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1%的受訪者表示喜歡懂事的孩子,但是孩子太懂事,未必是好事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曾進行過一項關於“懂事”

的調查。調查發現,有78.1%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喜歡懂事的孩子。

是啊,我們大人總是喜歡“懂事”的孩子,因為懂事的孩子省心。可是,他們之所以懂事,真的是他們的內心想法嗎?還是單純為了取悅大人?

不是每個孩子都天生懂事,而是隨著一天天長大,學會察言觀色,越來越“被懂事”。

01

懂事的孩子,都被迫長大


78.1%的受訪者表示喜歡懂事的孩子,但是孩子太懂事,未必是好事


孩子懂事,並不是壞事。但孩子被動懂事,過早懂事,失去童真,壓抑了天性,未必是好事。

有一次,朋友Sala帶倆娃來我家裡玩,我特地把從國外帶來的巧克力拿出來跟大家分享。

她女兒小愛吃完後,眼睛一直盯著盤子裡的最後那一塊。她看看媽媽,又看了看我,欲言又止。

我問她:“是不是還想吃一塊?”她有點害羞地點點頭。

正當我要把巧克力給她吃時,在旁邊玩的弟弟衝過來大喊:“我要!我要!”

Sala馬上對女兒說:“小愛懂事,給弟弟吃吧!媽媽再給你買。”

小愛很乖地放下手中的巧克力,儘管也有不捨,但還是把巧克力給了弟弟。

Sala誇女兒真懂事,就像個小大人。她才7歲,平時就會幫弟弟洗手、洗澡、哄睡。自己平時工作忙,幾乎沒有什麼時間陪女兒,但女兒學習很自覺,完全不用她操心,乖得讓她感動。

78.1%的受訪者表示喜歡懂事的孩子,但是孩子太懂事,未必是好事


後來,Sala邀請我參加小愛的生日派對。

吹蠟燭許願時,小愛默默地許了屬於自己的願望。調皮的 弟弟吵著要她說出願望,她靦腆一笑怎麼也不肯說。臨走前,我偷偷地問她: “剛才你許了什麼願望呀? ”

她眨了眨大眼睛,低著頭輕聲說:“希望爸媽有時候可以把我當小孩,我不想那麼快長大。”

不知怎麼,聽到她的這個願望,我的鼻子一酸。我從心底喜歡這個懂事的女孩,因為她讓我想到了童年的自己。我蹲下來,給她了一個深深的擁抱。

在有兄弟姐妹的家庭裡,比較容易養出被動懂事的孩子。儘管父母也會有意識地平衡孩子們的關注度,但是年長的孩子很容易被父母貼上“要懂事”的標籤。

明明自己也想吃好吃的東西,也想讓媽媽多陪自己,卻因為“懂事”這個標籤,不得不選擇謙讓和隱忍。

就像小愛一樣,其實她也不過是個7歲的孩子,卻因為是姐姐,總是被迫成熟懂事、被迫耐心忍讓、被迫“長大”。

02

懂事的孩子,缺無條件的愛


78.1%的受訪者表示喜歡懂事的孩子,但是孩子太懂事,未必是好事


前段時間,馬伊琍在直播中說,後悔自己當初對女兒愛馬管教太嚴格,使女兒過於“懂事”。

有一次,女兒回家告訴她一件不開心的事。原來女兒在幼兒園裡跟同學一起玩過家家。媽媽和寶寶的角色本應輪流當,可是有的孩子總想自己當媽媽,還逼著愛馬一直當寶寶。愛馬覺得心裡很不舒服。

馬伊琍對女兒說“你完全可以拒絕”,愛馬卻說“我不敢”。

女兒的膽小,讓馬伊琍痛心。她聯想到平時只要自己說話聲音大一點,愛馬立刻會認錯:媽媽我錯了,我再也不敢了。

為了讓嚴格的媽媽喜歡自己,讓媽媽高興,愛馬總是小心翼翼,硬是把自己逼成了一個“懂事”的孩子,不敢說出內心的想法。

78.1%的受訪者表示喜歡懂事的孩子,但是孩子太懂事,未必是好事


當一個孩子已經習慣了有什麼願望就憋在心裡;做什麼事情只想著不給別人添麻煩,自己死扛;過於顧忌他人的感受和評價,放低自己……


慢慢地,他們也就不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即使知道也不敢要,最後乾脆放棄自我,只要別人開心就好。

