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无良报导正在吞噬社会良知、扼杀孩子未来与希望

大凡社会性事件,都会有一个漫长的酝酿、演变过程,这个过程通常约为三到五年。这意味着社会上许多今天结出的果,都源于三五年前种下的因。而今天种下的因,同样也会在三五年后结出难以想象的果。未来社会生活是好是坏,取决于当前种下的究竟是善因还是恶因。

警惕无良报导正在吞噬社会良知、扼杀孩子未来与希望

图片素材来源网络

早前曾就沅江某地12岁学生杀死亲生母亲一事写过一篇文章(详见:12岁儿子弑母的背后,是社会是非价值底线的沦陷),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本以为不管是为了社会,还是为了孩子着想,都不应再过于纠缠,孩子才12岁,还得继续活下去,身边的孩子们虽然看不懂事情究竟,但多少总会受到社会异样气氛影响。因此尽管之后网上千篇一律、了无新意的报导满天飞,也再没有跟进与关注过。相关文章也一概略过,不再浏览,实不愿为新闻投机者增流量,助气焰,悖离处世初衷。心想这股歪风兴许凉一凉就过去了,没想到一周后,歪风不单没有消停迹象,还极哗众取宠之能事,大有星火燎原、越发不可收拾之势。有如一群醉汉满嘴胡言乱语之后,留下一地呕吐之物,充斥网络,躲无可躲,恶心至极。歪风俨然正用已过去的恶果,酝酿今天的恶因,成就三五年后的罪,吞噬社会良知,掐住12岁孩子咽喉不放,扼杀孩子的未来与希望,实为人所不能忍,为人为己,自觉有必要再多讲几句。

不管是去年南昌20岁黄某弑母案,还是本次12岁吴某弑母案,都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污点与悲剧,母亲作为子女最为亲近的人,弑母案中没有受益者,最直接的受害者恰恰就是两名当事人,他们不单彻底失去了至亲至敬的人,未来还将会为自己的荒唐行为付出惨痛的代价。同在社会中,面对社会惨剧,没有人能独善其身,社会惨剧的形成,责任在每一个单独个体,责任只有轻重区别,没有有与没有之分。真正的勇士,会在惨剧发生之前发声,以规避社会风险,造福万民,而非惨剧之后。惨剧发生后的纠缠不休,甚至将惨剧戏剧化、娱乐化、哗众取宠、唯利是图,有如捡别人吐出来的东西吞回去,再吐给其他人,为一毛之利,祸万民之福,了无新意,既无聊,又恶心。久而久之,网络难免成污秽之地,社会难有安宁之日。如此,社会需警惕这股歪风。

当然,处在网络社会、信息爆炸、人人可为新闻源的时代,个体的阅历、视野、认知的不同,新闻的偏颇也有可能是视野局限了思维,好心办成了坏事的无心之失,社会文明在于有容人之心

,是人都会有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可能是漫长的,可能会犯下不少重大的错误,真理也正是在不断的试错中才得以被发现与接受。犯错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错后,社会没有一个能及时有效纠错的机制,以至错失良机、一错再错,最终酿成惨祸,无法收拾,成为社会永久的痛。这应是良知社会需要避免,不能容忍的

在社会新闻理想的良性报导中,社会自主纠错无疑是一剂猛药良方。毕竟每个人的知识与视野都很有限,个体智慧在社会中有如沧海一粟,人无完人,社会新闻稿件作为人的产物亦有如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当社会新闻出现偏颇之时,还需集众智给予及时修正。社会营造个体勇于在网络中讲真话的环境,社会新闻不单能得到及时矫正,网络留言区也必将不再沦为舆论投机的温床,客观理性吞噬舆论投机空间,社会新闻便能顺理成章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如此,社会之幸,万民之富。而这离不开社会个体积极参与议事的热情,离不开社会广开言路的保障,离不开当局高瞻远瞩的慧眼,离不开肚能容人的仁心。

当社会新闻正义理性风气大成,万民能够无所顾忌敞开心扉,就事论事之时,或许就是社会同心,万众合力,经济兴盛,时代腾飞之时。而这还需要我们的不懈努力,谨以此文,与众共勉。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吐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