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机构强推买入 六股成摇钱树

3日机构强推买入 六股成摇钱树

欧菲科技:各业务平行推进,蓄势待发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赵琦日期:2019-01-02

光学产业持续升级,主力赛道前景好。苹果引领双摄成型,华 为三摄初露锋芒,摄像头升级趋势不减,预测2019年双摄渗透达50%,三摄渗透率有望达10%,公司作为华 为、小米及众多国产机的主力供应商,盈利空间可观。在3DSensing量产方面,公司与以色列3D算法公司MantisVisionLtd.联合开发3DSensing模组,用于小米8探索版支持FaceID,获得市场广泛认可,有望实现更大规模量产。

收购优质专利厂商,跻身全球车载主流镜头阵营。公司收购富士胶片及富士中国的专利、专利许可证共1040件,补足镜头专利短板,提高模组的镜头自供水平;外延并购富士天津,与富士专业人才及客户资源联盟,迅速跻身全球车载镜头主流供应商阵营。

触控指纹技术领先,布局完善。公司把握OLED趋势下外挂式触控方案产业机遇,打造垂直一体化布局;全面屏强劲趋势下,安卓屏下指纹模组19年将大幅放量;此外公司同时具备光学与超声波方案的量产能力,作为大多安卓机的独供厂商以及三星系列屏下超声波主供,其屏下指纹业务为又一业绩增量亮点。

从消费电子延伸至汽车电子,老业务优势延续。汽车电子发展迅猛,欧菲持续深入HMI、ADAS、车身电子三大领域,积极布局新产品如车载显示屏模组,流媒体后视镜系统,车载指纹识别系统等。公司已与各大主流汽车厂商合作,延续老业务优势,拓展新业务。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光学及指纹业务进展不及预期,现金流压力变大。

估值

预计2018~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19.11亿、25.88亿和33.63亿元,EPS分别为0.704元、0.953元和1.239元,当前股价对应估值为12.8倍、9.5倍和7.3倍。看好公司摄像头等产品线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日机构强推买入 六股成摇钱树

大华股份:转型塑造企业价值,估值具备修复空间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赵琦,杨思睿日期:2019-01-02

安防监控市场赛道拓宽,蓝海战略空间更广阔。公司发展战略定位为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服务商,行业空间从原来的传统视频监控市场,拓宽至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领域。转向物联网蓝海,公司将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和重大发展机遇。

加大研发力度,迎接AI时代。公司三季度研发支出6.5亿,同比增长56%,前三季度累计研发支出15.1亿,同比增幅达25%。此外公司今年投资8亿建设西安研发中心,旨在持续提升研发竞争优势、激发创新动力。未来公司将进一步聚焦“全智能、全计算、全感知、全生态”领域的技术积累,在AI时代发挥更高企业价值。

股权激励落地,看好长期发展。公司实施大规模股权激励,激励人数3423人,占员工总数的29%,充分绑定核心员工。三次解锁条件要求2019-2021年ROE分别不低于17%、18%、19%,解锁时点前一年度相比授予时点前一年度的复合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3%。激励政策落地,将激发员工能动性,为公司实现长远目标奠定基础。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备修复空间。公司当前估值为17倍,处在历史低位。近年国内安防产业利好政策不断,需求有增无减;公司海外销售占总营收35%,半年报此项增速达26%,海外市场增速维持较高水平;未来公司向视频物联网开疆拓土。目前估值具备修复空间。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安防领域竞争加剧;新领域拓展效果不及预期。

估值

预计2018~2020年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5.75亿、30.72亿和39.42亿元,EPS分别为0.859元、1.025元和1.315元,当前股价对应估值为13.4倍、11.2倍和8.7倍。看好公司转型后的高增长,并且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维持买入评级。

3日机构强推买入 六股成摇钱树

海康威视:深耕安防领域,龙头优势凸显

政策不断加码,利好安防龙头。近年来国内平安城市、智慧城市、雪亮工程等政策持续推进,根据产业信息网预测到2020年安防市场规模将超万亿。安防是政府与企业的刚性需求,公司国内营收70%来自政府和企业项目,传统老业务具备较强的业务粘性。未来安防监控渗透率有望提升,二三线城市将贡献主要增长点。

