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IPO获批了,仅用36天!说富士康要跑到美国的人再次被打脸

据新浪财经3月8日消息,中国证监会第十七届发审委召开2018年第41次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通过!从2月1日富士康股份招股书申报稿上报之日算起,到过会仅仅用了36天,而2017年中国公司IPO平均审核周期为1年3个月!

富士康IPO获批了,仅用36天!说富士康要跑到美国的人再次被打脸

富士康老板:郭台铭

今年年初以来,证监会开放对新科技领域的“独角兽”公司上市通道,引发市场广泛关注。2月28日,在美退市逾两年的三六零成功回归A股,今天富士康以“闪电式”的速度迅速拿到批文,颠覆了很多人对中国独角兽公司登陆A股速度的认知,也给后来者带来极大的信心!

在A股上市的一个重要门槛是:申请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可以看出良性的盈利水平是能够在A股上市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富士康的招股书披露显示,从2015年至2017年,富士康营业收入分别为2728亿、2727亿、3545亿人民币,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44亿、144亿、159亿人民币,远高于不少A股同类行业上市公司水平!

也许,很多人都“误解”了富士康!

在很多人眼里,富士康或许成了代加工的“代名词”,诚然,富士康创立之初,确实是以代加工而闻名,然而,那早已是过去的事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现在的富士康早已不是过去的富士康,而很多朋友对于富士康的记忆却还停留在过去,再加上关于富士康工厂的一些负面新闻媒体的大肆渲染,完全抹黑了它,说富士康要跑路美国的朋友,更是无稽之谈!在1月23日我写过一篇关于富士康的文章《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下面我再简单的重复一下富士康这几年所做的事情所走过的路:

1、从代加工到自主品牌:收购夏普!

富士康(1974年在台湾成立)从1988年在深圳投资建厂到今天已经风风雨雨走过30年,在中国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到环渤海、从西南到中南到东北建立了30余个科技工业园区,在亚洲、美洲、欧洲等地拥有200余家子公司和派驻机构。2017年年营收额1589亿美元,员工总数达120万人!

2016年8月12日,鸿海(富士康在台湾的称呼)向夏普出资3888亿日元(约合38亿美元)获得其66%股权,夏普成为富士康旗下企业。

2、投资610亿,瞄准“8K+5G”生态:

2016年底,富士康宣布在增城投资610亿元人民币建立8K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区,项目预计一年半内完工。副总裁陈振国认为:2018年是8K的元年,起步是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开始用8K来转播,正好和5G商用的时间点差不多。

这么大手笔的投资项目,有人居然还在网上说富士康要跑路美国,不知是怎么想的?!

富士康IPO获批了,仅用36天!说富士康要跑到美国的人再次被打脸

8K生态产业园动工仪式

3、携手腾讯进军新能源汽车:

2015年3月,富士康携手腾讯与和谐汽车签署了关于互联网+智能电动车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5年7月共同注册成立河南和谐富腾互联网加智能电动汽车企业新能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和谐富腾”,即FMC),初始规模人民币10亿,富士康、腾讯与和谐汽车按照3∶3∶4出资。

富士康IPO获批了,仅用36天!说富士康要跑到美国的人再次被打脸

4、投资15亿港元成为IDG能源第二大股东:

2017年12月18日报道, IDG能源发布公告称,宣布富士康集团战略入股公司,投资近15亿港元认购新发股份,交易完成后富士康将持股24.37%,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公告指出,将发力天然气能源领域,在天然气产业链广泛寻找投资机会,特别是LNG(液化天然气)业务。

富士康IPO获批了,仅用36天!说富士康要跑到美国的人再次被打脸

5、与阿里巴巴旗下软银机器人共同出资7亿美元投资印度电商企业:

2015年,富士康与阿里巴巴共同向软银旗下软银机器人控股公司SBRH分别注资145亿日元, 共同入股印度电商Snapdeal7亿美元,而 富士康的投资部分就占到5亿美元。

看完上面的介绍,你还会认为:富士康只是做代加工的吗?

你还会认为富士康要跑路美国吗?

免责申明: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性建议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