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塔和一座廟告訴你,出家人沒有門戶之見!

一、道教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七十福地


洛陽下清宮位於邙山翠雲峰南麓,它北枕黃河,南臨洛水,左依瀍河,右傍澗水,能夠俯瞰洛陽全城,與龍門石窟遙相對應,這裡歷史悠久,當初在張道陵祖師初創道教時,這裡被稱為二十四治裡的北邙治,是當地天師道的活動中心,這裡也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七十福地,在道教的發展歷史中佔有重要地位。

下清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相傳道祖老子曾在此居住修道,道祖老子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史”,而周朝的都城就在洛陽,所以說道祖老子在此居住修行,是有一定的歷史根據的。自兩漢以來,就在此地建有眾多祭祀老子的廟宇,到了唐代,道教非常興盛,唐朝皇帝自認是老子後代,所以在全國各地建設老子廟,公元666年唐代高宗李治尊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並在今洛陽下清宮所處之地,增建老君廟,後改廟名為青牛觀、太清宮、太微宮、玄元觀等。


一座塔和一座廟告訴你,出家人沒有門戶之見!


二、聖蹟仙蹤歷歷在目


下清宮千百年來香火鼎盛,聖蹟仙蹤歷歷在目,觀內至今保留有老子著經洞、混元道德洞、煉丹洞、孔子入周問禮臺、孫不二祖師修煉時的“鳳仙姑洞”等建築。明朝時,皇帝曾派檢查御史張應辰在此,舉辦七七四十九天水陸大法會,轟動天下。

下清宮最著名的一處古建便是一座明代的道士塔了。道士塔是道士羽化後建造的建築,白雲觀裡面就有一座羅公塔。塔是修行有成,或者有功於朝廷的道士才能建造的,並不是隨便什麼道士都可以在羽化後建塔。

孫思邈歷覽前代醫籍,以方書浩博,簡冊繁重,難於尋檢。他根據自己在醫藥學上的研究和實踐,刪繁就簡,編為《千金方》,“以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之濟,德踰於此”。(《千金要方序》)是書簡易實用,可以救急,故曰《備急千金要方》。這部書包括對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衛生等各方面,尤其注重對婦科、兒科疾病的治療,所以把婦人方、少兒方列於全書之首。他又把晚年的經驗總結起來,撰成《千金翼方》三十卷,作為《千金要方》的補充,書中收載了當時所用藥物八百餘種,對其中二百多種藥物的採集、炮製等不僅作了詳細的記述,並且補充了許多治療方法。孫思邈認為食物對養生、治病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他在《千金方》中特別列出《食治》一門,詳細介紹了谷、肉、果、菜等食物療病的作用。並注重飲食衛生,如主張“食慾數而少”(《千金要方•養性》),即多餐少吃,“熟嚼”,不吃陳腐的東西,食畢要嗽口,以及“食止,行數百步”(《攝養枕中方》),等等。他認為作醫生的應當先了解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千金要方•食治》)他說:“藥、食兩攻,則病勿逃矣。”(《千金翼方•養性》)還主張把藥物與針灸結合起來治病,所謂“湯藥攻其內,針灸攻其外”(《千金翼方•針灸》),這是醫學上提倡綜合治療法的先聲。當然還應指出這些書裡還夾雜一些鬼神迷信的糟粕,這正是作為道教徒的孫思邈的宗教世界觀的侷限性。

明正統《道藏》中所收醫藥類書籍自《黃帝內經素問》、《八十一難經》以及上述之《肘後方》、《千金方》等約二十部,但還有一些道教醫籍如張三丰《仙傳方》、趙宜真《濟急仙方》、邵真人《青囊雜纂》、臞仙《壽域神方》等都未收入。總之,道教是重視醫藥的,雖然其出發點是為了宗教上的求仙長生,但其內容包含有不少科學的有價值的東西,應該引起重視,加以發掘整理。

