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縣:牛武村來了張隊長


富縣:牛武村來了張隊長

張筱東(左)和村民謀劃產業發展


“我們家的土窯洞年代長了,比較破舊,多虧了張隊長向縣住建局協調爭取,我現在在縣城有一套75平方米的安置房,花了不到1萬元就入住了。”富縣牛武鎮西河村貧困戶李東耀激動地說,“不僅如此,他還幫我在村上謀得一份公益性保潔員工作,一年能收入3600元,日子是越過越美了。”

李東耀口中的張隊長就是延安市委農村工作辦公室考評監督科兼綜合科科長張筱東。2017年9月,張筱東被市委組織部選派到牛武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隊長。在一年多時間裡,他和當地幹部一起認真調查研究,精準制訂脫貧方案,為牛武村謀劃出一條脫貧致富的幸福路,讓老百姓走在了圓夢路上。

“駐進”百姓心裡解除百姓憂慮

駐村的第一天,張筱東就把鋪蓋卷搬進了村裡。為了儘快地“駐進”村民心坎裡,他走到田間地頭,來到農戶炕頭,挨家挨戶問人口、問收入、問困難,把困難群眾的事當做自己的事來辦。

今年22歲的貧困戶周強自幼父母雙亡,一直和奶奶相依為命,僅靠養老金、低保金等政府補助維持生活。2015年,他考上了湖北醫藥學院,每年都得為學費和生活費發愁。張筱東得知這一情況後,主動協商縣扶貧局為他爭取到1.2萬元的助學金,並自掏腰包每年資助其5000元學費,直至大學畢業。“多虧了張叔,我才能安心在學校讀書,他真是我們的貼心人呀!”周強感激道。

李春生,今年52歲,家裡3口人,由於沒有一技之長,僅靠幾畝玉米和外出打零工維持生活。張筱東幫他在陝西澤辰新能源有限公司謀得一份廚師工作,並協調其在村裡兼職信息員。同時,協調鎮政府為他發放了300只雞苗,還幫他聯繫銷路。算起來,現在李春生一年的家庭收入達到3萬元以上。

在張筱東真情實意的幫扶下,村民早已把他當成了親人。對於村民的信任,他欣慰之餘更多了一份責任,“我到農村來,就是想為村民乾點實事。只有付出更多,才能對得起大家對我的信任。”

改造落後面貌扮靚美麗鄉村

“以前村裡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到處是垃圾,好多土窯破破爛爛的。”牛武村村民南明英告訴記者,“現在好了,村裡每天早上都有保潔員打掃衛生,給家家戶戶配置了垃圾桶,更有專人負責收垃圾。而且路修了,水通了,房子翻修了,一到夏天路兩邊的銀杏樹開得特別漂亮,一點兒也不比城裡差。”

駐村以來,針對牛武村基礎設施落後的局面,張筱東與村上“四支隊伍”積極奔走協調,努力籌集資金,為該村硬化巷道23條;塗白牛武組牆面10200平方米;實施牛武二組公路沿線水渠石護坡800米;新修左家溝韓家塬子果園生產路4.6公里,左家溝廟溝生產路砂石化1.1公里,牛武一組杜梨樹樑果園生產路砂石化6.7公里,西河果園生產路2公里;新修牛武村文化廣場和停車場,並綠化了村東頭花園300平方米,實現了“一路青山綠水、滿眼濃郁鄉愁”。

村子基礎設施改善了,村民反映吃水難的問題還未解決。為此,張筱東積極協調縣水利部門,新修左家溝組蓄水池30立方米,鋪設管道2000米;牛武二組鋪設管道1000米,自來水入戶13戶;新修鎮村集中供水池100立方米,鋪設管道500米。

“以前要跑老遠的地方挑泉水吃,現在家家戶戶通了自來水,可方便了。”牛武村貧困戶張啟軍說,張筱東做的一點一滴,鄉親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發展集體經濟走出脫貧新路

牛武村村民經濟收入主要以傳統農業種植和外出務工為主,村上有貧困戶50戶173人,屬全縣貧困村。

“沒有村集體經濟,牛武村始終都是一個‘空殼村’。”一番思慮之後,張筱東和村上“四支隊伍”商量後決定:要盤活村裡閒置資源,發展村集體經濟。

說幹就幹。定好目標後,張筱東積極與縣環保局溝通協調,該局將包茂高速公路沿線牛武村境內閒置的一塊廣告牌,免費交於村上使用,並以每年9萬元的價格租賃給了市旅發委。同時,流轉村民閒置土地40畝,於2017年年底成立了牛武鎮森林豬養殖專業合作社,採取“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和“保底分紅+收益分紅”的模式,吸收14戶貧困戶入股合作社,既發展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又實現了貧困戶產業全覆蓋。

“我用鎮政府發放的4000元產業扶貧資金入股合作社,購買了8頭豬崽,既不用自己管理、銷售,還有保底分紅和6%的收益分紅。”牛武村貧困戶徐喜龍告訴記者,現在合作社共有117頭豬,預計今年年底能出欄30頭豬,且銷售價格略高於市場價格,每斤至少賣18至20元,預計年底能收入12萬元,貧困戶股權分紅1.4萬元。

“明年,我們將繼續擴大生產規模,力爭出欄生豬200頭,並增加散養雞1000只,中蜂養殖100箱,圈養驢50頭,預計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收18萬元。”張筱東坦言道,現在做的這些都還不夠,努力讓村民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才是自己最大的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