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5.75 億元,波動加劇的中國電影要如何滿足觀眾不斷變化的觀影需求?|2018 年度票房

565.75 亿元,波动加剧的中国电影要如何满足观众不断变化的观影需求?|2018 年度票房

2018 年的最後一天,《地球最後的夜晚》上映。憑藉著抖音上的狂轟濫炸,以及“與最愛的人共同跨年”這樣的噱頭,片方成功將一部戛納系的藝術電影變成一場大眾層面上的爭議話題。而這一年的總票房也藉助其首日大約 2.4 億元的分賬票房完成了最後衝刺,定格在了 565.75 億元。

42 億元的增量,8% 左右的增幅,兩個數字相比起前一年都有所下滑。而從全年來看,高開低走或許是 2018 年電影市場最好的概括。

565.75 亿元,波动加剧的中国电影要如何满足观众不断变化的观影需求?|2018 年度票房

年初,《前任 3》意外成為爆款,創造了超過 15 億元的分賬票房,讓 1 月單月票房在大年初一姍姍來遲的情況下和 2017 年打了個平手。緊跟著 2 月史無前例的春節檔在從大年初一到元宵節這 15 天的時間內一共貢獻了 87.23 億元票房,相比起 2017 年同期增長了接近 33 億元。

但很快,4 月因為沒有此前《速度與激情 8》那樣的爆款,而出現了單月票房超過 20% 的下滑。而全年最大的跌幅出現在 10 月,由於國慶檔缺少對應體量的大片,再加上同為開心麻花出品的《李茶的姑媽》也遠不及同檔期的《羞羞的鐵拳》,前者只有後者四分之一的票房,最終 10 月票房的同比跌幅超過 30% 。

從 2 月超過 60% 的增長到 10 月大約 30% 的跌幅,2018 全年單月票房呈現出了比以往更劇烈的波動。在總共 12 個月份當中,5 個出現了增長,7 個遭遇了下滑。除了春節檔是由於觀影基數的膨脹而擴張以外,是否有足夠市場號召力的電影上映成為了決定單月票房表現的最主要原因——《前任 3》《復仇者聯盟 3》《我不是藥神》《毒液》四部分別支撐起了 1 月、5 月、7 月和 11 月的大盤,而剩下的幾個月份由於缺乏足夠有吸引力的大片而出現下滑。

565.75 亿元,波动加剧的中国电影要如何满足观众不断变化的观影需求?|2018 年度票房

業內人士如今都相信,只有電影口碑才能促使更多人走進電影院。貓眼研究院負責人劉鵬認為,由於三四線城市票房佔比相比起 2017 年基本持平,而電商購票的人群比例也已經穩定,說明以往電影市場賴以增長的渠道擴張已經不再起效,因此電影本身就成為了驅動中國電影市場下一步的增長來源。

凡影諮詢創始合夥人王義之則從宣發的角度認可了口碑的重要性。他認為,人口城鎮化和新增影院無法帶來更多票房。只有宣發方做好預期管理,即讓電影與其受眾匹配。“滿足核心受眾的觀影動機,才能引爆正向口碑”,從而帶動整個市場的增長。

儘管每一年電影人都在討論如何生產出好電影、以及觀眾認可的電影,但與前兩年相比,電影人現在面臨的形勢可能更加嚴峻。凡影的調查顯示,2018 年影院觀眾已經佔到城鎮人口的 57%,比兩年前接近翻番。貓眼上觀眾購票的頻次也在不斷上升。這說明,電影觀眾的基數在不斷擴大,並且觀影也逐漸變成了一種日常的習慣。

另一方面,卻並非所有電影都能夠從中獲益。《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的統計顯示,過去的一年中票房超過 20 億元的有 6 部,數量是 2017 年的兩倍,但總票房位於 10 億到 20 億元、5 億元到 10 億元、以及 1 億元和 5 億元這三個區間的電影數量都有所下降,總計一共減少了 10 部。而票房低於 1 億元但高於 5000 萬元的電影數量略有增加。贏者通吃的馬太效應在 2018 年越來越強。

就片方的立場而言,這說明他們需要在未來取悅越來越挑剔的觀眾。而從觀眾的角度來看,這說明他們的觀影需求始終還未被滿足。2018 年單月票房越發劇烈的波動性顯示,電影人提供的產品以及觀眾對於電影的偏好之間的差距正在拉大,而這可能是中國電影行業面臨的最大隱憂。