一、道教與醫藥

道教為了達到成仙長生的目的,首先得卻病延年,而醫藥的作用也在治病、防病、延壽。所以,醫藥成為仙道修煉的重要方術之一,凡是學道求仙的人必須懂得醫藥,醫藥成為有知識的道教徒的必修功課。道教徒把藥分為上中下三品,認為上品藥服之可以使人成仙,長生不死。《抱朴子•對俗篇》說:“知上藥之延命,故服其藥以求仙。”中品藥可以養生延年,下品藥才用來治病。上藥中的上上品就是道教的金丹大藥,葛洪說九鼎神丹服之都可以成仙,如雲:“九轉之丹,服之一日得仙。”還丹“服之一刀圭,即白日昇天。”(《抱朴子•金丹》)但是這種金丹是經不住實踐檢驗的,歷史上許多求仙心切的人,吃了金丹大藥,不僅沒有成仙,反而中毒死亡,不僅不能延年,反而短命。所以古詩上說:“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歷史上服丹而死的事例不少。唐朝諸帝,如憲宗、穆宗、武宗、宣宗都是服丹藥中毒死的。①五代時南唐烈祖李昪使道士史守衝等鍊金石為丹。李昪服金丹中毒,臨死時給他的兒子齊王李璟說:“吾服金石欲延年,反以速死,汝宜視以為戒。”(《南唐書•烈祖本紀》)自宋以後煉外丹服食術求仙之風才日漸衰微。隋唐以前由於道士一直追求金丹妙藥,總是千方百計地去尋找長生不死的“上藥”,這種“上藥”事實上是沒有的,上藥不可得,只好退而求其次,找尋可以延年益壽、治病養生的中、下藥。為了服食,必須懂得醫藥,所以道教徒中如葛洪、陶弘景、孫思邈等都是著名的醫藥學家。

《神農本草經》是戰國、秦、漢以來藥物知識的總結。這部書裡就帶有明顯的方士和仙道的色彩。它把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藥一百二十種,久服可以輕身益氣,不老延年。中品藥百二十種,可以抗禦疾病,補虛弱。下品藥百二十五種,可以除寒熱邪氣,破積聚。葛洪引《神農四經》說:“上藥令人身安命延,升為天神,遨遊上下,使役萬靈,體生羽毛,行廚立至。……中藥養性(生),下藥除病”。(《抱朴子•仙藥》)可見上藥就是修道求仙所追求的,這些藥物大都出戰國秦漢時方士所傳,其中對好些藥物都說:“不老神仙”,“長生不老”就是證明。在《漢書•藝文志》裡就把“醫經”、“經方”、“房中”、“神仙” 四類書同列於方技略,正說明古代迷信與科學是互相雜糅混在一起的。在上品藥物中列於首位的就是歷代方士奉為仙丹妙藥的丹砂。葛洪說:“仙藥之上者丹砂”。(《抱朴子•仙藥》)“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其去凡草木亦遠矣,故能令人長生。”(《抱朴子•金丹》)葛洪在煉丹中做過這樣的實驗,把丹砂(HgS)加熱離解出水銀,水銀和硫黃反應,加熱昇華,又生成丹砂。道士們不理解其中的化學反應,把它看得很神秘,視為仙丹,結果許多人服之中毒而死。李時珍批判道:“水銀乃至陰之精,稟沉著之性。得凡火鍛鍊,則飛騰靈變,得人氣燻蒸,則入骨鑽筋,絕陽蝕腦,陰毒之物,無似之者。……《抱朴子》以為長生之藥。六朝以下貪生者服食,致成廢篤而喪厥軀,不知若干人矣。方士固不足道,《本草》其可妄言哉!”(《本草綱目》卷九水銀條)

葛洪(283-363年)丹陽句容(江蘇句容縣)人。他“綜練醫術”,(《晉書》本傳)是著名的醫藥學家。葛洪醫藥方面的著作有《玉函方》一百卷,《肘後要急方》四卷,《神仙服食藥方》十卷,《黑髮酒方》一卷等。他感到醫藥的方書卷帙煩重,加以選輯整理,編撰成《玉函方》一百卷。又將方便經驗方編撰為《肘後要急方》,用以救急,便於攜帶,可以懸於肘後,故又名《肘後救卒方》,簡稱《肘後方》。它包括傳染病、慢性病、外科、眼科、小兒科及獸醫等各方面。對各種病的起源、病狀、治療方法都有所敘述。如其中關於痘症(天花)流行和結核病的記述是世界醫學史上最早的記載。又提出用狂犬腦敷貼傷口來治療狂犬病的方法,這也為後來科學證明狂犬腦裡含有抗狂犬病毒的物質。《肘後方》經陶弘景增補為《肘後百一方》,“取佛書人有四大,一大輒有一百一病之義名之” (《直齋書錄解題》)。以後金代楊用道又取唐慎微《證類本草》中所附藥方,加以增補,名為《附廣肘後備急方》,足見這部書為歷代醫學家所重視。

