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越冬期间容易出现哪些问题?遇到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进入11月下旬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都已经降到很低了,华中华北地区的水温更是已跌破了15℃, 鱼类吃食大幅度减少,许多养殖户已经开始减料甚至停料了。越冬期间长时间地低摄食或者停食,会导致鱼掉膘严重,还会导致鱼的肝脏和肠道受损、体质下降。

鱼越冬期间容易出现哪些问题?遇到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1、掉膘严重

一般情况下,越冬期停食一到两个月内,鱼的体重会快速降低15%-20%。因为水温低时鱼仍然会有少量活动,同时为了维持本身的新陈代谢,需要消耗蛋白和能量。摄食量少或不摄食时,鱼会大量消耗体内贮存的脂肪、糖原和蛋白质,这就会导致鱼体消瘦,也就是“掉膘”。

鱼越冬期间容易出现哪些问题?遇到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2、肝脏和肠道受损

鱼类越冬期间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几乎全部由机体储存的脂肪、糖类、蛋白质等提供,而鱼类的能量物质主要储存在肝脏和肠道。在低温或食物匮乏时,由于要维持最基本的代谢以及抵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鱼类肝脏和肠道内储藏的能量物质被消耗,鱼体内脏团变小,肝重减小、肝体指数下降,肠壁变薄、肠绒毛萎缩、肠道消化、免疫机能严重受损。停食期越长,肝脏和肠道受损程度越重。

鱼越冬期间容易出现哪些问题?遇到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3、体质下降

越冬期间因为摄食减少或者不摄食,鱼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大量消耗,再加上肝脏和肠道受损,鱼体的免疫力会明显降低,而更易感染寄生虫、冻伤、感染水霉等。虽然冬季死亡率低,但是年后开春死亡率高,因为开春后水温升高、水质变差,细菌和寄生虫滋生,鱼体极易发病。此外,每年3-4月,鱼价上涨,但是冬季少投喂,导致规格小,为了尽快上市,养户心急投喂量激增,导致消化系统负担增加,鱼体体质进一步降低,卖鱼一拖网就死鱼,损失惨重。

鱼越冬期间容易出现哪些问题?遇到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针对鱼类越冬期存在的这三个问题,养殖户在越冬前应当投喂营养水平更为合理的饲料,同时做好鱼的内服保健工作,添加保肝护肠的龙昌胆汁酸,以保证鱼体越冬时期肝脏和肠道功能的完整,继续发挥肝脏和肠道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消化的关键作用,增强肠道屏障功能,保证鱼体膘肥体健。改变冬季完全不投喂的习惯,在天气晴好的中午也应该适量投喂,满足鱼越冬期的营养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