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甲秀樓:始建於明,至今被修葺6次,貴陽文化發展史的標誌


在貴州省貴陽市城南的南明河上,佇立著一座甲秀之樓,其為三層三簷四角攢尖頂,高約二十米,石柱託簷,護以白色雕花石欄杆。

它就是甲秀樓,所謂朱梁碧瓦,四周水光山色,作為“甲秀”,它名實相符。

甲秀樓是以河中一塊巨石為基而建。始建於明,後樓毀重建,改名"來鳳閣"。清代甲秀樓多次重修,並恢復原名。

而我們眼前所見之物,為宣統元年(1909年)重建。

作為見證貴陽曆史的標誌性建築,在其4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騷人墨客對甲秀樓題詠甚多。

其中清人劉玉山所撰206字長聯膾炙人中,此聯比號稱天下第一聯的昆明大觀樓長聯還多26字。

它概括了山城貴陽的地理形勢及歷史變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