陶弘景(456-536年)丹陽秣陵(江蘇南京)人。弘景知識廣博,是南朝著名的道教學者。史稱其尤明“醫術本草”。(《梁書》本傳)他的醫藥學著作有《本草集註》,增補葛洪《肘後方》為《肘後百一方》,還有《藥總訣》、《效驗施用藥方》、《集金丹黃白要方》、《服草木雜藥法》、《靈方秘奧》等。

如上所述,由漢代結集的一部古代藥典《神農本草經》載有藥物三百六十五種,分為上中下三品,這一分類法受煉丹方士的影響,認為上品藥服之可以成仙,顯然是不科學的。《本草》經過漢魏晉以來的歷代傳抄,字義殘缺,品次錯雜,弄得很混亂。陶弘景是精通藥物學的,他在《本草》學上的貢獻是:(一)整理了《神農本草》,陶弘景在《本草集註》中改變了把藥物按上中下三品分類的方法,他根據藥物種類的不同分為玉石、草木、蟲獸、米食、果、菜及有名未用七大類,這種分類法顯然比三品法更科學、更明確一些。以後唐代的《新修本草》和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的分類都是在這基礎上加以改進的。(二)根據漢魏晉以來幾個世紀許多名醫用藥的經驗加以提煉總結,於《神農本草》三百六十五種藥物之外,又增補了三百六十五種藥物,取名為《名醫別錄》,把《本草》中藥物發展成七百三十種。(三)對藥物的性能、形狀、特徵、產地都加以說明。對於一種藥物有多種性能的,就以它主要的功能為本。中醫在用藥上本有君、臣、佐使的分別。但在《神農本草》中則以上品為君,中品為臣,下品為佐使,這種機械的劃分顯然是受了煉丹家方士的影響。陶弘景以藥物主治之病來確其性能,如治黃疸病的藥有茵陳、梔子等,祛風的用藥有防風、防己、獨活等。這是對《本草》學的一個重要的發展。(四)在藥物的配伍使用上,以主治之藥為君,輔助的藥物為臣、佐使,又根據人的老少、男女、身體的虛實以及各地的生活習慣、環境的不同進行辨證論治,發展了《本草》學。

隋唐之際的著名醫學家孫思邈(581—682年)。他隱於太白山,學道煉氣,精於醫藥。著《備急千金方》三十卷、《千金翼方》三十卷。

下清宮道士塔位於下清宮的東側院子裡,是一座八角七層實心磚塔,高八點八米,底邊長七十六釐米。磚塔建於明代正德年間,主人是明代高道張清林。張清林是全真龍門派第十代弟子,而現在的當家張信銘道長則是第二十五代弟子。

我想要探尋一下此塔的究竟,可惜塔的銘文已經看不清了。我找到了當家張信銘道長,當家說他有一副塔的銘文的拓片,在我的要求下,當家拿出了一張拓片,小心地展開來讀,開篇是這樣寫的:“羽士張清林,汝之伊陽人也,自幼時出家,既而棄釋從道,始遊武當,次造天壇,後至伊闕蓮花洞……”


一座塔和一座廟告訴你,出家人沒有門戶之見!


三、離開佛門,轉向道教


這意思是說:道士張清林,本是汝陽人,很小的時候就出家當和尚了,後來離開佛門,師從道教。他先遊歷了武當山,又造訪了天壇峰(王屋山主峰,道家聖地,有天壇廟),後來到了龍門石窟的蓮花洞……

從銘文中還可以看出,張清林在“伊闕蓮花洞”期間,曾“化金箔,飾佛像”,為龍門蓮花洞的佛像塑過金身。工程完工後,他赤腳步行於洛陽城中,日夜想的都是怎樣磨鍊自己的意志,加深自己的道行,儘快有所建樹。


一座塔和一座廟告訴你,出家人沒有門戶之見!



