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3大原因分析房价越调越涨,人民网:高房价不划算别制造麻烦

专家3大原因分析房价越调越涨,人民网:高房价不划算别制造麻烦

2019年马上来临,就剩几天了,全国各地方就已经表现出扛不住的情绪了。先是菏泽打响全国取消限售第一枪,然后是广州取消商服类物业购买限制,然后是珠海等城市放松楼市调控政策,紧接着也有报道说杭州调控放松。

华夏时报报道,珠海的斗门和金湾两个区已经取消限购,没有社保都可以购买,而此前外地户口要5年社保才有购房资格。珠海住建局则对外称,外地人珠海购房,社保已从5年改为按个人条件缴纳1个月、3个月、1年不等。因此,珠海已经全面放松限购。

当然12月21日,针对有消息称杭州买房社保条件再放宽,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表示,自去年开始针对确因工作调动而造成社保补缴的,累计不超过三个月,则视为符合购房资格,目前并未作新的调整。

真的假的其实一股脑儿都来了,已经放开的,想要放开的,总之欲望肯定是很强烈的。大会之后虽然也依然强调房住不炒,但似乎让更多的人捕捉到的信息是2019年将更加倾向于地方调控的更大灵活性。那么2019年房地产政策应该不会更加严厉,市场也将不会比今年更差。开发商和购房者也该有信心了。其实本来买房跟市场冷暖无关,因为你的需求只跟自己的收入和资格有关系,除非你不是刚需。

专家3大原因分析房价越调越涨,人民网:高房价不划算别制造麻烦

不少的解读都带有一定的臆想,我们不妨看看党媒是如何评价当下的市场的,毕竟我们的环境跟去年不一样了,去年还在大力额置房价上涨,今年已经在取得一定稳定市场的成绩基础上又该如何面对新的市场变化呢?经济大势在变,楼市也跟着在变。有了先例,不少城市开始躁动,那么多米诺骨牌会不会发生连锁反应?

这真的值得官方给予正确的引导。

中新社:“房住不炒”定位不变,地方调控或有更大灵活性。除了坚守房住不炒的基本定位外,“因城施策”也说明地方调控或将拥有更大的灵活性。

人民日报微评:房住不炒写入报告,不可能朝令夕改。“房住不炒”何去何从?此前传言纷纷。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经济工作会议一锤定音。作为长期的住房制度安排,“房住不炒”早就写入报告,不可能朝令夕改,投机客注定打错算盘。促进房地产市场更稳定,带给百姓稳定预期,国家频出实招,频现实效。

专家3大原因分析房价越调越涨,人民网:高房价不划算别制造麻烦

经济日报:房地产调控政策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除个别城市限售、限购等政策微调外,近期的确观察到一些地方信贷政策的微调,在有些城市,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有所降低。“总体而言,这些不意味着房地产调控政策有根本性改变,未来房地产调控也不会有根本性改变。”预计未来一些地方在住房信贷政策上也可能有微调,但不大可能有根本性松动。

人民网:别动辄就说楼市调控要放松。一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的态度就很明确,既不希望过热,也不希望过冷,从来也不会说要将房地产一脚踢开。微调不等于翻盘,变动不等于变脸,放松不等于放开,始终是因时制宜,因城施策。高房价极大地提高了产业发展的要素成本,并且让发展实业变得“不划算”,楼市不能成为“麻烦制造者”。无论如何,楼市再也回不到2017年以前的“繁花似锦”。

不久前,2018复旦大学EMBA同学年会产业论坛房地产分会场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指出,回顾过往,我们应吸取调控的经验教训,应认识到为什么房价越调越高。刘志峰分析认为:“房价越调控越高”是由三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是过度市场化、其次是过度行政化,最后是过于依赖化。

专家3大原因分析房价越调越涨,人民网:高房价不划算别制造麻烦

人民网已经讲到高房价的危害,不仅不划算,而且还有可能成为麻烦制造者,所以房住不炒的定位下,指望再延续过去高房价的存在几乎不可能,炒房者也没必要坐等调控放松带给自己的炒房空间。

新华社:专家谈楼市调控如何正确引导预期。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冯俊说,在这个关键期,出台政策措施如果细节不清、表述不严谨、解读不及时,就容易给市场释放错误信号,影响市场预期。因此,各地因城施策,因地制宜调整和完善政策,必须建立在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上。

所以,要想看解读还是看官方的,我觉得这已经算是比较客观的了,既没有喊口号,也没有不切实际,而是很客观反映了当下市场现状。既没有把房地产抛弃,也没有说还要继续过度依赖房地产,既不会让房价大涨,也不会让房价大落。其实我们是中国人,中国讲究的就是中庸之道,很多情况下也是一个中和平衡。说了这些谁该买房,该不该买房还用多说吗?反正炒房者是靠边站了。

房价下降了,查看你家小区房子还值多少钱,可以点击文末的“了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