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的武俠和菲蓓爾的教育理念有哪些異曲同工?

金庸先生的武侠和菲蓓尔的教育理念有哪些异曲同工?

金庸大俠仙逝。雖是94歲高壽,可還是引發多少人的扼腕慨嘆!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十四部著作,塑造了幾代人心中的江湖。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豪情一往視死如歸。有兒女情長,有恩仇快意。而金庸先生的武俠之所以獨樹一幟,很大程度上就是“三觀正”,故事裡不僅是峰迴路轉波光詭譎,還能給人啟迪與思索吧。

記得“美樂堂”推送過一篇文字,《樂理、內功和梅超風》,就是借先生的故事說了音樂教育的事。其實,金庸的著作博大精深,先生的教育理念也浸潤在字裡行間,並且,和菲蓓爾有著很多“不謀而合”之處。

金庸先生的武侠和菲蓓尔的教育理念有哪些异曲同工?

對傳統教育模式的反思vs風清揚的“牢騷”

馬老師提出“音樂的審美教育和人性教育”理念,多次提出對“教育的改革”,反對把“一個個鮮活的原創生命活生生地變成盜版”。而其實在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中,也表達過這樣的“觀點”。

那是在令狐沖初遇“太師叔”風清揚的時候,風老先生看了令狐沖的劍法,大罵說:“嶽不群那小子,當真狗屁不通。你本是塊大好的材料,卻給他教得變成了蠢牛木馬!”而當時風老先生所說的“拘泥不化,不知變通”又和傳統教育模式何其相似乃爾!

風清揚的牢騷裡,武林中大大小小的高手庸手都是一個模式造就出來的,都是蠢材教育、愚民教育的結果,一蟹不如一蟹,原本是沒有多大區別的。這又和我們如今的教育反思多麼接近。

金庸先生的武侠和菲蓓尔的教育理念有哪些异曲同工?

這樣的教育強調基礎紮實,過份注重基本功訓練,死教死學,機械重複,學了若干中看不中用的招式,看起來好像很紮實,實際上除了應付考試外沒什麼用處。而且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永遠以標準答案為準,到後來一個個都變成了“蠢牛木馬”,個性和創造力都被抑制、扼殺了。

而這不正是馬老師和菲蓓爾“STPPU”要努力改變的音樂教育現狀嗎?

音樂的道與術vs無招勝有招

馬老師在《音樂的力量》一書中說了“道與術”的區別,反對“考級論”和“苦琴童”的教育主張。這一點上,金庸先生同樣是借風清揚的嘴說了出來——

風清揚道:“五嶽劍派中各有無數蠢材,以為將師父傳下來的劍招學得精熟,自然而然便成高手。哼哼,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熟讀了人家詩句,做幾首打油詩是可以的,但若不能自出機杼,能成為大詩人麼?”

金庸先生的武侠和菲蓓尔的教育理念有哪些异曲同工?

天下學子被僵化保守、專制腐敗、缺乏活力與創造力的教育戕害了身心,耗磨了才智,培養了多少死記硬背的考試高手,而真正能夠破繭而出的人才、英才可謂鳳毛麟角。

而風清揚的“劍道”卻是各招渾成,融匯貫通;而後更能師心獨造,自出機杼;最終達到出手無招,人劍合一的至高境界。

這不正是馬老師在《音樂讓每個孩子成為獨一無二的我》中所暢想的,“讓孩子們喜歡上音樂、愛上音樂、不懼怕音樂,和音樂交朋友,讓未來不再會為學習音樂苦惱。”美麗的音樂島一樣充滿靈性、創造性、自主性和開放性的音樂教育的理想之境嗎?

獨一無二的我vs洪七公教徒弟

馬老師一直提倡在音樂教育上要“先觀察孩子,不要替孩子做決定”,而是給孩子們自主選擇的權利。同時,父母要找到合適自己孩子的教和學的方法。“2.5歲-5歲”聽力關鍵期精準分齡的首倡也是基於此。

而這一點,金庸先生的筆下,北丐洪七公做得最好。郭靖和黃蓉千方百計拜了洪七公為師,但他老人家並不是統一授課的。而是根據郭靖的資質和內功,傳授了招式質樸的降龍十八掌,而教給“古靈精怪”的黃蓉的,卻是一套眼花繚亂的“逍遙拳”。

金庸先生的武侠和菲蓓尔的教育理念有哪些异曲同工?

