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所謂的“押韻”是什麼意思?詩詞為什麼要“押韻”呢?

詩詞所謂的“押韻”是什麼意思?詩詞為什麼要“押韻”呢?

詩詞麼,談的人很多,但真正正兒八經去學習過詩詞的人卻並不在多數。很多人對於詩詞的概念就是“美”,象什麼“韻律美”、“心靈美”、這兒美、哪兒美--------但就所謂的“韻律美”到底沒在哪?亦或是詩詞為什麼押韻呢?恐怕這些“葉公”們十個有九個不知道。恰逢其會,筆者就在此談談什麼是押韻,以及詩詞為什麼要押韻。

詩詞所謂的“押韻”是什麼意思?詩詞為什麼要“押韻”呢?

押韻,顧名思義,就是在詩詞中的某些句子的最後一個字,用韻母相同、相似的字來結尾。比如:

杜甫《登岳陽樓》:“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吳楚東南坼,乾坤日月

這裡的樓和浮,便是押韻了。但很多人可能會問了:怎麼樓(lou)和浮(fu)讀音差了十萬八千里,還能叫押韻?這裡小小的引申一下:這個韻不是我們現代漢語的讀法,而是《唐韻》的擬音,所以很多詩詞中看起不押韻的地方,在古代當時,其實是符合押韻規律。

押韻的事兒就說到這裡了,大家很多人都知道押韻,筆者也就不贅言了-------但,為什麼要押韻呢?這個押韻是怎麼體現“美”體現它的作用的呢?

前人王力、朱光潛等人其實略微的談到了這個問題的成因:

比如王力先生所言“韻的作用是構成聲音的迴環,也就是形成樂美”

----但很關鍵的問題是,倘若“聲音的迴環”便是“樂美”,那麼所有的迴音也是美的了?亦或是嘔啞噪雜之韻文也能形成“樂美”?所以王力先生的解釋還是不準確、甚至有些狹義的。

之後到了朱光潛先生則就押韻問題作出了文學性的解釋,即

“語音成分對於上下文勾連,以增強文章的連貫性”

-----但如何勾連,因何兒勾連?亦是一筆帶過,不甚明瞭。

二位先生大多都是從文學性、等方面解釋押韻的問題,至多不過停留在“吟唱”的角度,所以尚未能追本溯源。然則詩之起源在於“頌歌”,因其誕生的特性,自然不免與音樂有密切的關聯。而押韻的作用,實則是在於樂理之中。

即是“詩歌”,很顯然詩和歌是一體而並存的。所以,詩、歌之間我們要互相印證引申,方能探明“押韻”的要旨:

古樂中,一首曲子的音階之構成,是互相關聯的,並且是通過“主音”為核心來密佈層次,進而才能形成一首完整的樂曲。所以配合音樂而歌詠的古詩,通過磨合、發展便形成了“押韻”的這種文學上的“主音”形式。

因此,我們完全可以通過過“主音”的作用,來探尋韻腳的作用,便可知詩為何需要押韻。

第一個作用,叫做“通過結構帶來一定的情緒傾向”

詩詞所謂的“押韻”是什麼意思?詩詞為什麼要“押韻”呢?

我們看《四季歌》中,以5為主音,它都是出現在每一句之句尾處。而通過這種反覆強調的過程中,加以配合重拍、其餘音階的渲染,便使得整個樂章具有明顯的情緒傾向。詩歌的韻腳也是如此,譬如《青門引》:

詩詞所謂的“押韻”是什麼意思?詩詞為什麼要“押韻”呢?

圖中“冷”、“定”“病”、“醒”、“靜”、“影”都是韻腳,但“冷”、“定”一句一押韻,“病”則隔了3句才押韻。這種疏密的變化,使得結構前急後緩,便構成了一種“短嘆長嘆”的情緒傾向。

第二個作用:押韻帶來了獨特的穩定性和結束感

前文提到,主音和韻腳是反覆強調的過程,從結構上來看,首先因獨特的規律而帶來結構上的穩定性,同時,因為相近的發音,使得上下文之間便帶有了朱光潛先生所言的“上下文之勾連”、“連貫性”等特質。

詩詞所謂的“押韻”是什麼意思?詩詞為什麼要“押韻”呢?


第二,通過在句尾的重複,使得音值拉長,便獲得了收尾的“結束感”,其實這個結束感有一部分也是“穩定性”,其次,音值拉長,發音加重,自然有“一錘定音”之用了。倘若不押韻,大家可以試一試,不管怎麼寫,都顯得很“散”,也會給人感覺倉促、沒寫完的感覺。

詩詞所謂的“押韻”是什麼意思?詩詞為什麼要“押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