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見識了,原來餐館的一次性餐具是這樣生產出來的


漲見識了,原來餐館的一次性餐具是這樣生產出來的


在機加起早貪黑的奮鬥了一年,終於進了夢寐以求的業務部,正式踏出了白骨精修行之路的第一步。作為思為客見習業務的第一課,今天有幸跟隨售後部同事參觀了深圳一次性餐具出口龍頭企業,親眼見證了思為客三軸伺服機械手刀叉勺自動包裝系統安裝調試的全過程。

今天參觀的這家企業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專業生產各類中高檔一次性餐具,產品全部出口。從2010年引進思為客第一臺三軸伺服機械手以來,他們就成了思為客忠實的合作伙伴,共採購了三十多臺各型號機械手,並先後引進了六套思為客刀叉勺全自動生產流水線

漲見識了,原來餐館的一次性餐具是這樣生產出來的


這次要調試的是一套勺子自動裝盒系統,前幾天售後部的同事已經完成了主體安裝的主要工作,今天主要是進行投產前的最後調試,由電控部的劉工主導。作為一名具有二十多年自動化設備程序設計經驗的資深程序員,劉工有著豐富的刀叉勺自動化包裝系統PLC編程及現場安裝調試經驗。 作為前輩,他向我詳細介紹了這套包裝系統的設計思路及工作原理。


漲見識了,原來餐館的一次性餐具是這樣生產出來的


這套餐具裝盒系統採用思為客經典雙三軸伺服機械手冷流道1出28模具雙堆疊盤設計,前一臺機械手負責刀叉勺的取出及堆疊,在一個盤裝滿後雙盤自動換位由後一臺機械手將堆疊好的刀叉勺移載到包裝機進行自動裝盒。在整個過程中,從刀叉勺的取出、水口分離、堆疊、移載、自動裝盒全自動完成。據悉,在進行自動化改造之前,每臺注塑機約需3名員工才能完成單機勺子的收集及包裝作業;而採用思為客刀叉勺自動化包裝系統,每個員工可以輕鬆照看兩到三臺注塑機。在當前用工成本日益高企的大背景下,經濟效益非常可觀。

漲見識了,原來餐館的一次性餐具是這樣生產出來的


關於為什麼採用方形而不是圓形模具的問題,劉工介紹,這主要是因為三軸伺服機械手只能作直線運動,採用方形模具可以很好的利用三軸伺服機械手的這一特點,簡化堆疊盤機械結構設計,降低設備整體生產成本,便於設備的安裝及日常保養。方形模具的採用讓在移載環節使用三軸伺服機械手代替多關節機器人成為可能,節約設備採購成本。

在車間現場,我還看到了一套16年交付的28 X 28疊模刀叉勺自動化包裝系統,相較於正在調試的這套,結構更加複雜。為了充分發揮疊模的生產優勢,這套疊模自動化包裝系統前段採用側取設計,模內時間更短。最讓我驚豔的是堆疊盤設計,為了便於四個堆疊盤的互換,導軌採用了波浪形設計,堆疊盤兩兩穿插,交換瞬間完成。

一天的參觀學習很快結束。到了現場才知道自己所知甚淺,前方的路,任重道遠。為了自己和思為客更好的未來,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