有一天,他在洛陽的大街上遇到幾位道教的居士,這幾位居士看到他赤腳行化,對他很是恭敬,居士們對告訴他:“我們可以給你提供一塊空地,大家一起建一座小廟供你修行。”張清林祖師很高興,便開始到處募捐工程款,化緣所得的金銀錢物,全部用於建廟,自己的“杯水粟米”,皆取之於外,不動募捐來的一分錢。

和諧是民眾一直都在孜孜以求的。在和諧的社會里,不僅人人心情愉快、處處溫暖融洽,而且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也會大大提高,社會秩序穩定而協調。在中國各個朝代幾千年的歷史交替中,和諧不僅是先人們為人處世、治理國家的一種方法,更是一種綿延幾千年的政治理想。和諧也是中華民族的人文主題,天時地利人和、家和萬事興……都體現了自古以來中國老百姓的共同夢想。安寧、穩定的和諧環境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基礎,也是人類活動和生活的必要條件。離開和諧,社會無從發展,個人也得不到幸福。

現在中國的發展處在一個黃金期,但也是矛盾突顯期。要持續穩定發展,就必須善於化解矛盾,構建和諧環境。發展是硬道理,和諧則是硬道理後面的硬道理。構建和諧社會作為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最廣泛的社會動員,需要人心向善,人心思和,廣納群言,廣謀良策,多方發動,多種努力。其中值得去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從我國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中,發掘“和"的文化內涵,古為今用。儒、道、釋是中國文化的三個支柱,它們都倡導和諧,然而各自和諧的內涵是不同的。儒家重視的是社會秩序,主張和而不同,以倡導“非寡"、“非亂"、“非同"為前提,追求以“多元和諧"為目標的理想和諧境界。佛教重視的是宗教與社會的關係,強調奉行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的“六和敬"規則。而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關注的是天、地、人全面的和諧發展,以“道"為最高信仰,倡導人們信道、修道、行道,一切以道為事,生成容納萬物、自然平和無私、無為柔弱不爭的環境。可以看出,道教之和不僅是最完整的,也是最貼近人、最具人性的。

看到他的赤誠和執著,當時的洛陽藩王很受感動,於是也出資為他蓋廟,很快蓋起了正殿、兩廊、鐘樓等,張清林修建的這座廟,有人認為就是現在的下清宮。從銘文上看,該廟剛建成時非常氣派,塔銘中有“其土木壯麗,金碧輝煌,巋然為中州之壯觀”字句,說明這座道觀非常的壯麗,成了中原一景。

張清林祖師的艱苦修行,獲得了當地藩王的尊敬和信奉,在張清林祖師羽化之後,藩王為他建造了這座道士塔,用以紀念他的道行。


一座塔和一座廟告訴你,出家人沒有門戶之見!


五、修行人沒有門戶之見


通過對張清林祖師事蹟的挖掘,我們發現,在古代,修行人是沒有門戶之見的,可能從佛教入道教,也可以從道教入佛教,沒有太多的門戶之見,而是一切隨著緣法,當初沒有道教居士的贊助,或許張清林祖師不會入道,或許不會去修復廟宇,但是緣分到了,也只能隨緣。

我們從塔的銘文中,看到了一個清苦的道士形象,他的一生或許很簡單,幾十年的修行生活,只留下了隻言片語的記載。張清林祖師的事蹟或許很平凡,沒有太多的波瀾起伏和神異之處,他一生的成就,或許總結起來,就是修了一座廟,然而就是這座廟,到如今,也給我們眾多道教弟子,提供了一個容身之地,讓人知道,在繁華的洛陽城,還有這麼一處安靜的道觀。

從張清林祖師的事蹟中,我們也學到了,要想獲得別人的尊敬和信仰,我們道士必須從自身做起,做一個真正的修行人,只有我們自身修行了,才能獲得居士們的信奉,才能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去弘揚道教,為教門出力,方能去利益眾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