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遥感从无到有,离商业化实现迈出一大步

在国防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卫星遥感技术尤为重要。40多年来,我国卫星遥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数据应用从依赖进口到自力更生,目前已经出口到诸多国家和地区。如今,我国的卫星遥感正在向商业化迈进。

卫星遥感从无到有,离商业化实现迈出一大步

我国卫星遥感技术起步较晚,大约比苏美晚了10年的时间。1976年,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并且于上世纪80年代利用该技术成功发射了两颗国土资源普查卫星,初步满足了当时对卫星遥感信息的需求。但是,由于当时卫星搭载的是胶片相机,数据范围有限,满足民用尚且十分困难。

CCD相机的问世将卫星遥感技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拓宽了遥感应用领域,使卫星遥感技术转向民用。90年代末,我国的遥感产业逐步建立。不过,虽然当时我国拥有了自己的遥感数据源,但是其质量和国外产品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数据供给数量也无法完全满足民用需求。

卫星遥感从无到有,离商业化实现迈出一大步

2008年,我国建立了中国资源卫星中心为主体的陆地卫星集中处理体系;2010年,我国启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2014年,我国发射高分二号遥感卫星,首次在国产遥感卫星中达到了亚米级分辨率.......随着一批高性能指标遥感卫星的投入应用,国产遥感卫星数据满足了民用需求,并得到用户认可。

链科技小编了解到,如今我国遥感卫星中低分辨率数据基本上实现了自给自足,高分辨率数据也已经占到了国内市场的85%左右,并出口至一些国家。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我国卫星遥感事业要想实现真正的腾飞,必须向商业化迈进。

卫星遥感从无到有,离商业化实现迈出一大步

商业价值可以激发创新激情,扩大市场。据统计,2017年全球卫星应用产业规模达2600亿美元左右,但是遥感卫星仅占不到1%,商业化程度尚处于萌芽阶段。据专业人士表示,遥感商业化发展之所以步履维艰,是因为受到了高成本的制约,而导致成本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遥感卫星对传输宽带要求较高;二是组网卫星的数量要足够。

目前,我国遥感卫星已经迈出了商业化的步伐。2015年,我国首个商业遥感星座“吉林一号”发射首星,该项目计划在2030年完成138颗卫星的发射,实现组网运行;2014年高景一号4星组网,形成了我国首个0.5米分辨率商业化遥感星座,同时使我国国产商业遥感数据水平迈入国际一流行列,并逐步向前进发。

链科技ChainTech中国技术信息大数据库,专家在线实时咨询平台。专注于技术难题解决、技术成果引进,实现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平台提供技术评估、技术创新、专家咨询、技术推广等系列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