主动渠道去库存,保障高质量发展。今年5月开始执行“蜂巢计划”,去库存效果明显。二、三季度影响公司营收累计近20亿元,后续影响效果将逐步减弱。此次去库存计划目的是帮助渠道商降低应收增长风险,是公司主动战略选择行为。未来风险释放后,公司营收将恢复并获得更高的发展质量。

战略布局清晰,先发优势明显。公司围绕AICloud架构战略布局,以“边缘节点+边缘域+云中心”为框架。5G技术将在2020年开始商用,安防AI化是大势所趋,将受益于5G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根据智东西测算预计未来三年安防AI市场年复合增速达70%,为公司B端和C端业务带来契机。未来4-5年公司规划资本开支达100亿,主要用于中西部研发中心、生产建设等,蓄势待发。公司拥有雄厚的人力资本,技术研发能力强,综合能力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是行业领导者,看好其在AI业务上持续落地开花。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政府端财政开支锐减;中美贸易 摩擦加剧。

估值

预计2018~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115.82亿、151.04亿和197.76亿元,EPS分别为1.255元、1.637元和2.143元,对应估值为20.6倍、15.8倍和12.0倍。安防是刚性需求,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3日机构强推买入 六股成摇钱树

苏宁易购:拟拆分金服,零售+金融+物流三驾马车渐起航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洪涛,林伟强日期:2019-01-02

苏宁金服拟独立融资,出售阿里股权回笼资金

苏宁易购公告:1)子公司苏宁金服拟以460亿元投前估值向苏宁金控等融资100亿元,上市公司持股比例由50.1%降至41.2%(关联方苏宁金控持股45.9%),不再并表;2)完成阿里巴巴股票出售计划,出售价款合计约18.63亿美元,预计增加净利润52.05亿元;3)拟以不超过15元/股,回购5-10亿元上市公司股份,用于后续员工持股及股权激励(或其他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

.我们认为:1)金服出表有利于上市公司改善资产负债及现金流结构,并为后续金服独立发展提供空间。苏宁金服主营消费及供应链金融业务,1-3Q18,苏宁金服经营净现金流出82.6亿元(17年净流出90.8亿元)。期末总资产313/总负债313/174亿元。出表后既减轻上市公司现金流压力,同时为苏宁金服搭建起更为灵活的资本运作平台。交易完成后,预计增加上市公司投资收益161.3亿元。2)本次出售后苏宁不再持有阿里巴巴股权,但阿里仍持有苏宁19.99%股权,不影响双方在零售、物流等领域持续合作,作为合作项目之一,合资公司猫宁电商(运营苏宁天猫旗舰店)1H18营收达184.6亿元(17全年143.3亿元),持续快速增长。

零售+金融+物流三家马车渐成型,关注后续经营利润改善

除金融外,苏宁物流17年完成对天天快递收购并组建物流集团,并于17年11月发起设立物流基金(目标总规模300亿,首期50亿已完成募资),用于高标物流仓储投资,零售+金融+物流三家马车渐成型。家电消费升级带来的城市市场进一步集中、以及乡镇市场渠道现代化是支撑苏宁保持增长的核心动力,建议后续更多关注公司利润端的改善和非电品类经营上的突破。考虑家电整体消费下行,我们下调公司18-20年收入预期为2451/3078/3637亿元,归母净利润预期为77/25.1/44.2亿元(未包含此次出售股权及金服融资带来的投资收益,待交易完成后调整)。当前公司股价对应18年仅0.37XPS(京东为0.47XPS),PS/PB估值均处于公司历史低位,“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开店加快,新开苏宁小店业态,短期培育风险;网购用户数增速下滑,电商增长难度加大;物流投入加大;电器零售受地产周期影响

3日机构强推买入 六股成摇钱树

隧道股份:业绩奖励计划激发动力,上海城轨规划助订单增长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姚遥日期:2019-01-02

