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旺因汉王刘秀而得名,位于绵远河上游,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汉旺因汉王刘秀而得名,位于绵远河上游,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总有些事物,要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这是先人们多次痛苦实践后得出的真理。汉旺的山水即是如此。

汉旺,因汉王刘秀而得名,位于绵远河上游,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带着四川人特有的清闲与雅致,汉旺人多是懂得生活、享受生活的。这自是得益于汉旺那美丽的山水了。东晋陶渊明曾在《桃花源记》中写道:“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我以为,这文章用在汉旺身上,倒也颇为适合。汉旺素有风水宝地之称。尤其到了夏日,成都、绵阳的人们,也驱车赶来,避暑纳凉。由此可见汉旺山水之妙。

汉旺因汉王刘秀而得名,位于绵远河上游,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图注:汉旺风光

我自小便觉得,汉旺的山独具韵味。汉旺的山多。汉旺三面环山,只有一条路与外界相连。大大小小的山,或高或低,峰峦叠嶂,连为一体,自成一脉。山有极强的层次感,近处是山,远处还是山。再远呢?看不清了,但依然还是山吧。一层又一层,一片又一片,它们便如此霸道地、蛮横地将小镇紧紧包围,仿佛这镇便像是长在山上,又或者,便是山的一部分。山虽多,我却从不知其名。想来本是有名的,只是叫的人少,因此便渐渐忘了。但这并不影响汉旺人游山玩山的热情。既无名,便因地制宜,取一个名字好了。于是,我们便常常听得船头寺(因寺庙而命名)、太子宫(相传便是汉王刘秀的行宫)、梨园、茶园(因种着梨树与茶花)等特别的山名。这些别名拉近了山与人之间的距离,汉旺人皆爱山,便是缘于此。

汉旺因汉王刘秀而得名,位于绵远河上游,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图注:汉旺柏林公园

汉旺的山险。我自小喜爱登山,而登山又颇不容易。汉旺的山并不高,却陡。山路多由条石砌成,宽窄随意,蜿蜒自如,较之著名的“泰山十八盘”亦不遑多让。一般游人,游至船头寺时尚可信步,游至云悟寺时便勉强可行。至于再往上,只能望而兴叹。这些去处,皆是游人可至之处。然山之最险处,又岂容游人涉足。驱车前往清平、天池,便进入山之深处。放眼望去,壁立千仞、怪石嶙峋、悬崖深谷、浑然天成。尤其从路边山体中凸显的巨石,悬于头顶,坠入半空,忽而如鹰击长空,动如脱兔;忽而如虎卧平川,静若处子。它们无需任何言语,只凭气势,便足以令人胆寒,而不敢在此多做停留。至于险滩瀑布、幽洞深涧,更是层出不穷。华山之险,大抵便是如此。只是因了这险,游人便“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玩”了。

汉旺因汉王刘秀而得名,位于绵远河上游,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图注:汉旺风光

汉旺的山灵。东面的船头寺、云悟寺,颇有功德,引得四方的善男信女慕名前来,常年香火不断。它们与西面的太子宫、小瀑布遥相呼应、相得益彰。山中是植物的王国,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温暖湿润的气候造就了植物种类的多样。树木多是高大的杉树,威武、挺拔;青松翠柏夹杂其间,引得松鼠追逐打闹;更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虽只有极少的几株,却为山增添了时间的印迹。向阳的坡面上,长满了覆盆子、桑椹、酸枣、毛荔枝等,还有许多叫不出名的野果,观赏之余,还可借以果腹。至于藤蔓、苍耳、荨麻、蒲公英等,更是密密麻麻、随处可见。汉旺的山虽不高,但若加上汉旺本身地势,山也就高了。于是自山脚向上,气温便缓缓下降。到了山顶,便是恰到好处。只需披上一件外衣,便足以抵寒。游客们由夏到春,再由春到秋,想来别具一番滋味。可见一山之内领略四季之变换,并非云南所独有。

