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牛了!再现“江南要冲地”,看高新区这里的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

太牛了!再现“江南要冲地”,看高新区这里的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

千年古镇浒墅关

从运河时代到铁路时代再到高铁时代

仔细梳理浒墅关镇的千年发展历程

交通因素始终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标识物

太牛了!再现“江南要冲地”,看高新区这里的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

但无论是“江南要冲地、吴中活码头”的繁华与荣光,还是如今苏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实力板块,运河文脉伴随着运河水流淌,始终在浒墅关镇声声不息。

太牛了!再现“江南要冲地”,看高新区这里的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

站在新时代新起点,讲好大运河浒墅关段故事,浒墅关镇更是举全镇之力,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结合老镇复兴战略深化推进文化传承、生态优化、保护开发等各项工作,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母亲河”,最终凝聚成运河城镇发展的文化自信,成就“吴中活码头”的涅槃重生。

运河岁月雕塑一个“活码头”

在苏州,大运河有相当长一段通过苏州高新区。浒墅关跨京杭运河两岸,东边属浒墅关镇,西边属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还途经横塘。其中,浒墅关段的运河,是最古老、繁华的运河。

太牛了!再现“江南要冲地”,看高新区这里的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

清康熙年间宫廷画家王翚所作《浒墅关全景图》中运河两岸店铺林立、行人如织;河面上商船往来、交通繁忙。

苏州高新区文联副主席钦瑞兴表示:

浒墅关原名"浒墅”,后来带上“关”字,与运河有直接联系。

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浒墅关镇始建于秦朝,景泰元年(1450年),户部设浒墅钞关于镇运河畔,成为当时全国七大钞关之一,浒墅关自此名声始播,成为“吴中第一大镇”。直至宣统三年裁撤浒墅钞关,仅设运河航船治安“检问督理”。但浒墅关地名沿用至今。

太牛了!再现“江南要冲地”,看高新区这里的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

在以水运为主要交通方式的时代,运河成为贯穿中国南北之间的黄金水道和经济命脉,也让处在江南繁华关口的浒墅关镇迎来了辉煌的“运河时代”。仅以浒墅关榷使的官阶为例,当时已是正六品,比吴县七品县令官阶高。

钦瑞兴专门研究过:

从浒墅关钞关上退下的官员,有两个人之后到中央做了尚书,为二品大员。从六品到二品,表明了钞关的地位。

太牛了!再现“江南要冲地”,看高新区这里的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

大运河蜿蜒流淌至今,给浒墅关镇各个时代的发展注入持续活力。几个月前,浒墅关镇专门组织《浒墅关志》编委会进行研讨,当年的编纂主编殷岩星对此表示认同,运河上南北来往络绎不绝的船只,促进了两岸商业不断发达壮大。

1949年前

浒墅关镇上已有50余家企业。

1986年

浒墅关镇被列为江苏省首批29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卫星镇之一,有“江苏百家名镇、浒墅关第一镇”的美誉。

“点线面”联动传承运河文脉

曾经“活码头”,现今“大码头”。12月12日,浒墅关镇桑园路靠近运河的一侧,一处项目工地正热火朝天得施工,多个建筑主体已开始封顶,这是“浒墅关大码头”的一期蚕里项目。

苏州龙华文旅公司总经理蔡丹萍透露:

作为浒墅关镇繁盛的特征之一,‘码头文化’是浒墅关运河文化的重要内涵。

大码头项目将通过恢复修缮运河沿线的蚕种场民国时期建筑群、浒墅关老电影院旧址等,挖掘传承钞关、草席、蚕桑等,重现独特的运河文化风貌。

太牛了!再现“江南要冲地”,看高新区这里的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

完成蚕种场办公楼民国建筑平移、加固保护和再利用工作;

规划建成 “桑蚕文化、钞关文化、关席文化”展览馆;

