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本次旅行的重要收穫之一就是對藏傳佛教的輪廓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我曾經去過西藏,但由於當時沒有做好功課,進入寺廟之後,如墜五里霧中。即使有導遊講解,由於專業術語較多,也難以聽懂一二。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藏區佛教寺院眾多,瞭解一些藏傳佛教知識,能使自己的旅程更加豐滿。因此,在給本次遊記畫上句號之前,在此費些筆墨,把自己總結的有關藏傳佛教知識寫出來,供大家參考。如果有舛誤之處,也請在留言中批評指正。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一、佛教進入中原始於東漢初期

無論是藏傳佛教,還是中原佛教,都是起源於公元前六世紀到五世紀的古印度。出生於尼泊爾的釋迦摩尼創立了佛教,被稱為佛祖。佛祖涅槃之後,他的弟子把他平時的言論和教導結集成佛教經典,這就是佛經。大約在公元前260年前後,佛教經典由天竺僧人帶入西域,並且在這裡得到了廣泛的傳播,使西域成為佛教的第二故鄉。而在中原地區,直到東漢初年,漢明帝劉莊才派遣使節,從西域請來兩名高僧,並在自己避暑納涼的清涼臺建立了白馬寺,供高僧居住並翻譯佛經。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二、藏傳佛教的興起晚於漢傳佛教

西藏離西域很近,但西藏的佛教卻不是由西域傳入的。佛教進入西藏始於公元七世紀中葉的松贊干布時代,當時的藏王松贊干布皈依了佛教,派遣了16個人到印度學習梵文和佛經。這些人回藏之後,創造了藏語文字,開始了印度佛經的翻譯工作。

實際上,在此之前,西藏已經有了類似佛教的“古象雄佛法”,又稱“本波佛教”。印度佛教傳入西藏之後,吸收了大量本波佛教的內容,與本波佛教的理念實現了融合,逐漸發展成為“藏傳佛教”。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八世紀中葉,藏王赤松德贊排除反佛勢力,在政治上確立佛教主體地位,迎請印度高僧蓮花生來到西藏,仿照印度赤巖寺修建了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桑耶寺,並創建顯密經院及密宗道場,才正式奠定了西藏佛教的基礎。

蓮花生大師雖然是寧瑪派的祖師,但由於他對藏傳佛教所作的巨大貢獻,因此在藏區有“第二佛陀”之稱,受到各宗派的共同敬仰。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1203年前後,印度的那爛陀寺和超巖寺等寺廟被侵略軍毀壞。許多印度高僧和佛教學者逃離印度來到西藏,使西藏的佛經翻譯事業非常盛行。藏文大藏經有6000多部,其中絕大部分直接譯自梵文,只有少部分是從漢文轉譯的。所以印度佛教後期的論著,在藏文裡面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尤其是因明、聲明和醫明的論著,非常珍貴。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三、道安對中原佛教的整頓使漢傳佛教實現了大一統

佛教傳入中原之後,逐漸興盛起來。特別是東晉到十六國期間,戰亂使人們急於尋找心靈的寄託,佛教在中原被視為一種外來的神仙方術,信佛成了一種時尚。隨著僧人地位的提高,一些並非真心信佛的人為了某種利益進入寺院,使得佛門魚龍混雜。這時,一位名叫道安的僧人,開始整頓佛教。他根據佛教經典制定僧尼規範,從焚香定坐、登臺講法、唱經悔過,到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臥,無所不備。在道安之前,中原佛教也曾經有過禮崩樂壞、門派林立的時期,弟子皆從師姓,門派之間互相爭鬥,愈演愈烈。因此,道安要求所有僧尼一律姓釋,這一規定使得中原佛教實現了大一統。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四、宗喀巴推行宗教改革,使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