汉旺因汉王刘秀而得名,位于绵远河上游,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图注:汉旺柏林公园

有山,则必然有水。否则山无灵气、城无水气、人无精气,怎算得风水宝地。而这水,便是绵远河了。绵远河的源头所在,因何得名,我至今仍不清楚。当然,这并非是因为无据可考,而是不愿去考。我总觉得这自然的景物,便该由自然来解释。若是一定要加上数字符号、时间地点,反而不美了。于我而言,我更宁愿相信她便是盘古开天、女娲造人时便得来的。又或者,与汉王刘秀有关,也未可知。

汉旺因汉王刘秀而得名,位于绵远河上游,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图注:官宋硼堰水利枢纽

绵远河水清洌、甘甜,因在山中流过,便带着山的味道和泥土的芬芳。掬一口喝了,入口甘美、沁人心脾。汉旺的祖祖辈辈们,就是喝着这里的水长大的。如此算来,绵远河该是汉旺的母亲河了。而她又是一条财富河。你不见沿岸的梨园、茶园等,因她的滋润而平添色彩。汉旺产出的梨,汁多肉嫩,入口化渣,乃是梨中的上品。而清澈的河水到了下游,又在勤劳而智慧的绵竹人民手中反复酝酿,造出那些甘醇的酒来。这并不奇怪。如此动人的水,自会酿出如此动人的酒了。这是大自然的恩赐。

汉旺因汉王刘秀而得名,位于绵远河上游,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图注:汉旺震后

汉旺雨量丰富,因而绵远河并不存在枯水期,她常年水流不断,似乎也在冥冥中佑护着这座安静的小镇。因为河面较宽,故而水流并不急,缓缓的、柔柔的,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这可便宜了孩子们。每逢盛夏,孩子们便三五成群,在河中嬉戏、打闹;又或是趴在水中,寻找漂亮的鹅卵石。遇到水深的地方,总有些胆大的潜入进去,追逐调皮的鱼虾。汉旺的孩子们水性都好,现在想想,多半是在绵远河中练出来的。傍晚时分,纳凉的人们陆续来到河边。男人们站在浅水处,卷着裤腿、赤着脚,说着工作的事情;妇女们站在岸边,手里织着毛衣,聊着柴米油盐的琐事;老人们或持风车、或举风筝,气喘吁吁地跟在依旧嬉戏打闹的孩子们的身后。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在凉风习习的傍晚来到母亲的身边,在母亲温柔的抚摸中,袒露心思、诉说情怀。入夜,人群渐渐散去,只留下些许窃窃私语,随着安静的河水,缓缓地流向远方。

汉旺因汉王刘秀而得名,位于绵远河上游,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图注:汉旺新镇

就这样,日子在群山的俯视和绵远河水的哗哗声中缓缓地流走。大人们习惯了在山水中生活,他们从未想过有一天,他们会离开这里;孩子们则慢慢长大,终于离开了生他们养他们的镇子,离开了从小挚爱的山和水。但他们并不曾忘本,他们仍记得这里,记得这里的山山水水。他们也曾约定,终有一天会回来,再回到山水的怀抱。因为,汉旺的山水早已和一日三餐、柴米油盐一起,融入了小镇居民的生活,再也分拆不开了。

汉旺因汉王刘秀而得名,位于绵远河上游,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图注:汉旺新镇居民小区

如今的汉旺,只有一座孤独的钟楼,无声地诉说着地震时的故事。山已变了形,水也不再流淌。汉旺的昨天只能存在于记忆中,闲时拿出翻翻罢了。然而山之魂、水之灵却不曾改变。一代代的汉旺人,早已在日积月累中,习得了山水的精华。他们的胸襟如山般宽阔,他们的心思如水般细密。正因如此,汉旺才涌现出谭千秋、刘应碧、胥怀军、周德祥等抗震英雄。“形虽灭,其神不灭”。汉旺的山水,必将与那些英雄们一起,写进厚重的历史,供后人瞻仰膜拜了。(叶雨佳/文;图片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