做好蚕种场二分厂、浒关电影院、保安乡政府等历史遗留建筑保护工作;

完成电影院加固改造方案;

对原吴县中学景观绿化及碑、廊、亭、古木等进行重点保护……

展望未来,伴随着“大码头”项目“晓学、蚕里、钞关、剧源、尚河、守艺”六大场景照进现实,运河沿线历史遗存将在活化中得到更好守护。

太牛了!再现“江南要冲地”,看高新区这里的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

“浒墅关大码头”项目规划图

太牛了!再现“江南要冲地”,看高新区这里的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

蚕里项目效果图

文脉整理研究是浒墅关镇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近年来

浒墅关镇邀请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专家教授以及民间艺术家等多次对全镇历史文化进行研讨,做好全镇文脉尤其是运河文脉的整理研究,整理研究浒墅关“八景八咏”运河文化亮点以及运河历史文化、名人典故、著名诗歌等,已出版《浒墅关志》、《浒墅文化遗踪》、《史说浒墅关》,《浒墅关名镇志》正在进一步编辑整理中,初稿已基本完成。

其中,《浒墅文化遗踪》、《史说浒墅关》获得苏州市繁星奖理论研究成果类铜奖

太牛了!再现“江南要冲地”,看高新区这里的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

浒墅关镇党委委员姚钰清介绍:

全镇正通过两个‘点线面’结合,以实际行动践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一方面

以保护利用各处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为“点”,以沟通打造沿运河风光带、步行道为“线”,以建设好“大码头”项目为“面”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浒墅关段“地理空间”建设

太牛了!再现“江南要冲地”,看高新区这里的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

另一方面

以进一步挖掘、研究、整理运河历史文化、名人典故、诗词歌赋、传统手艺等文化资源为“点”,以推出精品文艺、组织学术研讨会、举办文化展览等文化活动为“线”,以形成钞关文化等浒墅关特色历史文化成为标志性文化品牌为“面”,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从“地理空间”走向“文化空间”

以运河文章实现老镇复兴

上月中旬,斯塔尔精细涂料(苏州)有限公司对外宣布,其亚太区研发中心正式落地浒墅关镇。作为专注高质量涂料研发和生产的外商投资项目,斯塔尔十多年来在浒墅关镇从无到有,至去年底已实现工业产值26521万元

太牛了!再现“江南要冲地”,看高新区这里的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

今年11月15日,苏州斯塔尔高性能涂料研发中心落成典礼隆重举行

好消息接踵而至,不久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将其“渔业生态研究综合试验基地项目”落户浒墅关镇,项目将在浒墅关镇“三村一体”特色田园乡村打造总占地约250亩的国家级综合试验基地。而此前,国内首所雷丁学校——苏州雷丁学校在浒墅关镇开工建设。

太牛了!再现“江南要冲地”,看高新区这里的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

创新发展、乡村振兴、民生幸福……今天的千年古镇浒墅关,正按照“三带四块”发展思路,全力打造

“老镇、城铁、工业、农业”四大功能板块,且各板块皆呈现出向上、积极的发展态势。

姚钰清认为:

这一切离不开大运河繁荣带来的发展基石以及运河文脉孕育的文化内涵。

虽然浒墅关镇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主要涉及“老镇”板块,但大运河作为贯穿历史、现代和未来的文化纽带,是独一无二的宝贵发展资源,将成为整个浒墅关镇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太牛了!再现“江南要冲地”,看高新区这里的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

在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当下

运河文脉正串联起

运河沿线城镇的共建共享发展

目前

苏州高新区浒墅关镇和浒墅关经开区,正共同打造苏州运河文化复兴小镇,该小镇以水生态、水文化为核心产业,集生态保护、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等功能于一体,真正把“两浒”地区恢复及建设成大运河唯一穿镇而过的“高颜值生态廊、高品位文化廊、高效益经济廊”

太牛了!再现“江南要冲地”,看高新区这里的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