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注意:大数据表明,父母的这些性格习惯会被孩子复制黏贴

家长注意:大数据表明,父母的这些性格习惯会被孩子复制黏贴

在现时代环境下,孩子们的智商与情商要普遍高于他们的上一代,也就是说现在的孩子都是聪明的。但是为什么,家里孩子不但学习成绩差,而且每天都被老师打小报告,不是说这里调皮就是说哪里添乱添堵呢?好好的一个孩子放出去咋就变成了万人嫌呢?

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孩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今天尘啃君就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被孩子感染和学习到的系列习惯与性格吧:

家长注意:大数据表明,父母的这些性格习惯会被孩子复制黏贴

一、品行是最容易感染到孩子并且被孩子传承的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早和最好的老师。每天生活在一起的耳濡目染,正印证了中国的那句古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其实一个孩子的成绩优劣都在其次,以后立足社会,品行是摆在首要为止的。而学校老师作为传道解惑的领路人,虽然在教育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起决定作用、能影响到孩子一生的还是我们的父母平日里日积月累的一言一行。

家长们千万不要有丢包袱的心理状态,孩子上学了就轻松了,我可以说有这种状态的家长,是教不出好孩子的。

家长注意:大数据表明,父母的这些性格习惯会被孩子复制黏贴

二、父母良好的习惯行为,孩子们能够直接复制黏贴

一个嘴里时刻喊着孩子去做作业,自己却一直在刷手机的母亲是培养不出孩子不玩手机习惯的,同样,一个只顾着自己打电动游戏的父亲,靠嘴上喊不出孩子不玩游戏习惯的。

试问作为成年人的你们,都抵挡不住诱惑,克制不住自己,凭什么肯定自己能够培养出良好习惯的下一代呢?

所以,建议各位家长,在和孩子同框的时候,一定要克制住自己,展示好自己积极向上的一面,在辅助一定的引导与教育,时间长了,优良习惯孩子们自动复制黏贴!

家长注意:大数据表明,父母的这些性格习惯会被孩子复制黏贴

三、父母扬长避短分工合作合力培养

父母感情是否和谐、家庭是否和睦,是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摇篮。培养下一单不是父亲或者母亲一个人的事,一但脱节,孩子必定出问题。

大部分跟踪研究数据表明:母亲过多的在孩子的品行,日常习惯方面的教育示范作用大于父亲,父亲的性格、格局气度以及处事风格上则有更大的影响力。

所以,父母双方扬长避短分工协作来培养孩子,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

家长注意:大数据表明,父母的这些性格习惯会被孩子复制黏贴

四、孩子的幸福感来自于家庭的稳定

现在我们都在谈论共享经济、幸福指数,但是你们想过孩子的幸福指数从何而来吗?过多的家长可能认为吃的好,穿的好,学习好、还报了增长各项技能的培训班就是幸福。

我每次跟家长聊天时,面对家长的这样的言论时,真的有无力感。这些都是父母自以为的孩子幸福,我其实更想说的是,你给他吃山珍海味、穿名牌奢侈品报天价补习班,不如给他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和一次没有压力的陪伴效果来的好和幸福。

最后,尘啃君想告诫各位家长的是:如果你还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老师单方面的事,那么你将再一次失去为孩子重新洗牌,重新"立"起来的机会!

家里孩子是否换了一个又一个的艺术培训班,每个项目热度只能坚持三星期?敬请关注,尘啃君明天将分享孩子的兴趣爱好应该怎么去培养?如果家长找不到这个“点” ,将会再一次感到无助!

家长注意:大数据表明,父母的这些性格习惯会被孩子复制黏贴

嗨!不是孩子不想学习好,关键是你没有掌握好教育孩子的方法哦!

大家好,我是尘啃教育人,每天分享家庭教育与孩子学习的干货小知识!

感恩关注与分享,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