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事件,一個在底線邊緣大鵬展翅的品牌!

近期,關於杜嘉班納辱華事件還在持續升溫。先是DG時裝秀慘遭抵制被迫取消,緊接著各大海淘電商平臺紛紛下架Dolce&Gabbana,目前在各大電商平臺均已無法搜索到該品牌下的任何商品。不少人斷言,這個品牌涼了,至少十年內都將無緣中國市場。

DG事件後,官方及時終止了他們愚蠢的行為,開啟了更蠢的模式。沒有任何的道歉行為,只是找了一個蹩腳的藉口:"號被盜了!"這個行為可能比辱華行為更嚴重,因為他們竟敢侮辱中國人的智商!

這次的杜嘉班納辱華事件可能是該品牌自創建以來遇到的最迴天無力的公關危機,它觸及和違背的,是早已在國際上形成公眾認知的民族和種族問題,其所作所為無可辯駁,最終只能灰溜溜地退出中國市場。

D&G事件,一個在底線邊緣大鵬展翅的品牌!

在下架掉5.8萬DG商品之後,洋碼頭創始人曾碧波在朋友圈表示,"尊重消費者是基本的商業道德。"想要從消費者的口袋裡掏錢,至少要讓他有一個好的購物體驗。不需要你把顧客當做上帝來敬重,但是作為人,最基本的尊重應該得到滿足。在別人的土地上賺著別人的錢,還對人家破口大罵,就像一個混賬兒子花著爸爸的錢在外面瀟灑,結果還要罵他爸爸畜生一樣,不為人子!

其實奢侈品市場的發展,與中國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五年前,低迷已久的奢侈品市場,突然復甦,就是中國人乾的。

D&G事件,一個在底線邊緣大鵬展翅的品牌!

2017年,中國個人奢侈品市場銷售總額達200億歐,2018年上半年持續增長,貢獻了全球32%的奢侈品消費,成為全球主要增長點。一時間,中國人成為國外奢侈品市場的主力。國外奢侈品店中國人的身影到處可見。錢多,成為中國人的標籤。

不過中國的奢侈品市場,跟其它國家卻完全不是一個路數,它有三個怪點:

一是迅速回流,從2015到2018,連續三年,中國本土奢侈品消費增速,是海外市場的兩倍。

二是年輕化,在中國,奢侈品的平均消費年齡只有25歲。很多老外表示看不懂,為什麼這麼小的年紀有著這麼強的消費能力?

三是消費質量過硬,數據增長勢頭猛,完全不靠價格拉動。換句話說,中國人不差錢!

看到中國這麼大的市場,許多國際奢侈品品牌發現了商機,紛紛跑中國來跑馬圈地,期待大撈一筆。

曾經古馳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馬爾科·比扎裡,和傑尼亞男裝的首席執行官,在考究過中國奢侈品市場之後,幾乎在同一時間,說出了完全相同的一段話:

咱沒文化,看不懂中國市場。

咱只知道,過去的奢侈品更多的是從西方走向東方,現在更多是從東方走向西方,尤其是從中國走向西方,這是非常根本性的變化。

所以別問我該如何做。

相反,是中國團隊,告訴我們應該做什麼。

言語間透露出對中國以及中國消費者的尊重。也就是因為這種尊重,使得古馳公司和傑尼亞男裝在中國迅速崛起,成為奢侈品在中國的領頭羊。

D&G事件,一個在底線邊緣大鵬展翅的品牌!

有好東西創始人兼CEO陳郢曾經在訪談中提及了一個概念,他表示"人的基礎需求是有很大的普適性的,即"在被公平對待和被尊重服務的安全心態中,獲得確定性的,能由自己的五感感受到的,舒適體驗"。"斯特凡諾的行為,不僅不尊重消費者,還損害了消費者的消費體驗。與消費者在網上對罵,發表辱華言論,而且在DG時裝會取消後還擺出一副"DG時裝會的取消是你們的損失",這樣高傲態度的背後其實就是將品牌方凌駕於消費者的地位之上,這樣只能逼得消費者走向品牌方的對立面。

所有不尊重消費者的平臺,賣的都不是好東西!如果一個品牌被消費者拋棄,那麼即使他設計的再好,也只是一堆破爛!沒有被消費者認可的商品,是沒有任何商業價值的,即使你是國外奢侈品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