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你還真不知道,原來藏曆新年這麼有趣

再過些日子就是新年了,在藏區他們習慣過的是藏曆新年,由於生活方式和文化觀念的不同,他們的藏曆新年和我們過的新年也有所不同。藏曆新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每逢藏曆新年藏民們會家家戶戶聚在一起,舉行各式各樣的豐富活動慶祝新年的到來。然而,不同地區的藏曆新年時間卻各不相同,阿里地區的普蘭新年是藏曆十一月初一,日喀則新年是藏曆十二月初一,而大家最熟悉的藏曆元月初一是以拉薩為主的地區過的傳統新年。

不說你還真不知道,原來藏曆新年這麼有趣

不說你還真不知道,原來藏曆新年這麼有趣

各地區對於藏曆新年的風俗習慣也是各不相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以拉薩為主的傳統藏曆新年。

藏曆新年怎麼過?

在藏曆十二月二十九日晚,由男主人點著火把在屋內的各個角落轉一圈,嘴裡不停的喊著"滾出去,滾出去......"然後將火把與事先準備好的鬼食一起丟到路口,以示將一年的不順和晦氣全趕出家門。在藏曆正月初一這天,藏族同胞都會起來很早,有的甚至通宵不睡。但這時並不能開門,只能在屋子裡吃喝,靜靜的等待天亮,折嘎藝人在街頭大聲呼喊"拉結羅(神勝利了)"時,人們才興高采烈地打開大門,迎接新年的第一天的慶祝活動。大年初一這天,家庭婦女會早早起床,到井裡打上第一桶水,民間傳說誰家最先打上這桶吉祥水,在新的一年裡就能免去許多災難。

不說你還真不知道,原來藏曆新年這麼有趣

藏曆新年吃什麼?

在節日前,藏民們會製作一種叫"卡塞"的由酥油炸成的麵食,分為耳朵形、蝴蝶形、條形、方形、圓形等各種形狀,塗以顏料,裹以砂糖。既是裝飾神案的藝術品,又是款待客人的佳餚。"卡塞"的品種花色常常成為女主人勤勞、智慧和熱情的象徵,在節日裡分外引人注目。

不說你還真不知道,原來藏曆新年這麼有趣

不說你還真不知道,原來藏曆新年這麼有趣

在除夕晚上,各家都要吃麵團"古突",一種用牛羊肉、蘿蔔、麵疙瘩製成的麵糰,和我們過年吃餃子是一個性質。還會在麵糰中特意製作幾個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錢幣、鹽巴等夾心不同的麵糰,每一種夾心都有一種說法,石子代表著心腸硬,木炭代表著心黑,辣椒代表嘴上不饒人,羊毛說明心腸軟等。吃到這些夾心的人,均即席吐出引起鬨堂大笑,於是大家相互討論,以助除夕之興,把節日的喜慶氛圍推的更高。

不說你還真不知道,原來藏曆新年這麼有趣

藏曆新年做什麼?

在藏曆新年即將來臨之際,每家每戶都會趕製或購買切瑪盒,這是一種用木板製作成一個長方形的木鬥,大小不一。隨著藏族歷史的演變,切瑪盒也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它的外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今,切瑪盒除了是寓意吉祥的祈福之物,也是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工藝品,欣賞價值很高。在藏曆新年當天,主人會把切瑪盒擺在藏櫃上,如有客人來拜年,就會先走到切瑪盒前,並用拇指和食指捏少許青稞粒(炒麥粒)、糌粑連向空中拋三次,以此表達對三寶神的敬畏,然後會往自己嘴中放一些,並對著主人道"扎西德勒",送上誠摯的新年祝福。經過這簡單卻不失文雅的拜年儀式後,大家才能坐下來飲茶聊天。

不說你還真不知道,原來藏曆新年這麼有趣

在藏曆正月初五的時候,人們穿上節日盛裝,耕牛的額頭上貼著酥油圖案,犄角上插著彩旗和彩色的羽毛,牛軛上披掛著綴滿貝殼和松石的綵緞,尾巴上繫著五彩繽紛的綢帶,人們在地裡煨起桑煙,插上祈福幡,趕著牛,耕下作物。

不說你還真不知道,原來藏曆新年這麼有趣

每逢藏曆新年大年初一,人們都會起的很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煨桑祭神。煨桑就是用松柏枝焚起的煙霧,是藏族祭天地諸神的儀式,他們素以第一個煨桑為榮。

不說你還真不知道,原來藏曆新年這麼有趣

不說你還真不知道,原來藏曆新年這麼有趣

除了這些傳統習俗外,在新年期間,西藏各地都會舉行各種文娛活動,像是摔跤、舉重、賽馬、長跑、馬術表演、藏戲表演等,場面熱鬧壯觀。有機會的話那就來藏區體驗一次藏曆新年吧,在這裡你可以在藏曆二十九的夜晚和藏家人一起吃"古突",和藏族朋友一起煨桑祈福,傍晚一起圍在火爐旁吃藏餐,唱藏歌,跳藏舞,感受一下與我們新年與眾不同的藏曆新年。

更多藏區旅行資訊,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川藏線(拼音全拼:chuanzangzijia),也可以添加攻略君VX:13311203394,瞭解更多藏旅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