565.75 亿元,波动加剧的中国电影要如何满足观众不断变化的观影需求?|2018 年度票房

造成這個情況的原因,有電影行業自身規律的限制。從立項,到拍攝,再到最終公映,電影的週期短則數月,長則數年。而當電影真正上映時,觀眾的喜好可能就此發生改變。而這也是今年許多系列電影票房並不那麼成功的主要原因。

《狄仁傑》是華誼兄弟的王牌電影系列。2013 年上映的系列第二部《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獲得超過 6 億元票房,在當年的票房排行榜上位列第 6 位。圍繞著《狄仁傑》,華誼兄弟開啟了一個龐大的衍生品計劃,從主題樂園、到服裝百貨,他們希望能夠將觀眾對於這個角色的熱愛轉化成收入。

然而,這一部《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的表現卻並不出色。由於劇情孱弱,其最終分賬票房僅為 5.75 億元,連 5 年前的前作都不如。儘管這部電影被業內評價為當下中國電影工業的最高水準,但考慮到高達 3 億元的投資,華誼兄弟的賬面可能並不會太好看。

《李茶的姑媽》佔據了國慶檔的天時,人們都以為這會復刻票房超過 20 億元的《羞羞的鐵拳》的成功。然而,其最終分賬票房僅為 5.6 億元。以喜劇片的標準還算不錯,但放在開心麻花的維度上卻是不折不扣的失利。同樣由話劇改編而來,開心麻花引以為傲的經過上千次舞臺演出檢驗之後的笑點,讓人不太能夠笑得出來。

IP 在 2018 年全面潰敗,無論這個 IP 是電影系列還是知名導演。《捉妖記 2》《西遊記女兒國》如果沒有春節檔的加持,票房都可能只有現在的一半不到。張藝謀的古裝大片《影》無法再現 2003 年《英雄》的成功。《邪不壓正》沒能複製姜文在《讓子彈飛》的成功,也不及 4 年前的《一步之遙》。電影版的《愛情公寓》在首日圈了一波情懷粉絲之後,迅速淪為業內的笑話。

“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永遠是快過整個行業提升的速度的。”王義之認為,“所以從電影內容製作的角度,是永遠無法百分之百滿足觀眾對於電影的需求的。”

事實也確實如此。《無名之輩》描寫的是小人物的荒誕悲喜劇;《超時空同居》是愛情混搭奇幻的類型;《無問西東》甚至原本是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的獻禮電影。在觀眾口味越發變幻莫測的當下,誰又能事先預測到這些影片會得到觀眾的青睞?

565.75 亿元,波动加剧的中国电影要如何满足观众不断变化的观影需求?|2018 年度票房

但這並不意味著整個行業就無法應對這種變化。劉鵬表示,觀眾的喜好存在一定的週期性,“如果電影在某一個類型、或者某一個方向上面被過度消耗的話,那它的影響力是會下降的”。而過度消耗似乎正是中國電影人投機心態的體現。

《摔跤吧!爸爸》在 2017 年以 12 億元成為年度票房第 7 之後,一大批公司開始介入印度電影的引進和發行當中,而他們的票房也隨著時間推移一路下滑。《神秘巨星》以 6.87 億收官,《小蘿莉的猴神大叔》最後落在 2.6 億,《起跑線》達到 1.96 億,《廁所英雄》大約為 8700 萬,而最近的《印度合夥人》只有 6000 多萬。印度電影的熱潮在 2018 年末退回到 2015 年的水平。

王義之則相信,只要能夠提供給市場更豐富的電影類型,就可以規避觀眾口味變化的風險。中國電影供應“數量其實不缺,但有效供應不足,歌舞類、體育類甚至愛情類都有所空缺”。他表示,近年來許多影視公司正在調整自己的定位,將自身出品的電影確定為諸如犯罪片、愛情片這樣少數幾個類型。這樣也能夠幫助影視公司儘快提升在某一個電影類型上的專業度。

在被問及未來是否還有能夠保證成功的電影公式時,一位從業十年的製片人援引起了被稱為好萊塢劇本教父的羅伯特·麥基。他告訴《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根據麥基的編劇理論,那種經典的 A/B 故事,兩條主線,幾個人物怎麼成功怎麼失敗,由矛盾發展到高潮。這樣的故事結構肯定還是有效,否則從創作者的角度來看,就完全無章可循了。”

這聽上去很基礎的理論,實際上可能才是最困難的。至少相比起曾經通行的繼續拍續集電影、找個大導演攢一個大卡司的局、或者從話劇直接改編而來這些做法,要付出更多的心血與努力,還未必能夠成功。

