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創新驅動助力工程服務站”在蓉授牌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創新驅動助力工程服務站”在蓉授牌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王志華秘書長在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創新驅動助力工程服務站授牌儀式上致辭

11月29日上午,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成都市科學技術協會和成都市環境科學學會共同主辦的“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創新驅動助力工程服務站授牌儀式”,在成都隆重舉行。在授牌儀式上,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秘書長王志華代表學會,分別為成都市環境科學學會和四川中天藍瑞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了“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創新驅動助力工程服務站”的授牌。來自環境保護部、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四川省環境保護廳、成都市環境保護局、成都市科學技術協會等部門有關領導,出席了授牌儀式,與在蓉高校、科研院所及環保企業等近百名環保科技工作者,共同見證了“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創新驅動助力工程成都服務站”和“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創新驅動助力工程企業服務中心企業服務站”的設立。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創新驅動助力工程服務站”在蓉授牌

近年來,“創新發展”一詞備受關注。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國家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並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基於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求,中國科協印發了《中國科協關於實施創新驅動助力工程的意見》,明確指出要提高國家學會及各地方學會在企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中的主動作為能力,為地方經濟建設發揮更大作用,並強調創新驅動助力工程的主要服務內容包括為地方區域經濟發展提供諮詢建議、幫助地方解決重大戰略中的關鍵技術問題、建立產學研聯合創新平臺、促進科技成果和專利技術推廣應用、引進先進技術開展系統技術服務、承接示範區有關科技攻關項目等5個方面。

據王志華秘書長介紹,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作為創新驅動助力工程試點培育單位之一,兩年來學會與地方科協緊密合作,在區域和企業兩個層面推動創新驅動工程的相關工作。在區域層面,學會建立了保定學會工作站、學會服務中心和創新驅動京津冀工作站,實施了京津冀產業協同創新共同體試點,開展技術交流與推廣等工作,通過提供科技研發、技術轉讓、技術服務等形式,與保定、紹興、鄂爾多斯、鶴壁、焦作、哈密、福州等地的企業,進行了實地調研和對接活動,對接企業36家,把一大批環保行業的優秀科技工作者“柔性引進”到地方企業,為推動地方科技進步與創新驅動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支撐引領作用,取得了顯著成效。

成都作為我國西南部特大型中心城市,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近期召開的中共成都市委十二屆七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成都市委關於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典範城市的實施意見》。該《意見》提出,到2020年,成都生態環境質量將明顯改善,城市生態承載力不斷增強,努力打造碧水藍天、森林環繞、綠草成茵、綠色出行、宜業宜居的美麗中國典範城市。

與會者認為,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作為全國性環境科技社會組織,擁有豐富的技術及人才資源優勢,在成都設立創新驅動助力工程服務站,將有效發揮資源整合的平臺優勢,為成都綠色發展提供建設性意見,為重大環保科技成果在蓉轉移轉化及項目落地提供技術、人力支持,為廣大環境科技工作者、環保科技企業提供相應的項目諮詢、科技成果鑑定推廣等服務,此舉將推動成都乃至西南地區環境經濟社會朝著更加和諧和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邁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