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冬季

我喜欢冬天,在冬天里,我可以有个舒适的体感温度,不像夏天那样,身上一下子就被汗湿,黏糊糊的。那夏天的酷热,我避之唯恐不及,只能待在室内。

夏天的夜晚,蚊虫与老鼠相继而来,还有风扇在呼啦啦吹着,搅得人难以安眠。

而在冬天里,我可以穿上厚厚的袄子,出去走走,最喜欢那清冽的风吹在脸上,让人无比地清醒,正如我一直喜欢用冷水洗脸一样。

我喜欢的冬季

在冬天,家里会开始准备很多年货和腊味,那时的饭菜也更加可口。印象最深的是,每次吃晚饭时,一家人会点上酒精炉,炉子上面架着一大盆汤锅,静待一些时间,我就会听见汤锅里咕噜噜冒着泡儿。然后一家人,爸爸妈妈、弟弟和我,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吃着热乎乎的火锅。我们可以慢慢地、慢慢地尽情地吃。不用担心菜不够吃,也没有蚊虫的骚扰,只有我们一家人和那咕噜噜的冒泡声。汤锅里冒出来的水汽是白色的,厨房里的灯泡放射出来的灯光是橘黄色的,还有窗外的夜是黑色的。汤盆一架上炉子,我和弟弟就会心急地拿筷子去里面捞食物,爸爸让我们再等一会儿,等它多熬熬。那时,真是好不容易才等到爸爸说可以动筷子了。里面除了肉,还有青菜,吃得差不多时,爸爸会说再加点青菜,妈妈便会从那张比餐桌大得多的案板桌上,端来洗干净的青菜,加进汤锅里。很快,那些青菜就会被一捞而尽。爷爷奶奶家有菜地,那些青菜都是从他们的菜地里摘来的,很新鲜,很大颗。那些绿油油的青菜,都摆在厨房的水泥地上、案板桌下(这案板桌足足全是实木的)。那温暖的气息在整间厨房里萦绕着,如此地幸福。

家里的厨房是一间屋子,卫生间是一间屋子,厨房和卫生间并排待在后面,穿过小院子,前面就是大堂和里屋,楼上是我们的卧室。吃完饭后,我们就会洗漱、泡脚,然后窝在被窝里看电视。后来我长大了,房间里没有电视,我只能看书了,九点多一点,我便开始睡觉,睡在柔软的绷子床上,一觉睡到大天亮。

还记得每当我在卫生间泡脚时,妈妈就在隔壁的厨房里收拾碗筷。我一边泡着脚,一边憧憬着未来,想着想着,妈妈的声音就会从隔壁传来:“你还没有洗好啊!我还等着你洗完了,我来洗呢。”我说:“没有。”我这个“慢”总是无处不在,妈妈好几次都叮嘱我,让我以后在外做事麻利些,可是“慢”已经与我融为一体了。反正,我有的是时间泡脚,又不需要去赶着做其他的事情。

虽然我们家并不富裕,但是这些温馨的时刻,是爸爸妈妈给我的最宝贵的财富,因为一家人都在,有热乎的饭菜,有温暖的被窝,这些都可以让我安心地入睡。他们已经给了我最好的,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了,剩下的,就靠我自己吧。

我喜欢的冬季

在冬天,我也敢出门了;夏天,完全是躲在家里。看着光秃秃的树枝,还有大片的田野,一切都是如此地辽阔。打霜啦,下雪啦,这些都是冬天特有的景色,白色和灰色应该是冬天的主调吧——简单素雅。我感觉,只有在冬天,这个世界才会更多地属于我们,很多动物都冬眠了,植物也不用争相竞放了,一切仿佛都安静下来了。植物和动物们啊,你们装饰了春夏秋三季,就把剩下的冬季给我们吧。

“寒冬”一词,总是带有一些不好的隐喻,但对我来说,它是如此地舒适,如此地美!人成熟了,渐渐地对事物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套看法,而不会人云亦云了。对于这个世界,我开始能够用心去感受,只因我慢下来了,静下来了。

就像以前那样,那时那地方的我们家,日子过得非常简单,一些都是简单、干净、舒适的。在妈妈每天的打理下,家里的地板光洁如新、桌子上一尘不染,可是现在已很难见到那番景象了。家里的厨房墙壁上已长满的青苔,墙壁也开裂了。卫生间一到下雨天,就成了水帘洞,还有我们楼上的卧室也会滴水。这是由于长时间没有人照顾它,因生活所迫,家人都要外出打工,那里都没人住了。本来是想着把这些都重新翻修一遍的,可是弟弟不同意,说是再盖一栋楼,盖不起楼,就在县城里按揭买一套房。现在,原来的那熟悉的家不住了,新房子也不会和我有太大的干系。那个家,那个楼,有我二十多年的记忆。我是一个很恋旧的人,无论是人还是物,相处久了,就会有感情。看到它们,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有温度的画面。

我喜欢的冬季

也许,我不应该沉浸在对过往的怀念之中。旧的可以珍藏,新的继续展望。我要努力地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并且让它在冬天里变得更美好,这是我对生活抱有的一份美的理想。

感谢生命里有我喜欢冬季,感谢我的爸爸妈妈,让我在冬季里如此地温暖,使我爱上了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