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出於惰性、也出於慣性,電影行業可能還無法擺脫這樣的路徑依賴。2019 年的春節檔,就有兩部劉慈欣小說改編而來的《瘋狂的外星人》和《流浪地球》,續集電影《情聖 2》,依託成龍和周星馳的《神探蒲松齡》和《D 計劃》,沈騰韓寒的《飛馳人生》。他們或多或少都是和已經經過市場檢驗的成功 IP 相關的電影。

IP 本身並沒有什麼錯。只不過,在觀眾審美已經發生變化的當下,過於依賴 IP 只會導致整個電影市場產品單一的問題。而如果未來中國電影市場試圖尋找進一步增長空間的話,IP 電影看上去是不太可能做到這一點的。

565.75 亿元,波动加剧的中国电影要如何满足观众不断变化的观影需求?|2018 年度票房

電影與觀眾之間的錯配也同樣表現在時間上。

自從馮小剛和成龍聯手開拓了年末喜劇和動作片的市場之後,12 月的賀歲檔通常都是為國產電影預留的黃金檔期。2015 年,支撐起票房的是《尋龍訣》《惡棍天使》、以及《老炮兒》。2016 年則是《長城》和《鐵道飛虎》。2017 年馮小剛和陳凱歌分別貢獻了《芳華》以及《妖貓傳》。而這樣的電影在 2018 年 12 月,一部都沒有。

為了填補空檔,電影局引進了一大批外國電影。《海王》破天荒地在 12 月 7 日上映,比全球上映時間還要提早兩週;時隔 30 年重映的《龍貓》也來了;還有此前從未引進過的超級英雄動畫也有了《蜘蛛俠:平行宇宙》。不過,顯然這些電影都無法彌補國產大片的缺口。除了《海王》獲得了 14 億元票房以外,這個月的票房亞軍還是 11 月中上映的《無名之輩》。

儘管業內人士都強調電影製作具有一定的週期性,但他們都提及今年賀歲檔的空白可能與這兩年整個電影行業的融資以及週期相關。貓眼研究院負責人劉鵬認為,從 2016 年開始電影票房增速放緩,這使得一些投機性的資本和項目紛紛撤離。

這與一位從業近 10 年的電影人的猜想有相似之處:“2015 年以後,整個經濟、金融環境下行,對影視行業的頭部公司造成了影響。現在他們對於投資大片會相當謹慎。前一段時間的融資困難,造成了他們現在片庫的空缺。”

就整體情況而言,影視公司對於投資巨大的項目確實表現出了越來越謹慎的態度。華誼兄弟以及工夫影業計劃合作拍攝由 2017 年的爆款遊戲《陰陽師》改編的電影,並一度定檔於 2018 年的國慶。然而,這部電影在改名為《侍神令》之後,只是在 2018 年 8 月才傳出了開拍的消息。

在《尋龍訣》的成功之後,2016 年光線傳媒曾經發布新聞,確認籌拍天下霸唱的《鬼吹燈》系列之《龍嶺迷窟》《雲南蟲谷》《崑崙神宮》三部曲電影。然而在 2018 年 4 月發佈 2017 年年報的時候,這些電影均從未來計劃表上消失。現在《雲南蟲谷》成為了華誼兄弟的電影項目,原本計劃於今年國慶檔上映,又進一步推出到了 12 月 29 日。

萬達在 2017 年 6 月發佈的片單十分豪華,包括《尋龍訣 2》《擇天記》《鬥破蒼穹》等一系列高投資的大 IP 電影。現在改名為樂創文娛的樂視影業也曾發佈包括《刺局》、動畫版《狼圖騰》在內的一系列電影,而他們都暫時沒有了更新的消息。

565.75 亿元,波动加剧的中国电影要如何满足观众不断变化的观影需求?|2018 年度票房

從電影的規律來看,開發至一半但並未最終進入拍攝的項目並不罕見。其背後可能有許多的考量,包括但不限於劇本始終不能讓人滿意、觀眾喜好發生變化、公司資金出現問題等。但終究,這些延期或者是取消的項目疊加在一起,造成了這個賀歲檔的空白。

中國電影人對於檔期的迷戀則進一步加重了問題。目前已經有 12 部影片宣佈要在大年初一上映,而且這些電影的主創以前都有過不錯的票房紀錄,而並非是炮灰電影。“這幾年的製片成本有所提高,大部分人覺得放在 12 月份,可能成本都不一定能夠回得來,就奔著春節檔去了。”王義之說。

春節檔儼然已經成為中國最特殊的一個檔期了。根據貓眼提供的數據,在這段時間內,一次性購買三張及以上電影票的人群大幅提升,這說明家庭甚至是家族觀影成為了這個檔期的主流。此外,二次購票人群的比例也有明顯的提升,意味著許多人在春節檔並不會只看一部電影。

