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中秋节前,大同桥罗家潭最后一次赶集!

在大同桥来说,罗家潭是一个非常出名的集市。自打小时候记事起,母亲都会带上自己逛一下罗家潭的市集。也就是攸县话的“赶场”。罗家场逢场是农历的1,4,7。每到这个日子,附近村子的人们,就会聚焦于此,采购人们生活的日常。


记忆中的罗家潭市集,人声鼎沸,兴旺非常。每每在市集上,总会碰到一些熟络的叔叔阿姨之类。在这里,父母常会给自己的孩子买些“新衣裳、油货、凉水”。

然后孩子们,总会满意而归,算是见了市面。一碰到重大节日时,在这里的人流更是密集,几乎是寸步难行。


只是时过境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传统的罗家潭市集已经满足不了普通人对商品的更高要求,加之电子商务的发展,更是加速了市集的衰落。平日里,这里的市集早早散去,早已没有往日繁忙的情景。


但逢年过节,罗家潭的市集,依然成了附近村民的首选购物市集。本集,我们带大家一起走进历史悠久的罗家潭市集,也是中秋节后的最后一个市集。(8月14日)


实拍中秋节前,大同桥罗家潭最后一次赶集!

早上八点多。罗家潭的主干道上稀稀落落,似乎没多少人。

实拍中秋节前,大同桥罗家潭最后一次赶集!

实拍中秋节前,大同桥罗家潭最后一次赶集!


主干道旁的商贩,主要以一些吃的东西为主。像土鸡,水果类的。


生活水平提高后,水果类的产品在传统市集上的比重较大。毕竟咱都爱吃新鲜的水果。


实拍中秋节前,大同桥罗家潭最后一次赶集!

实拍中秋节前,大同桥罗家潭最后一次赶集!

实拍中秋节前,大同桥罗家潭最后一次赶集!

攸县话称之为”丁板“,做菜用的。估计是工匠们自己做的。


实拍中秋节前,大同桥罗家潭最后一次赶集!

琳琅满目的水果


实拍中秋节前,大同桥罗家潭最后一次赶集!

实拍中秋节前,大同桥罗家潭最后一次赶集!


心心念念的“油货”,买了几个。还是小时候的味道。美味。


实拍中秋节前,大同桥罗家潭最后一次赶集!


实拍中秋节前,大同桥罗家潭最后一次赶集!


循声而去,在主干道有一条通往市场的小径。在这里别有洞天。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实拍中秋节前,大同桥罗家潭最后一次赶集!

石羊塘的豆腐,在这里很抢手。


实拍中秋节前,大同桥罗家潭最后一次赶集!


这是肯定自家种的蔬菜。


实拍中秋节前,大同桥罗家潭最后一次赶集!

很美味的鱼籽之类,不便宜。


实拍中秋节前,大同桥罗家潭最后一次赶集!


多是一些五六十岁的老人或小孩,在此买菜之类的。


实拍中秋节前,大同桥罗家潭最后一次赶集!

实拍中秋节前,大同桥罗家潭最后一次赶集!

实拍中秋节前,大同桥罗家潭最后一次赶集!

买鞋的地方,多是一些上了年纪的女鞋。




实拍中秋节前,大同桥罗家潭最后一次赶集!

实拍中秋节前,大同桥罗家潭最后一次赶集!


鸡苗及鸭苗,在农村的人民。总会买些过来,自己来放养,待到过节时,来宰杀。供自己享用。这里是正宗的走地鸡,和攸县麻鸭。想想都馋。

实拍中秋节前,大同桥罗家潭最后一次赶集!

实拍中秋节前,大同桥罗家潭最后一次赶集!

实拍中秋节前,大同桥罗家潭最后一次赶集!

即将要失传的竹制品,绝对人工纺织。在城市中很难见到这些产品。


实拍中秋节前,大同桥罗家潭最后一次赶集!


生活日常,猪肉是必有可少。

不贵12块钱一斤。


实拍中秋节前,大同桥罗家潭最后一次赶集!


鱼贩们,忙不过来,不停的宰杀鱼类。年年有鱼,中秋佳节,自然是少不了的一道菜。


实拍中秋节前,大同桥罗家潭最后一次赶集!

人太多,总会磕磕办办。但大多数人都相识,笑面相迎.

实拍中秋节前,大同桥罗家潭最后一次赶集!

市集深处,都是些买菜之类的商贩。中秋来临,大家都在采购鱼肉之类的。


PS:其实对于年轻人来说,能在市集上买到啥满意的东西。恐怕很难了,现今来说。赶场,纯粹是一种记忆的寻找,和思绪的回转。而之于老一辈来说,市集是他们最乐意来的时候,不管有无购买。来到市集,就是一种安心。这是他们最熟悉的购物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