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你就恐嚇?你無意間說的話,都可能會毀了孩子一輩子!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寶寶總有不聽話的時候,若是他們的行為令家長感到煩躁,我們都可能會在無意中說出恐嚇孩子的話,這也很可能會傷害到寶寶弱小的心靈。

那麼,恐嚇的話語對孩子都會有哪些不好的影響?當孩子不聽話時,我們怎樣去教導他們更合適呢?

孩子不聽話你就恐嚇?你無意間說的話,都可能會毀了孩子一輩子!

一、恐嚇的話語對孩子有哪些不好的影響?

1. 可能破壞孩子的成長

家長無意間說過的話,都可能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刺激,甚至影響他們的成長。我們看似平常的事物,在孩子眼裡都可能覺到害怕或恐懼,這就會影響了他們的內分泌,導致他們發燒、消化不良甚至生長緩慢。

2. 會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從出生開始,就親密地依賴著父母。若家長無意間說過不要寶寶之類的話,就會讓他們的內心感到極度不安。輕微地可能讓他們感到害怕,嚴重的可能會使之煩悶甚至是感到抑鬱。

3. 讓孩子形成錯誤認知

孩子的第一認知都是來自於自己的父母,有時候家長隨口說出的話,可能會讓孩子原本的認知出現偏差、甚至是深信不疑。例如,說警察抓你走,可能會讓孩子覺得警察是壞人。

孩子不聽話你就恐嚇?你無意間說的話,都可能會毀了孩子一輩子!

二、當孩子不聽話時,家長應如何教導孩子更為妥當呢?

1. 直接和孩子講某種行為的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免不了會調皮搗蛋,有時甚至會大膽以身犯險。這時候家長需要做的不是恐嚇孩子們,而是要和他們說清楚道理,要讓他們覺得自己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危害。孩子的行為好與壞,更多地需要家長引導他們去辯證認識以及明確後果。

2. 試著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們

孩子有時候的傷害行為可能是無意識的,僅僅因為他們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有限。這時候家長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想想他們當時這樣做的緣由、自己恐嚇他們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當我們正確認識了孩子的感受,我們就能更好地教育他們了。

3.

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有些孩子是在是頑皮不聽勸,做了事情後依舊我行我素,可能是他們還不清楚自己行為帶來的後果,也不知道應當對自己的言行負責任。在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教會他們考慮和承擔相應的後果,當孩子有了一兩次負責的經歷,他們自然就會三思而後行,變得不再那麼莽撞、輕率行事了。

孩子不聽話你就恐嚇?你無意間說的話,都可能會毀了孩子一輩子!

教育孩子不鼓勵將“恐嚇”作為一種取巧的方法,而是需要家長有更多的耐心和包容。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我們要好好和他們講道理,引導和鼓勵他們向善真的方向發展。

雅酷紙尿褲,呵護寶寶成長每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