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拼多多牽手網易嚴選大漲近20%,品牌館能否讓拼多多翻身?

看点|拼多多牵手网易严选大涨近20%,品牌馆能否让拼多多翻身?

看点|拼多多牵手网易严选大涨近20%,品牌馆能否让拼多多翻身?

拼多多週二收盤股價大漲19.4%,報23.57美元,創IPO以來最大漲幅,市值達到261.11億美元。

據《北京商報》9月11日報道,拼多多近日將“名品折扣”版塊升級為“品牌館”,共上線品牌494個,網易嚴選在列。

網易嚴選在拼多多的旗艦店共提供了89種商品,拼購成功600多件。網易嚴選已經與天貓、京東、網易考拉等大型電商平臺展開了合作,銷量與拼多多的旗艦店不在一個量級。比如網易嚴選在天貓的旗艦店一雙拖鞋月銷量超過3000筆,在拼多多同款只有5件總銷量,同時在拼多多上的價格還要更低。網易嚴選方面透露,2017年下半年入駐拼多多,至今已有約一年的時間。相關負責人回應表示:“入駐拼多多隻是試水,沒有投入更多資源。”網易嚴選力求堅持全網渠道的覆蓋,但其自己的APP仍是將作為最重要的銷售渠道,其他渠道看發展需求決定投入多少。

2018年零售電商領域,阿里巴巴以58.2%的份額佔據第一名,第二位是京東,佔比16.3%,第三位就是拼多多,佔據5.2%的份額,後幾位為蘇寧、唯品會、國美、亞馬遜中國、一號店、噹噹、聚美。網易嚴選佈局拼多多這一渠道,無疑有著很大的增長的空間,更有助於向網易嚴選導流。

另一方面,網易嚴選的入駐對於拼多多來說,或許有著更大的意義。

今年“消費降級”成為了一個很火的詞,房價、二胎、 P2P爆雷、逃離北上廣、榨菜二鍋頭等等,都成為與消費降級關聯的熱詞,拼多多也成為消費降級的討論中最重要的一個話題,拼多多的火爆也是網上對消費降級展開熱烈討論的源頭之一。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出現了15年來的最低值。此外,榨菜、方便麵、二鍋頭等低價商品的銷售額同比增幅極大。消費降級主要表現在一二線城市,這些城市的中產階級群體生活成本逐年大幅增加,在房貸、醫療、教育等方面都面臨不小的壓力。此外,今年P2P大規模爆雷,人們也面臨更多的投資風險。在這樣的情況下,相比起原來追求品牌、情調、價格,一二線城市許多消費者在如今有著更加成熟的消費理念,沒有對產品品質的要求降低,但是更傾向於在高溢價的產品上保持謹慎,也就是說,更加追求“性價比”。例如去品牌化、去形式化、更加註重功能性、偏愛共享服務等等,從而力求更低的價格上享受同等甚至更好的品質。

在這樣的條件下,網易嚴選成為消費降級的代表。從2016年4月上線以來,網易嚴選採用少而精的模式,由網易公司負責採購、品控、物流、銷售、售後,參與這些環節的控制,並且推出ODM模式,與品牌商深度合作,打通供應鏈和消費者,降低營銷成本,使得平臺上銷售的產品既保障了質量,又壓低了價格。上線之初只有30多個SKU,但是這種模式讓網易嚴選得到了快速擴張,樹立了高質量低價格的精品形象,獲得了不少追求“低溢價”、“質量好”、“實用”的消費者的認同。短短兩年多的時間,網易嚴選的品類從家紡家居拓展到廚衛、洗護、服飾、母嬰、食品等品類,增長到10000個SKU。

2017年,網易嚴選的營收增速達8倍。2018年,網易嚴選和網易考拉兩個板塊仍舊迅速增長。網易2018年Q2的財報顯示,電商業務淨收入43.66億元,同比增長了75.2%,毛利率提升了10.1%。

同是消費降級場景下的玩家,相比之下,拼多多卻陷在負面的包圍之中。

拼多多上線以來,瞄準三四線城市消費群體,藉助微信生態迅速傳播,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得了大量用戶。之後拼多多在一二線城市的用戶也發生了大幅度增長,有數據顯示,如今拼多多用戶中,一二線城市佔比已經接近一半。增長的同時,由於其受眾基數龐大,價格極低的特點,造成了假貨橫行的亂象,山寨廠商大批入駐打擦邊球,一度陷入“假貨”、“侵權”、“集體訴訟”的漩渦中,飽受指責,甚至被成為“二手多”、“假貨多”、“山寨多”。

低價山寨產品氾濫,“小米”變“小米新品”,“ 立白”變“立日”,“藍月亮”變“藍月殼”,“ vivo手機”則變成“ vivi手機”出現在拼多多上,諸如此類的文字遊戲數不勝數,加上質量及售後等其他問題,使得拼多多烙上失信的標籤。在網友眼中,拼多多以“假”著稱,只會在該平臺上購買一些價格較低的小商品,評論多為刷單,大多是一些小廠家生產的垃圾貨,質量和售後難以保障。甚至在洗護用品、化妝品、食品這些品類上也充斥著大量假貨,無法保障品質。只重“低價”,不重“品質”和“售後”,使得許多消費者對拼多多避而遠之。

鑑於此,拼多多試圖通過品牌幫助自己走出負面。近日,拼多多上線了“品牌館”版塊,讓人首先想到的是“天貓”。當前拼多多的品牌館集合了三隻松鼠、良品鋪子、卡姿蘭、御泥坊、清風、安踏、阿迪達斯、小米、vivo、美的、甚至阿瑪尼、紀梵希這樣的大品牌,包含服飾鞋包、美妝、食品、數碼電器、百貨母嬰幾個品類。同時,拼多多在假貨問題上表現出一種直面錯誤,知錯就改的態度,並且在規範平臺以及雙打行動方面卓有成效,逐步挽回了股價。

對於品牌館這一舉措,受到了原有用戶的大力認同,比如拼單29.9元的韓後粉底液bb霜兩支裝,已經完成了6.2萬件拼單,評價28411條,滿目好評。有一部分像NARS、聖羅蘭、紀梵希這樣的品牌,店名實則是以“代購”的形式出現,看不到評價,銷量也只能看到“全網總售”,少則幾十,多則幾百的銷量。總體來講,加入了品牌館的拼多多隻是短暫緩解之前的負面,鑑於之前靠文字遊戲大行其道的山寨品牌也對拼多多上的正規品牌商帶來了一定影響,仍然有一部分消費者不能確定是否是正品。相較之下,天貓、京東的旗艦店更有保障。拼多多要想一洗之前的黑歷史,需要在平臺規範和正規品牌方面長期運作。

而網易嚴選的入駐,實際上相對來說與拼多多更加契合。拼多多本來就主打低價,積累的原始用戶也並不是追求品牌溢價的用戶,如果消費者能夠從拼多多的平臺上用低價買到質量更好的產品,又有社交生態的傳播,那麼對於拼多多來說,將是一個翻身的契機,但是網易嚴選方面短期內似乎並沒有在拼多多大力鋪開的打算。不過拼多多並不是精品電商,長期以來,仍然面臨低品牌、低毛利、低附加值的困境。如果要把品牌館打造成下一個“天貓”,加入品質導向,拼多多也就不再是原來的拼多多。社交生態帶來的流量見頂,沒有山寨廠商售賣超低價產品的拼多多,還能讓利到幾時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