而在傳統的五一、暑期、國慶、賀歲這些檔期,劉鵬認為,仍然是電影內容會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只有影片質量過硬,才能帶來增長。這也是為什麼五一、暑期出現了票房同比增長,而國慶、賀歲票房則同比下滑。兩相對比,由於觀影習慣的變化,春節檔的絕對總量吸引了大量影片定檔,而其他檔期的吸引力就不那麼強了,更不用提 2018 年春節檔超級成功帶來的刺激。

這顯然不是一個健康的市場該有的樣子。“即使是春節檔這樣體量的檔期,它能夠容納的影片數量也就是 4 到 5 部,最多再加一部閤家歡類型的動畫片。”貓眼研究院負責人劉鵬表示,“如果影片數量太多的話,影院排片也根本排不過來。”

扎堆在春節檔上映,可能對任何一部影片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尤其是考慮到春節檔已經接近飽和,2018 年大年初一,全國總票房達到 12.18 億元,總出票量為 3200 多萬張,上座率超過 70% 。對於任何一個電影市場來說,這都已經是難得一見的盛況了。要在這個基礎上獲得進一步增長,顯然並不容易。

另一方面,即使全部滿座,整個市場也不過是獲得了大約 50% 左右的增長,而影片數量卻是直接翻倍。2018 年大年初一是 5 部全年齡向電影加 1 部兒童向動畫,而到了 2019 年就變成了 10 部全年齡向電影和 2 部兒童向動畫的組合。無論如何,每一部電影能夠分到的票房都可能會大打折扣。

王義之認為,這與中國電影發行市場的結構有關。“在國外,發行公司比較集中,公司與公司之間會形成相對性的制約。他也經歷過聖誕檔或者暑期檔扎堆的情況,但最後誰強誰弱都能比較出來,然後就調整檔期。但因為中國發行行業的集中度相對不高,在未來幾年,要形成這樣的協調機制還是比較困難。”

春節檔巨大的誘惑終究還是形成了一個集體性的囚徒困境。最終的結果就是,2019 年的春節檔擠進了 12 部影片,而 2018 年的整個賀歲檔空空如也。

565.75 亿元,波动加剧的中国电影要如何满足观众不断变化的观影需求?|2018 年度票房565.75 亿元,波动加剧的中国电影要如何满足观众不断变化的观影需求?|2018 年度票房
565.75 亿元,波动加剧的中国电影要如何满足观众不断变化的观影需求?|2018 年度票房

如果說在電影創作和宣發方面,還有電影人能夠改進的空間的話,那麼外部的不可抗因素則可能讓人完全無能為力。

原定於 2018 年清明節上映的電影《中邪》就在距離公映僅有 4 天的情況下,宣佈因技術原因,決定更換放映日期。半年後,一度又傳出重新定檔的消息,但最終也未能再次放映。

然而技術原因的背後可能仍然是審查問題。這部以“鄉村還魂”為主題的恐怖片在 2016 年的 FIRST 影展上收穫了諸多好評,並一度獲得龍標。然而,或許是因為在宣傳過程中多次強調中邪、神秘驅邪儀式等概念,再次觸動了審查敏感的神經。根據新浪財經綜合多個消息源的報道,“國產電影《中邪》因題材原因,上級監管部門要求《中邪》電影全面禁止放映,同時提前觀影活動取消”。一部本有可能成為票房爆款的電影,最終失去了上映的機會。

在中國,這種情況並不罕見。《芳華》就曾經多次改檔。甚至連電影節上展映的《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也因為同志題材的敏感度,而被迫撤出。某部電影的片方就曾經對《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表示,他們的電影在經過審查之後,審查意見之多超出想象,電影后續的宣發計劃都因此受到影響。

前述製片人也認為,審查風險將是未來中國電影遇到的較大風險之一。“你會發現,在備案階段你的項目就通不過。然後你要是真的硬著頭皮先把電影拍了。就算你自己覺得裡面沒有什麼反社會主義內容,但是拍了之後就會面臨更大的風險,連內容審查過不了。 ”

事實上,不僅僅是審查,任何的風吹草動都可能會影響到電影的正常上映。《江湖兒女》在大陸公映的版本,相比起在戛納電影節首映的片長少了 4 分鐘。不少在戛納觀影的人事後證實,被刪減的部分是與馮小剛有關的部分。而此前在宣傳中,馮小剛是一個重點,排位僅次於男女主角趙濤和廖凡。然而,這些物料最後都相繼撤下或者修改。

