以便於調動軍隊和運輸。在這條北部防線上,大同地區是守備重點之一。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為鎮壓陳涉、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抽調了大批兵力,造成了邊防空虛,致使匈奴乘虛佔領了大同。

西漢初,大同稱平城縣,隸屬於雁門郡。漢高祖七年(前200年),韓王信降胡,聯合匈奴單于冒頓攻打晉陽(太原地區)。這年冬天,漢高祖劉邦親率三十二萬大軍迎擊匈奴,在銅(革是)(晉東南地區)、晉陽兩戰兩勝後,便不顧天寒地凍和後援不繼,以及婁敬等人的勸阻,乘勝追擊到了平城(大同),結果中了匈奴的誘敵深入之計。劉邦在白登山(今大同市城東五公里的馬鋪山)被圍困七天七夜,後援軍趕到,並採用了陳平的反間計,送重金和美人圖給冒頓的閼氏,促使匈奴撤開一角,劉邦才乘機得以突圍。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白登之圍”。從此,白登與平城便名振中原。歷代都有仕人、墨客、商人來此憑弔,寫詩作賦,抒發懷古之情。

大同的前世今生

白登之圍

劉邦自白登戰敗之後,鑑於當時羸弱的國力,不得不採納婁敬的建議,對匈奴實行了“和親政策”,從而促進了漢朝與北方少數民族的團結與和睦。其中著名的“昭君出塞”便是民族和睦史上燦爛的一頁。王昭君,字嬙,南郡(湖北)秭歸人,漢元帝時入宮,後於竟寧三年(公元前33年)為了民族和睦,遠嫁了匈奴呼韓邪單于,被封為閼氏。傳說當她北行途經大同時,曾在東勝店(今大同大西街四十六號院)住過幾天。她每日都懷抱琵琶彈奏抒懷,解憂自慰。死後,被葬在今呼和浩特市南。匈、漢兩族人民為感念她對民族團結和睦所做的貢獻,於是高築其墓,廣植花草樹木,墓地終年鬱鬱蔥蔥,所以昭君墓又稱為“青冢”。東勝店後來也因此改名為“琵琶老店”。現在,市博物館還保存著《琵琶老店》牌號一塊,相傳為唐代著名書法家柳公權所書。唐朝宗顯通年間節度使段文楚,將此牌號掛在該店門上。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在《贈別前蔚州契(艹必)使君》的詩中寫道:“蕃兒襁負來青冢,狄女壺漿出白登”。它生動地反映了白登與昭君的深遠影響。

漢武帝時,匈奴仍然時擾北方,但此時漢朝已國力興盛,兵強馬壯。為了北方的安寧,遂以大將衛青、霍去病為統帥,對匈奴發動了三次決定性的大戰役。平城雖不是主要戰場,但一直是屯兵和進擊的集結地區之一。公元前110年,漢武帝率十二部將、十八萬騎兵,親征匈奴。經雁門關,出平城,北登單于臺(今內蒙呼和浩特西),終於迫使匈奴降附。

東漢獻帝建安未年,平城縣被廢。三國曹魏時復置,屬冀州新興郡。

兩晉南北朝之際(公元265至589年),是我國北方各民族大動亂、大遷移的年代。此時的大同,卻因此而繁榮昌盛起來。其間北魏定都於此,前後計九十六年之久。

北魏為鮮卑族拓跋部所建。該部原先生活在長城以北,後來逐步向長城以南發展。到340年什翼犍時,定都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初稱代國,什翼犍之孫拓跋(王圭)又改國號為魏,這就是歷史上的北魏。398年,道武帝拓跋(王圭)遷都平城,從此,中國歷史進入了南北朝對峙時期。這時,平城以京都兼司州、代尹治。太武帝延和元年(公元432年),改為代尹(尹:北魏的行政區劃單位,相當於州、郡)為萬年尹。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以南征為名,遷都洛陽,複名為平城縣,兼為恆州治。北齊天保七年(公元556年),置太平縣。北周改名為雲中縣。治所在今大同市西15公里處。此時,大同稱為恆安鎮兼恆州治。