佛教傳入西藏之後也形成了幾大派別。到了公元14、15世紀,其中的薩迦派和噶[gá]舉派爭權奪利、戰火連綿,僧人無人管束,戒律鬆弛。部分僧人不念經修法,反而娶妻生子。更有甚者,一些僧人倚仗權勢,姦淫婦女。薩迦派僧人還為元朝皇帝傳授雙修密法,導致元朝君臣以淫戲為樂。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在這一片亂象之中,一位名叫宗喀巴的僧人創立格魯派,開始了宗教改革。為了彰顯決心以及和其他派別的不同,宗喀巴改戴桃形黃色僧帽,自此,格魯派也被稱為黃教。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宗喀巴整頓律儀,要求僧人必須受戒,終身不娶,遠離塵世,以“聞、思、修”(即先了解教義,再思考其意,最後依之修行)為修行方法,在戒、定、慧中磨練意志。他在寺院中建立扎倉(學院)等教育機構,主張僧人必須學習佛教經典,循序漸進,先小後大,先顯後密。為檢查學習效果,他還創立了考試製度和學位體系,對考試合格、通過答辯的僧人授予相應的格西學位。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通過宗喀巴的改革,寺廟面貌為之一新。亂象整治有利於西藏統治,改革得到了護法王固始汗的支持。因此,儘管格魯派在各大教派中出現最晚,但它一亮相就成了藏傳佛教中最大的派別。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如今,其它派別在西藏雖然還有少量存在,但已經不佔主流。不過,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寧瑪派的發展勢頭有所恢復。1980年,晉美彭措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達縣的喇榮寺創辦了五明佛學院,經過近40年發展,色達佛學院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藏傳佛學院,5000多名在家或出家僧眾在此學習、修行。寧瑪派又稱紅教,所以密密麻麻分佈在山溝裡的僧舍,都是絳紅色,故有「色達山河一片紅」的說法。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五、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六大寺廟和格西學位制度

隨著格魯派在藏區的傳播,漸漸形成了六大寺廟。與漢傳佛教的寺院不同,每一座著名藏傳佛教的寺廟同時也是一所佛學院,而六大寺廟自然就是佛學院中的最高學府。比如塔爾寺就設有顯宗、密宗、時輪、醫明四大學院,不僅講授佛學,還傳授一些科學。其中時輪學院主要講授天文學,醫明學院主要講授藏醫學。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在佛學院中學習的僧人完成所定科目的學習,如考試合格、答辯通過,便可授予相應學位。藏傳佛學的學位叫格西學位,其中最高的是拉然巴學位,要想獲得該學位,必須在大昭寺舉行的祈願大會上通過甘丹寺、哲蚌寺和色拉寺高僧共同主持的佛學疑難問題的答辯,就好比要通過清華、北大和復旦共同舉辦的論文答辯一樣,難度非常大。由於有答辯環節,所以藏傳佛教學習經典通常採取“背誦”和“辯論”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各大寺院早晨的辯經場面非常熱鬧,僧人們手舞足蹈,有時爭得面紅耳赤。漢傳佛教講究“悟”,所以僧人們在學經時須正襟危坐,規規矩矩,而喇嘛們在坐姿方面似乎沒有那麼多的要求,有時甚至非常隨意。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在本次旅行結束之後,我查閱了相關資料,畫出了藏傳佛學格西學位的體系圖,以便查閱。在藏區寺院參觀時,有些導遊為烘托氣氛,常常誇大其詞,說該寺的學位是最高的。在未了解格西學位之前,常常會信以為真,但現在只要對照一下格西學位體系圖,就會覺得他們所言不實。當然,由於格西學位名稱沒有統一的漢譯名稱,有些寺院的格西學位未能在本人繪製的體系圖內找到對應關係,因此還存在一些不明的地方。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六、藏傳佛教的活佛轉世系統