馮小剛在 2018 年 6 月被捲入稅務風波。崔永元舉報范冰冰在拍攝《手機 2》時利用陰陽合同偷漏稅款,而《手機 2》正是馮小剛執導的電影。事後,國稅總局查證,確認范冰冰偷逃稅款,但涉及的影片並非《手機 2》而是《大轟炸》,但似乎在 10 月的調查結果正式發佈前,馮小剛也受到不小影響。作為范冰冰事件的後遺症,原本準備於 8 月上映的《大轟炸》再改檔至 10 月後,最終還是取消了上映計劃。

565.75 亿元,波动加剧的中国电影要如何满足观众不断变化的观影需求?|2018 年度票房

據前述製片人表示,在國稅總局公佈調查結果之後,他和一些電影觀眾有所交流。確實會有觀眾因為稅款事件,對整個電影行業產生一定負面印象,從而對於進電影院觀影產生牴觸。

當然,這種情況也不是中國獨有的現象。當凱文·史派西被曝出涉嫌性侵之後,其參演的《金錢世界》片方迅速請來了克里斯托弗·普盧默完成了補拍。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電影作為一種娛樂產品總是會受到各種各樣的干擾,並面臨各種無法預測的風險。

此外,國稅總局對於影視行業的關注,除了在 2018 年引發巨大爭議以外,還將對整個影視行業產生更深遠的影響。

根據前述製片人向《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提供的情況,國稅總局此次稅務稽查的重點並不在於電影項目本身,而在於每一個項目向參與者支付的勞務費。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此前的報道中,演員工作室、以及編劇工作室是重災區,因為他們的酬勞通常以勞務費的形式支付。

由於原本的避稅手段不再起效,為了維持原本的收入水平,他們也勢必會要求投資方支付更高的酬勞,這也會使得原本同等體量影片的成本上升,加大影視公司未來電影項目的風險。

在國稅總局要求規範影視行業稅收之外,原本各地推出的影視公司稅收優惠政策也被收回。毒舌電影旗下毒眸的報道稱,“過去幾年在霍爾果斯享受了稅收優惠的企業,需按照減稅總額的 40%,在當地投資建設有關項目”。這些政策的推出同樣也會影響影視公司的成本結構。

考慮到當前的經濟環境,影視公司可能會出現一段較長的融資困難時期。已經在 A 股上市的影視公司通常會靠股權質押的方式來獲得融資,如華誼兄弟的兩位創始人王中軍和王中磊質押的股權就佔到他們持有的超過九成。

然而相比起最高峰時這家公司一度達到的 900 億元市值,目前這個數字只有 132 億元,這也意味著即使兩人再想要通過股權質押來融資的話,他們可以操作的空間也十分有限。就在 12 月 24 日,評級機構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公司將華誼兄弟列入觀察名單,理由是對華誼兄弟到期債務感到擔憂。對此華誼兄弟的回應是, 2018 年下半年由於市場整體流動性緊張,但他們在與多家金融機構進行良好洽商。

由於電影的高風險,這個行業始終需要充沛的融資來維持正常的運轉和擴張。而隨著資金變得越來越緊張,相應的,也會對整個行業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

565.75 亿元,波动加剧的中国电影要如何满足观众不断变化的观影需求?|2018 年度票房

回顧整個 2018 年,整個電影行業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撕扯。

一方面,觀眾雖然對於電影的品質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但他們的觀影頻次出現回升,而非如同 2016 年那樣正在遠離電影院。這意味著,任何一種電影的類型都有成功的可能性。《無問西東》《超時空同居》《我不是藥神》《無名之輩》,這些榜上有名的電影都取得了驚人的票房成績。就連相對小眾的文藝片市場中,也出現了票房接近 1 億元的《小偷家族》以及收穫近 7000 萬元的《江湖兒女》。

但在另一方面,電影行業仍然沒有為觀眾逐漸旺盛的觀影需求做好準備。電影人在選擇投資項目的時候仍然更看重以往的成功經驗,輪番上映的印度電影、過於擁擠的春節檔期也證明了扎堆跟風的投機心態始終存在。而稅收、審查、以及整體經濟環境的變化,同樣在限制著整個電影行業所能夠採取的行動。

在這多種力量的拉扯之下,看似依舊在增長的中國電影市場最大的隱憂就是能不能繼續為觀眾提供他們所認可的電影,而要回答這個問題,除了要繼續把電影拍好以外,可能還需要一點智慧以及運氣。

製圖 / 馮秀霞

題圖 / 豆瓣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