董事会通过增量业绩奖励计划,有助于激发员工动力

公司董事会近期通过增量业绩奖励计划,激励对象主要为公司高管以及部分核心员工,其约束条件具体要求为:1)18-20年年报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达到9.9%/10.0%/10.1%;2)18-20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19.6/21.3/23.0亿元;3)18-20年营业收入分别达到340/370/400亿元。公司制定增量业绩奖励计划确定明确的收入/业绩/盈利能力目标,有助于激发员工动力,刺激公司未来收入/业绩/盈利能力稳步增长。此外,上海市国资委旗下公司上海建工/华建集团/上港集团/上汽集团等均已经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后续公司也有望推进。

上海第三期城轨计划批复,将有效带动公司订单及收入的进一步增长

近期发改委批复上海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3年),总投资约2983亿元。而近两年公司占上海市城轨交通订单总份额的30%-35%左右,土建施工在总订单中约占30%,则上海第三期城轨建设规划每年将给公司带来明显的订单增长。另外,发改委批复杭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7-2022年),城轨三期调整规划总投资约560.1亿元,而公司在杭州的城轨市场中约占15%的份额,也将有效带动公司订单增长。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新签订单387.8亿元,同比增长15.3%,增速较前两年的30%以上的订单增速略有放缓。目前在经济下行的趋势下,基建“补短板”政策明确,而城轨建设为基建“补短板”的重点发力方向,未来随着各地城轨规划的批复和开工,预计未来公司订单及收入增速将进一步提升。

投资业务规模收缩,Q4投资收益有望明显好转

公司将政府未偿付的BOT/BT款项确认为长期应收款,而该项金融资产的利息收益确认为投资收益。公司17年投资性收益13.6亿元,其中BOT/BT项目投资收益8.8亿元,占营业利润的37.8%,而16年BOT/BT项目投资收益占营业利润比重高达57.3%,前期也基本都维持在50%以上,17年BOT/BT项目投资收益占比下滑的主要原因为公司多个BOT/BT项目在17年到期。而18年前三季度投资收益仅4.8亿元,主要由于第三季度部分项目投资收益没有收到并进行了坏账计提,导致Q3单季度投资收益明显下滑,但是随着Q4该项目投资收益的确认,预计公司Q4投资收益有望好转,驱动公司业绩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2018-2020年公司EPS分别为0.64/0.71/0.77元,按最新收盘价对应19年PE8.9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PB仅为0.95倍,在同行中处于低位。公司两年30%以上的订单增速现在正逐步转化为收入(2018年前三季度收入增速为17.5%,远高于前期增速),未来随着上海、杭州等城市城轨的密集开工,我们看好公司未来收入及业绩的进一步释放,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基建投资增速下滑风险,项目执行不达预期风险,项目回款风险,上海城轨开工速度不及预期,工程订单下滑超预期风险等。

3日机构强推买入 六股成摇钱树

顺络电子:电感龙头有望受益于5G时代

支撑评级的要点

在电感领域,是国内电感的龙头公司。公司是华 为的重要供应商,并且已经于近年进入了小米、OPPO、vivo等供应商,即目前已经覆盖国内智能机终端市场的头部终端客户。随着在几大终端客户的渗透率提升以及几大终端客户出货量增长,预计公司将受益。

同时公司正在逐步推进01005产品导入PA模块,随着5G应用落地,其单机用量预计将有大幅度增长,01005产品未来伴随应用端配套产品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5G市场的发展,其市场空间会逐步打开。随着一体电感的使用增加,公司持续开发一体成型电感,目前已实现对外交付。

在汽车电子领域,经过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过去几年的拓展,公司部分产品已经通过博世、法雷奥等大厂的认证。汽车电子认证周期厂,壁垒高,订单长期稳定,预计未来会对公司的带来一定增长。

公司的LTCC已经开始放量,另一方面随着5G的到来,受益于公司较早研发启动滤波器研发以及在微波材料的经验,加上大客户的良好合作,公司与主流设备厂商合作研发5G陶瓷截至滤波器,预计将在5G时代受益。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智能机终端客户、汽车等客户拓宽不及预期等风险。

估值

预计2018~2020年实现净利润分别为4.67亿、5.90亿和7.77亿元,EPS分别为0.572元、0.722元和0.951元,当前股价对应估值为23.7倍、18.8倍和14.2倍。看好公司客户以及产品线拓展,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