討好型人格就是這樣形成的。家庭治療大師薩亞指出:

討好的本質是低自尊,就是從心底覺得自己不夠好,也害怕別人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值得被愛。


在親子關係中,孩子會壓抑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感受,想用懂事來獲得關注和愛。

造成討好型人格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他們在家庭中沒有得到過父母“無條件的愛”。

什麼是無條件的愛?

就是我愛你,就愛原原本本的你,不管你是優秀還是平凡。愛你所是,而非我所願。

03

懂事的人,會不斷付出來換取愛


78.1%的受訪者表示喜歡懂事的孩子,但是孩子太懂事,未必是好事


懂事的孩子內在的不配得感,讓他們長大以後在人際關係中,尤其是親密關係中,會不斷付出犧牲,來換取愛。

Anny從小就是個懂事的孩子,和她相處特別舒服,因為她總是“先人後己”

去年她戀愛了。儘管男友平時工作忙,很少照顧到她。但她從來不作不鬧,就是那種“乖乖地呆在家,靜靜地守住電話”的懂事女友

有一次,自己半夜發高燒,卻不告訴男友,一個人叫車去醫院掛急診。身體極度虛弱的她,頭暈目眩地掛號、拍片檢查、取藥吊水,差一點在走廊裡昏過去。

我問她,幹嘛不告訴男友?

她說,他工作忙,在出差,告訴了也沒用。我一個人可以搞定。

我心疼她,懂事 ,卻不懂自己; 愛別人, 卻不會愛自己。 這場戀愛太辛苦,太委屈自己了。


78.1%的受訪者表示喜歡懂事的孩子,但是孩子太懂事,未必是好事


前幾天,她告訴我,她和男友分手了。她說:

“其實懂事都是被逼的,因為得不到足夠的愛,所以只好懂事來爭取。可是,懂得珍惜的人可遇不可求。如果可以重新來過,我寧願做個不那麼懂事的姑娘。”

武志紅說:“懂事”是一種很深的絕望。

我不是說不要懂事,只是過於懂事的人往往壓抑,犧牲自己的內在渴望和需要,悅人不悅己。委曲求全的懂事是帶有負能量的,它會變成一個黑洞,把你吸進去,消耗你的生命能量。

很多過於“懂事”的成年人都知道自己這樣活得好累,但是又不知道如何改變。

的確,當懂事成為了一種習慣,要改變並不容易。但是,既然懂事是習得的,那麼我們就也可以習得另一種更好的方式。

  • 1.覺察自己的內在情緒

很多人自我情緒的感知觸角之所以麻木,是與自己的內在失去了聯結。

靜心是一切療愈的開始。通過冥想,把所有身體的力量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讓我們從紛亂的外界迴歸到對自身的關注。

當面對某些人某些事時,我們不妨靜下心來,覺知一下自己當下的感覺,是不舒服?是不甘心?是太委屈?還是憤怒?然後把它認別出來。

78.1%的受訪者表示喜歡懂事的孩子,但是孩子太懂事,未必是好事


  • 2.接納真實的自己

不完美是真實的存在。當我們接納自己時,允許存在不完美,我們便不再需要從他人的認可中追求完美的自我存在,內在的衝突就消失了。

  • 3.學會拒絕

對很多懂事的孩子來說,拒絕別人就等於傷害別人,是一樣特別困難的事情。可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面面俱到,受累受傷的只有你自己。其實,只要溝通表達到位了,就不會有傷害。

  • 4.放下期待

“你的外面沒有別人,所有的外在都是我們內心的投射。”很多時候,他人的評價也並不是像你想象中的那麼重要。

成年人要學會對自己百分之百的負責,放下從他人那裡討愛的幻想。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能讓所有人都滿意。

真正無盡的愛,源自我們的內在。

卸下面具,重新和自己聯結,知行合一,活出真實的自我,才是悅人悅己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