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國投產七臺核電機組,新項目連續三年零核准

2018年,中國在建核電項目密集投產,但仍未有新開工核電項目。

2018年初,國家能源局出臺的《2018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提出,年內計劃建成三門1號、海陽1號、台山1號、田灣3號和陽江5號機組共五臺機組,合計新增核電裝機約600萬千瓦,年內計劃開工6-8臺機組。

年初針對已開工核電項目投產的目標已超額完成。

據界面新聞統計,2018年中國共有七臺核電機組具備商業運行條件,實現投產。按時間順序依次為田灣核電3機組、陽江核電5號機組、三門核電1號機組、海陽核電1號機組、三門核電2號機組、台山核電1號機組和田灣核電4號機組。

2018年3月,田灣核電站3號機組投產,該機組採用俄羅斯VVER-1000型核電技術。

7月,陽江核電站5號機組投產,其採用中核集團ACPR1000技術路線,為中國首個滿足三代核電主要安全指標的自主品牌核電機組。

9月,AP1000技術全球首堆三門核電1號機組投產;10月,同樣採用該技術的海陽核電1號機組投產,成為山東省首臺投運的核電機組;11月,三門核電2號機組投產。

12月,台山核電1號機組投產,成為全球首臺具備商運條件的EPR三代核電機組。同月,田灣核電站4號機組投產,標誌中俄最大的核能合作項目全面投產。

2018年,三代核電技術在中國密集落地。三門核電、海陽核電採用美國AP1000核電技術,台山核電採用的法國EPR技術,均為三代核電技術。

相比二代核電技術,第三代核技術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先進性,目前主要包括美國西屋電氣公司設計的AP1000技術,法國的EPR技術,中國在引進的AP1000基礎上自主研發的CAP1400型壓水堆核電技術,以及中國自主研發設計的“華龍一號”技術。

2016-2018年的三年內,除福建霞浦示範快堆示範工程外,中國政府未通過新的常規核電新項目審批。

據《南方能源觀察》等媒體報道,11月2日,“國和一號”(CAP1400)示範項目——國核示範電站(山東榮成石島灣)一期工程,在經過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後正式獲得核准,成為“十三五”期間第一個獲批的第三代核電項目

界面新聞記者向國家電力投資集團相關負責人問詢,回應稱“還沒有收到消息”。

按照原來的核電規劃,下一批有望獲得審批的核電機組為陸豐、徐大堡、漳州、榮成石島灣核電的各1、2號機組,三門及海陽核電的各3、4號機組。上述機組中,除榮成石島灣採用CAP1400技術,其它10臺機組原計劃均擬採用AP1000技術。但隨著中國自主技術“華龍一號”的推進,漳州核電項目已確定將改用華龍一號技術,徐大堡、陸豐核電的最終技術選擇也有待確定。

根據國家發改委、能源局2016年印發的《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十三五”期間,全國核電將投產約3000萬千瓦、開工3000萬千瓦以上,2020年裝機達到5800萬千瓦的目標。要達到上述規模,業內預計每年將要開工6-8臺核電機組。

自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以來,中國政府一度暫停新增核電項目審批。2012年12月,核准江蘇田灣核電二期工程。此後兩年多,再無新項目獲批。

直到2015年,中國政府核准了八臺核電機組。2016年來,中國核電新項目審批再次進入停滯。

此前業內普遍認為,中國政府遲遲不放行核電新項目,重要原因之一在建的三門核電、台山核電等三代核電項目均存在延期,遲遲未能投產。

如今,三門核電1、2號機組以及台山核電1號機組均已相繼投產。中國核電審批能否開閘,業內翹首以盼。

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截至2018年10月底,中國在運核電機組42臺,總裝機容量4177萬千瓦;在建核電機組15臺,總裝機容量1691萬千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