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的人造耳蝸丟失事件是騙局嗎?

前兩天,一起在北京尋找價值20萬耳蝸的事件又刷屏了!這也是近期以來第四起國內發生的全城找耳蝸事件。

刷屏的人造耳蝸丟失事件是騙局嗎?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來自河北張家口的李明近日在北京出差,19日早晨五點半,李明從芳園裡北區出門,乘坐地鐵經14號線到達金臺路站換乘6號線,隨後在朝陽門站換乘2號線前往北京站。到站後,李明發現他的人造耳蝸丟失。據他的姐姐李女士介紹,丟失的人造耳蝸外形看起來像一隻黑色的耳機,通過一根導線和一個圓圈與頭部內的植入物相連接。

“丟失的屬於一個接收器,是訂製的,其他人拿到也沒用。因為這個人造耳蝸是通過腦部植入的,接收器跟腦子裡的植入物相配套,如果沒找到,我弟弟可能需要再做一次手術,把腦袋裡面的植入物再拿出來。”李女士說,“不算手術費的話,這個耳蝸價值20萬元。如果再把腦袋裡的植入物拿出來,我們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就不是20萬元可以衡量的了。”


20萬!需要開顱!

這些字眼,看著真是叫人揪心,於是乎,這事一下子在網上炸開了,大家紛紛獻出了舉手之勞,轉發這則新聞,希望能幫助失主找回耳蝸。

刷屏的人造耳蝸丟失事件是騙局嗎?

本來是一件非常正能量的事情,顯示出了這個社會還是有愛心,大家還是有溫情的。

可是不想,第二天,也就是今天,就有公眾號聲稱:

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營銷騙局!

1. 新聞所宣稱的丟失後需要重新開顱,太危言聳聽。並徵求了專家,專家表示不需要!

刷屏的人造耳蝸丟失事件是騙局嗎?

2. 營銷痕跡明顯。最近的幾起耳蝸丟失時間,都指向一家澳大利亞的廠家,並且有的媒體還直接爆出了產品的品牌型號。而耳蝸價值也被誇大。實際只有4萬多。

刷屏的人造耳蝸丟失事件是騙局嗎?

3. 為何爆出來的丟失者,都是家境困難。實則博取大家的同情。

刷屏的人造耳蝸丟失事件是騙局嗎?

這一篇文章已發出,頓時全網又炸開鍋了!

好嘛!原來又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又是在消費大家的愛心!媽蛋!

本來筆者對於此類事件一直都是先抱著觀望的態度,畢竟現在的社會事件反轉的太快了,在站隊之前,都是先靜觀一下,然後再做判斷。

於是,筆者發了一條朋友圈,以中立的態度評價了一番:

“易丟牌”耳蝸騙局尚未實錘。如若是欺詐式營銷,那真是在榨乾這個社會僅存的一丟丟溫情。靠!難道又是第五縱隊的手筆?

結果不想,竟真有一名同事,很快留言回覆了,並且告知:這起事件是真的,當事人就是同事朋友的弟弟!還給我發了他們之間的微信截圖,20萬是指設備加後期維護和手術的總費用。

於是乎,這件事似乎看起來又不像是騙局了。

正當筆者如釋重負的倍感欣慰之時,不禁又覺得恐怖起來。

這個事情,不管是不是騙局,都沒有被實錘。而那篇公眾號文章在尚未實錘的情況下就對其進行公開的質疑。

1, 沒有聯繫記者求證;

2, 沒有聯繫當事人求證;

3, 沒有聯繫相關廠家或者同款產品的用戶求證。

僅僅引用所謂的專家和自己的揣測,下結論這是一場騙局。

雖然我們都有質疑的權力,但是任何質疑都應該先擺事實、講疑點,而不能直接將揣測當成結論,如果這樣那又和造謠生事、不負責任的博取眼球的騙子有什麼區別呢?

想必作者一定知道,這樣顛覆性的標題和內容一定會獲得高度的關注和傳播,勢必會對大家的熱情造成極大的影響,給社會傳遞極大的負能量,

這種沒有實錘,沒有真憑實據的忘乎所以的內容,無疑才是在給這個社會僅存的溫情潑冷水!

而這,才是更為可怕的!

難道說,這篇文章,才是“第五縱隊”地手筆?

刷屏的人造耳蝸丟失事件是騙局嗎?

耳蝸丟失事件確實有疑問,但我們應該秉承實事求的態度,去了解、去調查!切不可人云亦云、混淆視聽的譁眾取寵!

若非如此,那想必才是別有用心,心懷不軌之徒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