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成都哈佛直男攝影藝術家張曉的所見即所得

硬核冷空氣盤踞的上海,人的心情都是冷感灰。所有的藝術機構也進入冬歇,展覽、宣傳的節奏都緩慢下來,開始數算2018年的藝術人生。也就在這種灰色時刻,Scop今年最後一個收官展覽“攝尋千里:十見天地”,聚集10位從60後到90後攝影藝術家(陳榮輝,甘瑩瑩,黎朗,駱丹,木格,史陽琨,汪瀅瀅,張克純,張曉和莊輝)的作品,喚起我們對於當下歷史和社會的關注,以及對於個人、團體和社會的自我意識。

煙臺成都哈佛直男攝影藝術家張曉的所見即所得

張曉,陝西,2007,©張曉

展覽中,策展人凱倫·史密斯挑的是2018年哈佛大學羅伯特·加德納攝影基金得主張曉具有知名度與備受肯定的作品系列“海岸線”和“陝西”。“海岸線”這個作品是煙臺人張曉在2009年至2013年之間把中國所有沿海的城市和縣城都走了一遍的視覺記錄,而其中的藝術性與紀實性,讓張曉獲得了第二屆“侯登科紀實攝影獎”和後來的“法國匯豐銀行攝影獎”。

煙臺成都哈佛直男攝影藝術家張曉的所見即所得

張曉,海岸線,2009-2013,©張曉

ZX:2009年那會兒我想如果沒錢了就還要再找一個媒體上班,要不連膠捲都買不起了,當時就是這麼打算的。對我來說這個獎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如果沒有那個獎可能我早就已經又去上班了,所以那五萬塊錢的獎金對我來講很重要,五萬塊錢首先是在物質上能夠讓我有資金繼續拍東西;更重要的是對家人有一個交代,我爸媽對我辭職的意見非常大,因為他們覺得我之前工作特別好,在一個報社、黨的媒體上班多好,那個工作是他們的驕傲。後來說辭職就辭職了,他們過了大半年才跟家裡人才說了,都不好意思說出來,在農村大家肯定要猜出什麼事了。所以這個對他們來說挺重要的,覺得我走的路是對的,從那以後沒有再反對。

煙臺成都哈佛直男攝影藝術家張曉的所見即所得

張曉,海岸線,2009-2013,©張曉

YT:現在這條道路上,走了10年,應該沒有反對的聲音了吧?取而代之的是,生活裡什麼樣的聲音是最多的?

ZX:這十年我也經歷了很多,包括我後來開始做跟故鄉有關的作品,不停地在修補自己與故鄉之間的隔閡與裂縫。現在當然沒有反對的聲音了,大家都習以為常覺的這是我的新工作了。現在在生活裡來自家人更多的聲音是你要注意身體,不要熬夜,少抽菸,不要暴飲暴食喝太多酒等等。

煙臺成都哈佛直男攝影藝術家張曉的所見即所得

張曉,海岸線,2009-2013,©張曉

YT:拜互聯網所賜,我們離真實的生活,現實生活中的大自然也越來越遠,人也變得越來越懶惰,走出門去尋找什麼,已經成為一種夢想,等待著其他人來實踐,自己再過把癮就好。你現在在回憶起你那段旅程,對於有半年沒有出門,最後還是出去走完了海岸線的決定與經歷,是否有不同的看法了?

ZX:對於那半年來說,其實主要原因不是因為網絡或者懶惰,更多的是在糾結這個作品本身的完成度,因為對於我自己而言這個作品從內容和視覺上已經完成,剩下的只是地理意義上的是否完整。而且我在這個作品的四年時間裡也並不是在尋找什麼東西,更多的是在這樣一個旅途中去遇到一些什麼。當時在那個半年的過程中是十分煎熬的,總是覺得只有在路上才能做出作品來。假如現在半年的時間不出門我倒是可以坦然接受了,因為現在我在工作室也可以做很多工作。

煙臺成都哈佛直男攝影藝術家張曉的所見即所得

張曉,海岸線,2009-2013,©張曉

YT:我也是一個喜歡看海,走海岸線的人,在我幾次走路的經驗裡,還是能發現不同,但是,當這種幾次變成了數百次後,這種獵奇的感覺就越來越淡了。在你拍攝的經驗中,這種尋找與記錄,儘管一開始真的是海岸線,而最後使之成為整體的卻不是海岸線了,而是當時你人生當中在思索的東西,你在用你的身體、步行在丈量這個東西之後,使這個東西轉化為一批視覺化的材料,那麼,現在你心裡反覆思考想再去丈量的又是什麼?