從道武帝天興元年,至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遷都洛陽,作為北魏京城的大同,一直是我國北方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也是各族人民交流的中心和中國北方的佛教中心。舉世聞名的雲岡五窟,就是在此期間內開鑿的。這一時期是大同古代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

在這座繁榮的城市裡,還湧現出了一批封建社會中精通蹈略、能攻善守的文武之土,如馮太后、孝文帝等,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真可謂是“人傑地靈”。這兩位北魏傑出的政治家,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俸祿制、均田制、三長制等,並對促進民族大融合、北魏封建化的進程,以及我國北方的統一與繁榮,都做出了積極貢獻。

馮太后死後,葬在大同城北25公里的方山永固陵。在永固陵後(北面)0.5公里處,建有孝文帝壽陵一座,為馮氏陪葬。後因孝文帝遷都洛陽,死後沒有葬入此陵,取名為“萬年堂”。

大同的前世今生

隋唐以來,大同隨著封建朝代的更換,又數易其名。

公元589年,隋文帝統一中國,結束了近三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由於文帝父親名忠,所以避諱“中”字,改雲中縣為雲內縣,大同仍稱恆安鎮,屬馬邑郡。

618年,唐朝建立。唐高祖李淵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在此置北恆州。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改名為定襄縣,兼為雲州治,至永淳初年被廢。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稱之為雲中縣和雲州。

唐初北方的少數民族突厥開始興起,並很快發展成為東起遼東,西至裡海,北至貝加爾湖的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他們經常取道大同南下,不斷騷擾中原。

公元629年,唐太宗任命兵部尚書李靖等分兵六路北擊突厥。第二年唐軍一路經大同出塞,與李靖會師,消滅突厥軍隊二十萬。此後,大同便一直成為唐代北方的重要軍事前哨。唐代著名詩人李賀在他的古詩《平城下》中寫道:“飢寒平城下,夜夜守明月。別劍無玉花,海風斷鬢髮。塞長連白空,遙見漢旗紅。青帳吹短笛,煙霧溼畫龍。”當時士卒戍守大同的艱苦生活和邊塞的軍事風貌,讀來歷歷在目。

906年中國進入了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大同仍稱雲中縣,兼雲州治。公元936年,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拜契丹主耶律德光為父,做了兒皇帝,把北方包括大同在內的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

宋、遼、金、元時代,大同開始稱作雲州,併成為遼金的陪都。後又作為元朝的路治。這時的大同已成為我國北方較為發達的地區之一,而且也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重要城市。

947年耶律德光建立大遼國。以臨潢府(內蒙古林西)為上京,幽州為南京,遼陽為東京,大定府為中京(內蒙古赤峰南),改雲州為西京,並設西京道大同府作為遼的陪都。

960年,北宋王朝建立,基本上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宋王朝為收復燕雲十六州以統一中國,曾先後發動了兩次較大規模的戰爭,但都以失敗告終。在第二次對遼戰爭中,宋太宗兵分三路,分別以曹彬、田重進、潘美為東、中、西三路主將,直指幽州。楊業為西路副將,在打下雲州(大同)後,由於戰局急變,楊業在朔州南陳家峪被俘,絕食而死,其子楊延玉及部將皆戰死。這種英勇不屈的精神,為歷代所傳頌。戲曲中的楊家將金沙灘大戰的金沙灘,就在今大同市南幾十公里處。北宋末年,宋、金達成協議,大同歸宋,遂於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設為雲中府治,併為雲中路治,領一府八州。

公元1115年,金滅遼建立大金國,遷都燕京,以宋之汴京為南京,大定為北京,遼陽為東京,仍以大同為西京,兼為大同府治和西京路治。在遼、金統治期間,大同為中國北方西部的一個政治、軍事中心,也是一座經濟相當繁榮的城市。

元代全國開始設省。中央設中書省,全國各地設十一行省。大同則隸屬於中書省河東山西道,改西京道大同府為大同路,治所在今大同市,領八州五縣。1277年,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出使南洋諸國,路經大同。他在《馬可·波羅遊記》中盛讚大同是“一座宏偉而又美麗的城市”,並說“這裡的商業相當發達,各樣的物品都能製造,尤其是武器和其它軍需品更加出名”。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大將常遇春經太原打下了大同。明王朝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邊境安全,把大同列為全國“九邊”之一,並派大將軍徐達鎮守於此。

