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壽雙全的一代文宗:身兼六職,手握六個官印,孫子起名——六印

一直以來有個說法:越有才的人命運越坎坷,像李白、杜甫等等,都沒有施展抱負的平臺,所以李商隱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中路因循我所長,古來才命兩相妨!”

但是也有佼佼者不但滿腹詩書,而且位高權重,清代阮元老先生就是這樣的幸運兒。

福壽雙全的一代文宗:身兼六職,手握六個官印,孫子起名——六印

阮元

阮元(1764~1849)是江蘇儀徵人,出生在揚州,乾隆五十四年的進士,被尊為“一代文宗”。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經史、數學、天算、輿地、編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著非常高的造詣

福壽雙全的一代文宗:身兼六職,手握六個官印,孫子起名——六印

清官員影視形象

阮先生先後任禮部、兵部、戶部、工部、刑部侍郎——一共才六個部,當了五個部的副部長;山東、浙江學政——兩省教育廳廳長,學問好;浙江、江西、河南巡撫——三省省長兼司令員;及漕運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督、雲貴總督等職——四個總督,正兒八經的封疆大吏。

福壽雙全的一代文宗:身兼六職,手握六個官印,孫子起名——六印

阮公

阮先生歷乾隆、嘉慶、道光三朝——享年86歲,那個時代絕對高壽;體仁閣大學士,太傅——不光在地方轉悠,還進了中央,諡號文達,人稱“三朝閣老、九省疆臣”。

看看人家這履歷,感覺小編幾輩子也混不到這樣兒,人家一輩子就都完成了。人比人,那什麼就不說了!

福壽雙全的一代文宗:身兼六職,手握六個官印,孫子起名——六印

阮公石刻

阮先生出生一個文武兼備的官宦家庭,爺爺是武進士,累官至湖南參將(正三品),父親是古文大家,母親林氏也通曉詩書,文學素養很高。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小阮元5歲跟母親識字,6歲入塾讀書,25歲中了進士,做了翰林編修,起點還是挺高的。因為學識淵博,在翰林院考試中得到80歲的乾隆賞識,被欽定為一等第一名,然後就開始了開掛的人生。

福壽雙全的一代文宗:身兼六職,手握六個官印,孫子起名——六印

阮公書法

阮先生不是個迂腐學究,挺有能力,在任上整頓吏治,罷免貪腐官員;開墾荒田,興建水利,修築堤壩,愛民勤政;蕩平海盜保一方安寧。在嘉慶、道光朝,來往中國的外國船隻常常挾帶鴉片入境,對經售者予以嚴辦,嚴禁鴉片。

福壽雙全的一代文宗:身兼六職,手握六個官印,孫子起名——六印

除了這些,因為自己本身才高八斗,身邊也常圍繞著一批志同道合的文人、學者,比如龔自珍、何紹基、梁章鉅、林則徐等經常一起研究學問,切磋金石;還特別重視教育,給各地原有的書院重新制定了規章制度;還捐出自己的"養廉銀":一部分貸給商人收利息,一部分建造商鋪出租,一部分購地出租,所得收益,在廣州自建學海堂書院(今廣州二中址),以供士子進修學業,還寫副對聯勉勵莘莘學子:"學如逆水行舟稍縱即逝,心似平原走馬易放難追。”

福壽雙全的一代文宗:身兼六職,手握六個官印,孫子起名——六印

西湖阮公墩

阮老先生做兩廣總督時,還管理著兩廣鹽政,兼職廣東巡撫、太平關稅務、廣東學政、粵海關庶務,身兼六職。我們知道,古代官老爺是要有官印的,這位阮大人手裡一共有六個官印,正好趕上兒子給他生了個大胖孫子,老爺子就幽了一默,給孫子起名:六印!

福壽雙全的一代文宗:身兼六職,手握六個官印,孫子起名——六印

阮公書法

老先生為官50餘年,僅有一次惹怒嘉慶,被降職,兩年後馬上啟用而且升職;雖然位高權重,但廉潔奉公,一生不過生日不收禮,賑災不假他人之手,親力親為,從沒受到過彈劾,仕途一帆風順;而且在民間官聲很好廢除浙江金華“溺死女嬰”的惡習,活人無數,造了不知幾級浮屠

福壽雙全的一代文宗:身兼六職,手握六個官印,孫子起名——六印

阮公墓

表面看,阮元一生榮華富貴、福祿壽禧全部佔盡;仔細品味,自有仁心善舉、冰雪操守做支撐,絕不是什麼“上輩子拯救了世界”這樣憑空而來的福氣,而是有才華不自傲,腳踏實地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