ZX:我十分理解你的感受,在我拍攝的過程中也是這樣,在一開始期待著會有很多的差異性,但是在開始一段時間之後發現,反而一種同質化的感覺越來越明顯。到最後會發現唯一沒有被同質化的東西就只剩下季節和氣候。在拍攝海岸線的過程中,是以一種苦行僧一般的方式去進行,在經濟條件並不允許的情況下去進行這樣一次長途的行走。當然也正是在這樣的條件下,遠離了很多更為方便的交通工具和其他便利條件,我反而用走路的方式以及留宿簡陋的小旅館更加貼近了海岸線的現實。對於現在的我來說,少了之前的考察式行走,我更多的時間是在家裡和工作室,開始從更多的層面去剖析我們所生活的這個時代的特性和變化。

煙臺成都哈佛直男攝影藝術家張曉的所見即所得

張曉,海岸線,2009-2013,©張曉

YT:2009年到現在也快10年了,再看到這個那時還單身對未來不確定的那個當下所做的作品,你的關注點是否有所轉移或者更為深化?

ZX:在海岸線之後我把工作和關注的重心轉移到我的故鄉,更多的加入了我自己的成長經歷和記憶。從一個特別宏大的敘述,回到了自己本身。現在看來這種從一個大範圍的面,回到一個自己的點,通過更多的表現形式,不停地去嘗試新的媒介。對我來說這樣的關注更為立體和深刻。

煙臺成都哈佛直男攝影藝術家張曉的所見即所得

張曉,海岸線,2009-2013,©張曉

YT:我注意到你的作品當中的顏色,是剋制的,濾去了顏色當中炫目招人的部分,留下的是一種被賦予過後的顏色。在整體上,可謂是用這些景色來呈現你心裡對於故鄉的思考。說是懷舊、感傷的鄉愁,那就不好了,因為這些詞彙被濫用了,於是,留下了這種無法描述你海岸線的失語,對此,請分享或者做點什麼幫助我們更多地去體會你當時的感受吧。

ZX:海岸線對於我來說是宏大的,也是沒有任何準備的,在小的縣城,我可以快速的去瀏覽這個地區,一旦進入的大城市則會像迷路一般不知所措。我並沒有給自己設定什麼目標,只是給自己劃定了海岸線這樣一個範圍,去行走觀望。我不乞求去尋找一個畫面,而是去偶遇。當某一個我需要的場景出現在面前,會有一種不由自主的衝動去按下快門,就像是條件反射。至於作品的顏色,只是當時一種隨機的設定,並非刻意為之。

煙臺成都哈佛直男攝影藝術家張曉的所見即所得

張曉,海岸線,2009-2013,©張曉

YT:這個展覽找到你的時候,策展人與你溝通過程如何?這10位攝影藝術家,你們所共有都是對於“加速主義”的漠然,更多的是,你們選擇跟某群較為沉默與臺下的人所過的生活在一起,如此的選擇與作品,放在上海展示製造出特別疏離與超現實的氛圍。誇張點說,像是月球的另一面被顯示出來了。這種“顯示”也許曾經是“痛感”,但現在似乎已經成為無關。在這種情況下,藝術家怎麼自處呢?

ZX:這次展覽的策展人是凱倫·史密斯,這個展覽的主題並不是去展示大家最新的作品,反而是一種地理式的鋪開陳述,從最早的莊輝始於八九十年代的影像記錄到最年輕的九零後攝影師們的最新作品,為這個展覽賦予了時間的緯度。這個展覽也給每一位攝影師製作了一個有意思的地圖展籤,將這個作品的地理位置在地圖上標示出來,通過十位攝影師的工作,串連起了整個中國。這樣一個展覽是需要這樣十位攝影師去集體呈現,當然回到每個人自身,這樣的作品只是在自己特定的一個時間段需要去面對的一些問題和困惑。當你每天面對的都是這種痛感的時候,或許會產生很多麻木的狀態,所以不斷的去突破和尋找新的方式去面對這個超現實的世界,是現階段每個人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張曉


煙臺成都哈佛直男攝影藝術家張曉的所見即所得

1981年生於中國山東省煙臺,目前在四川成都工作生活。2005年,張曉畢業於煙臺大學建築系,2005-2009年曾在《重慶晨報》擔任攝影記者。張曉贏得過許多藝術獎項,其中包括2010年的《他們》榮獲三影堂攝影獎;2009獲得第二屆侯登科紀實攝影獎、2010年榮獲法國才華攝影基金冠軍、2011年又憑藉《海岸線》獲匯豐銀行攝影獎。

他的出版作品包括《海岸線》(Actes Sud,2011年;Jiazazhi Press,2014年);《他們》( Jiazazhi Press,2012年; Editions Bessard Press,2014年);《陝西》(Little Man Press,2013年)。

2018年獲得哈佛大學皮博迪考古與民族學博物館羅伯特·加德納攝影基金,將在作品系列“陝西”之後的進一步研究並重訪節慶活動,並檢視節慶的另一個面向:從傳統道具和傳統意義向媚俗娛樂和媚俗消費的轉變。

煙臺成都哈佛直男攝影藝術家張曉的所見即所得

張曉,海岸線,2009-2013,©張曉

“海岸線”系列作品自述

對於我來說,“海岸線”是一次漫長的旅行,我在旅途中尋找我內心的故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