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讓,是互相成全的尊重,是對文明和愛心的呼喚

孔子說:“能以禮讓治國,那還有什麼難呢?不能以禮讓治國,又要禮幹什麼呢?”

禮讓,是互相成全的尊重,是對文明和愛心的呼喚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論語》里仁篇之十三

禮讓,是互相成全的尊重,是對文明和愛心的呼喚

“禮”是禮制,即要遵守禮制;“讓”是謙讓,即要懂得謙讓。禮制是古代宗法社會形成的規範體系,是一整套以儀式、規範、程序確定下來的處理社會關係的基本規則與方式,它是剛性的,違禮就要受到懲處。謙讓是禮制規範的基本行為要求,也是個體道德的內在修養體現,它雖是柔性的,但不謙讓卻會被世人所不齒。

禮的本質就是講尊敬、謙讓。遇有利害關係的時候,就要讓步,不能跟人家爭,而要化解矛盾衝突。禮讓是從仁發展而來的,是仁義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的體現,它要求做到處處替別人著想,給人以關愛。人學會守禮謙讓,會變得有愛心,心情輕鬆愉快,也容易被人接納,可以更好地經營自己的人生。

禮讓,是互相成全的尊重,是對文明和愛心的呼喚

治理天下也同樣是這個道理。可以說,“禮”是社會穩定的基礎,“讓”是社會和諧的關鍵。所以治國者必須倡導守禮謙讓,用守禮去理順民心,用謙讓去消解紛爭。“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孔子認為,如果能以禮讓治國,還有什麼難?“何有”即何有其難,或者叫何難之有,意思就是不難。“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如不能以禮讓治國,還要禮幹什麼?“如禮何”,即奈此禮如何?有禮而不能用,或者只是用些虛頭巴腦的東西去搞形式上的禮,敷衍了事,而把禮讓的實質性內容拋棄了,那麼又能把禮怎麼辦呢,還能用禮做什麼呢?不能以禮所提倡的謙讓精神治理國家,而僅有禮的形式,那是徒勞無益的。

禮讓,是互相成全的尊重,人們對文明和愛心的呼喚,更需要落實在細小的日常生活中,體現在具體的行動上。

本章的這個成語,好像已經很少有人記得了:

禮讓為國

禮讓,是互相成全的尊重,是對文明和愛心的呼喚

【本文為文化學者樂道也長篇系列原創作品《回到春秋讀論語》第79章(里仁篇之十三)《禮讓為國》,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大家轉發。如需閱讀作者已發文章,請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