為了防範北元殘餘勢力的南下侵略,明王朝又在大同以北整修了長城,構築了宏賜堡、鎮川堡、得勝堡等二十多座屯兵堡和上百個烽火臺。不僅如此,朱元璋還在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改封他的第十三子豫王朱桂為代王,坐鎮大同(封藩於大同)。此際,大同又開始了大興土木,興建和修整寺院廟觀和樓閣府邸。當時大同有新舊寺院、尼庵、道觀上百座。真可謂是寺廟林立,殿堂壁連,香菸繚繞,經誦不絕,這座古城儼然是佛國勝地。聳立在城東御河東岸高崗上的曹夫樓,也是此時所建。傳說明末一位忠直大臣曹某被魏忠賢閹黨所害,曹府老僕曹夫護送其女曹玉蓮從虎口逃出,投奔大同的公爹李知府而死在途中。戲劇《走雪山》即以此為題材。曹夫樓即為紀念這個忠貞事主的老僕曹夫而建。樓前還建有真武廟一座。

同時,由於大同是蒙古通往晉冀魯豫的咽喉要道,因而在嘉靖與隆慶年間,曾兩度成為貿易城,實行互市,使大同成為蒙古與中原、蒙古與西域地帶的貿易集散地。

大同是塞上古城,明王朝有幾位皇帝曾慕名來大同飽覽壯麗的塞外風光。尤其中傳為佳話的有:正德皇帝微服“巡幸”大同,與酒家女李鳳姐(也有稱李倩倩)夜宿“久盛樓”酒家。從此,該酒樓得名“鳳臨閣”。後來,這一傳說以許多不同的藝術形式來加以表現。如傳統劇目《游龍戲鳳》、電影《一夜皇后》等。

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月,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下太原後,經寧武關,於三月初一兵臨大同城下,明大同總兵姜(王襄)率部投降。李自成進城後,把代王府作為臨時指揮部,在大同駐留六天,於三月初六離開大同,經宣化,很快攻下北京,結束了明王朝的統治。

李自成的起義軍佔領大同兩個多月。當起義軍退出北京後,滿清貴族派恭順侯吳順華進攻大同,姜(王襄)難以守城,便又背叛了起義軍,殺死起義軍駐大同的首領張天琳等,投降了清軍,仍任大同總兵。

清朝推行省制。大同為山西省大同府。公元1649年,由於姜(王襄)反清失敗,大同慘遭清兵“屠城”之災,使這座曾經一度繁華的城市幾乎成為一座空城。

在以後的二百多年間裡,大同又陸續重修與新建了樓閣寺觀和街道。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逃難去西安,途經大同,在總兵府(今雁北軍分區大院)居住,曾登東街太平樓,縱覽大同古城。當慈禧看到高大的城牆、城樓、角樓、望樓和清代以前時毀時修的歷代寺庵道觀、樓閣亭臺,以及清代重建的三元宮、龍王廟、圓通寺等上百座丹柱瓦頂、金碧輝煌的建築,以及井然有序的大街小巷,和繁榮的商業時,不禁大為讚歎說:“大同可為福地寶城”。

大同的前世今生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民同三年(公元1914年)五月,置雁門道,治大同轄二十六縣。大同亦廢府留縣,隸屬雁門道。民國十九年(1930年)三月廢道。

1949年5月1日,大同和平解放,為察哈爾省省轄市。這座塞外古城從此獲得了新生。1952年11月,察哈爾省撤銷,大同為山西省省轄市。

大同市現轄四個區:城區、礦區、南郊區、新榮區,人口270萬,是全國最大的煤炭基地和新興的工業城市。1984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十三個較大城市之一。

1993年的7月,原雁北地區撤銷,左雲、大同縣、陽高、天鎮、渾源、廣靈、靈丘等原雁北地區所屬部分縣,劃歸大同市管轄。

  

大同的前世今生

大同鐘樓,攝於1937年

大同的前世今生

大同西門,攝於1937年

大同的前世今生

大同南門,攝於1937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