傳統的教育方法總是不管誰是郭靖,誰又是黃蓉!就用同一套教材和教法,“放之四海而皆準”地做下去,誤了天下多少子弟。學會因材施教,是郭靖的還給郭靖,是黃蓉的還給黃蓉!這才符合教育的規律!

菲蓓爾藝術總監、國家一級作曲孟軍老師,打造了2000多首的原創“新兒歌曲庫”,涵蓋不同風格,目的就是要發現不同孩子不同的音樂潛質,喚醒和激發出孩子們對音樂的愛。和洪七公不同的是,他老人家是“吃人家最短”,而菲蓓爾是要“在孩子耳朵裡種下一棵枝繁葉茂的音樂樹”。

媽媽成就孩子vs郭靖和楊康的結局

馬老師在剛剛舉辦完的“勇闖音樂島兒童音樂嘉年華”活動中透露,菲蓓爾要招募100位“音樂體驗官”,目的在於通過媽媽的自我成長,給孩子創造更好的教育環境和機會。

而這個一直被菲蓓爾奉行的教育觀念,金庸先生的故事裡寫得更是形象生動。《射鵰英雄傳》中,郭靖的母親李萍,用現在的話講是個標準的家庭婦女,沒有文化,沒有地位,遭逢家庭鉅變,但她不向命運屈服,也不枉自菲薄,培養了郭靖很多優點:積極向上,吃苦耐勞,獨立,不服輸,認死理,講信義,有責任心,有民族大義。而楊康的母親包惜弱,用現在的話講是個超級白富美,有文化,有教養,有背景,但所謂慈母多敗兒,她沒有能夠培養楊康吃苦的精神,更沒有培養楊康的民族大義,導致後來楊康人生的重大悲劇。可以說,楊康的失敗,根源在於包惜弱。

金庸先生的武侠和菲蓓尔的教育理念有哪些异曲同工?

這個故事配上馬老師說過的話,十分恰如其分——“成就孩子先成就媽媽。快樂的孩子身邊必然有一個豁達的媽媽,而一個淡泊優雅的母親才能培養出自信果斷的孩子。西方有一句教育格言: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一個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來自家庭,來自媽媽對孩子的早期教育。媽媽的言傳身教,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孩子的一生。可以說,孩子是種子,媽媽是土壤。有什麼樣的土壤,就會培育出什麼樣的種子。同樣,有什麼樣的媽媽,就會帶出什麼樣的孩子。”

魔法樂理VS內外兼修

在馬老師創立的“魔法樂理”課程中提出,音樂是門語言課,樂理是本故事書。而為什麼學樂理,已經通過無數“菲蓓爾寶寶”後來的學琴經歷做了最好的說明。我們再看看金庸先生寫的郭靖,全真派道長馬鈺不教郭靖武功,只教郭靖在內功上多花點時間,培養郭靖由內而外的強健,就讓他的武功突飛猛進。

金庸先生的武侠和菲蓓尔的教育理念有哪些异曲同工?

相比之下,江南七怪只會督促郭靖練功,一味起早貪黑不怕苦,有沒有作用?肯定有。但收效不會很大。這不就是那些“苦琴童”家長們的寫照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vs中頑童周伯通

馬老師一直主張音樂學習首先要激發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點,金庸先生在《神鵰俠侶》中埋下了自己的主張。

第三次華山論劍,周伯通居中當選“中頑童”,為什麼郭靖那麼多絕頂高手的師傅又有《九陰真經》,卻達不到周伯通的境界?

其實很簡單,要我學不如我要學,我要學不如我愛學。

金庸先生的武侠和菲蓓尔的教育理念有哪些异曲同工?

郭靖完成了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化,但沒有轉化到“我愛學”,甚至想忘掉武功。而周伯通呢?是一個典型的學習瘋子。他說的話:飯可以不吃,但武不可以不練!學習比吃飯還重要!

這就是興趣的力量。

由此可見,金庸先生真的是一個大才、通才。他的武俠,並不是茶餘飯後的消遣,這也就不奇怪為什麼評論界有人主張“金學”了。感謝金庸先生,留下那麼多美好的文字和故事,也留下那麼多值得思考的東西。

金庸先生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