格魯派有活佛轉世系統,其中被清代中央政府認定為一線或準一線活佛的有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章嘉呼圖克圖和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這構成了格魯派四大活佛轉世系統。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活佛的轉世是從尋找轉世靈童開始的。根據現世活佛的遺言或者暗示,高僧們確定一個轉世方向,並在這個方向尋找在現世活佛涅槃時出生的孩童,經過聖湖顯影、辨認遺物等複雜程序後,確定一至數名靈童,接到寺院培養。過一段時間之後,經中央政府的代表(欽差大臣)主持的金瓶掣[chè]籤儀式認定,確定轉世。即使靈童只有一名,也要進行金瓶掣籤,把該名兒童名字寫在籤牌上,和另一沒有名字的籤牌共同放入金瓶之中,如果抽到沒有名字的籤牌,就不能認定已尋到的兒童就是活佛的轉生(歷史上也曾有過西藏地方政府報請中央政府特准免予“金瓶掣籤”的先例)。轉世經認定後,還要履行中央政府冊封的程序。一旦被冊封,他們的檔案就由理藩院(清朝政府統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數民族的最高權力機構)統一保存。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金瓶掣籤制度是清朝中央政府對西藏進行統治的重要手段,沒有經過中央政府認定的轉世是無效的。如果該活佛損害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中央政府也可採取措施降低其級別,直至取消其轉世資格。比如噶舉派(白教)中紅帽法王沙瑪巴因為叛國,就被乾隆皇帝下令“剝黃正法”、禁止轉世。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藏傳佛教的主要寺院都有一至數個活佛轉世系統。據說僅拉卜楞寺在歷史上最多就有80多位活佛。一些級別較低的活佛系統無法為常人所知,這就使一些不法分子招搖撞騙有了可乘之機。為此國家宗教局在網站上公佈了現存的所有活佛體系的名稱,以供查閱。據說扮演皇帝的演員張鐵林在香港坐床,自稱活佛,也曾迷惑了不少人。但國家宗教局網站上的活佛名單中沒有他,他的行為顯然是自娛自樂。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宗喀巴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創始人,按道理他是最有資格轉世的。但他的弟子們相信,他是神,就生活在位於青藏高原某個地方的“香巴拉”中,說不定哪一天,他又會來到人間,給大家講經說法,因此,他是不需要轉世的。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雖然宗喀巴不需要轉世,但他的弟子是要轉世的。宗喀巴有八大弟子(亦說七大弟子),其中大弟子賈曹傑和二弟子克珠傑與宗喀巴一起在藏區被稱為“師徒三尊”。寺廟中常把他們三人一起供奉。達賴與班禪也是他的弟子。二弟子克珠傑被追認為一世班禪,最小的弟子根敦朱巴被追認為一世達賴。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達賴與班禪的轉世制度並非開始就有。班禪轉世始於第四世,達賴轉世始於第三世。之前都是追認的。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導,這與中央政府的支持是分不開的。清政府對達賴、班禪、章嘉、哲布尊丹巴四大活佛轉世系統進行冊封並予以認可,這是格魯派走向興盛的轉折點。

七、佛教本地化是藏傳佛教的重大特徵

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雖然都進行了宗教改革,但在漢地,無論是第一個受戒出家的僧人朱士行,還是制定僧尼規範的道安,亦或是後來到天竺取經的玄奘,他們都未能取得與佛祖同等或接近的地位。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然而,在藏傳佛教中,推進改革的宗喀巴卻被置於與佛祖幾乎同等的地位,成了佛祖在藏區的化身。在藏傳佛教的寺院中,他常常是與佛祖同樣供奉的,一些寺院中還設有宗喀巴大殿,專門供奉他。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如果說佛祖是現官的話,那麼宗喀巴就是現管。佛祖兩側有迦葉[jiā shè]和阿難[ē nán]兩位弟子,宗喀巴兩側也有賈曹傑和克珠傑兩位弟子。達賴和班禪是宗喀巴衣缽的繼承人,在政教合一的時代,他們同時也是西藏的實際統治者。這兩位與印度佛教中的菩薩和佛也有了對應關係,按照藏傳佛教的說法,達賴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班禪是阿彌陀佛的化身。由此可知,印度佛教中的佛祖和菩薩皆可在藏傳佛教中找到代理人,這說明在宗喀巴推行宗教改革之後,佛教在西藏進一步實現了本地化。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在格魯派信徒中,人們對宗喀巴在情感上似乎更為親近,畢竟本族的神更好說話些。在漢地,修行的最高境界是進入極樂世界,而在藏傳佛教中,極樂世界就是香巴拉(又稱“香格里拉”)。不僅佛祖的化身是藏人,就連作為極樂世界的香巴拉(亦稱香格里拉),也沒有走出藏區,他們堅信神秘的香巴拉就隱藏在青藏高原的某個地方。(【原創】文/攝影:孫成崗)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青海、甘南自駕之旅「附錄」:去藏區旅行應該知曉的藏傳佛教常識

【下一篇】青海、甘南自駕之旅【總結篇】——在青甘的足跡(附全文鏈接和地圖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