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城252億併購遭標的拖累 市值3年蒸發579億

中國長城252億併購遭標的拖累 市值3年蒸發579億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記者沈右榮

背靠國內最大國有IT企業中國電子的硬件公司中國長城(000066.SZ)卻走上了賣子求生之路。

2018年12月24日晚,中國長城公告稱,年初至今已累計出售東方證券8640萬股,所取得的淨收益約4.74億元將計入當期損益。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一起資產出售的背後,是中國長城這家國內IT行業硬件龍頭企業所面臨的經營困境。去年前9個月,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雙雙下降,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其實際虧損0.69億元。

中國長城的前身是長城電腦,1997年就已登陸資本市場。上市之後,雖然在2015年以前從未虧損,但業績並不穩定,在2011年至2015年的5年間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一直為虧損。或許是為了提振業績,從2014年開始,公司籌劃大規模併購。據長江商報記者初步梳理統計,短短4年間,公司共計發起了13次併購,交易價格合計高達252億元。遺憾的是,從目前來看,高達252億元的併購並未增亮公司業績,相反,標的公司中原電子等陷入虧損,成為公司業績的拖累。此外,公司已經建設3年半的募投項目因已失去競爭力而被叫停。

當前的困局如何破?上月底,長江商報記者就此向中國長城發去了採訪函。截至本報截稿時止,未獲得回覆。

淨利降三成靠賣子扭虧

中國長城已經淪落至靠出售資產扭虧境地。2018年前三季度,中國長城實現營業收入62.71億元,同比下降4.67%,對應的淨利潤為2.08億元,同比下降30.47%,呈現雙雙下降態勢。其實,從2017年開始,中國長城的業績劣勢就已顯現。當年,雖然公司實現淨利潤5.81億元,同比大增191.22%,但這種增長不可持續,因為營業收入大幅下滑。當期,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5.07億元,同比下降87.18%。

這一趨勢延續至2018年。當年一季度,其營業收入繼續下滑20.14%,為19.29億元。截至2018年上半年,中國長城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雙雙下降,降幅分別為8.08%、7.59%。到了三季度,淨利潤加速下滑,實現的淨利潤為—0.43億元,同比下降253.9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為虧損0.59億元,同比下降458.05%。相較二季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繼續虧損、且幅度擴大,表明其主營業務盈利能力惡化。

從中國長城的經營業績數據看,非經常性損益在扮靚淨利潤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作用。2017年底,公司非經常性損益達3.46億元,佔當期淨利潤的六成。去年二季度,非經常性損益3.45億元,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處置收益為3.39億元。

面對欠佳的業績,中國長城延續了前期出售資產的操作手法。去年12月14日至24日,公司出售了東方證券1484萬股,獲得淨收益0.67億元。去年初至12月24日,累計出售東方證券8640萬股,淨收益為4.74億元。或不可避免,公司去年扭虧的重任要落在出售東方證券股票頭上。

252億大併購多標的虧損

依賴非經常性損益扭虧的中國長城或因併購之殤。

中國長城的前身是成立於1985年的長城電腦,長城電腦主營PC業務。隨著PC業務逐漸成為夕陽產業,長城電腦的經營舉步維艱。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5年,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分別虧損0.49億元、3.17億元、3.57億元、1.69億元、3.75億元,合計虧損12.67億元。

為了擺脫困境,長城電腦進行了大規模併購,累計多達13筆,交易價格合計為252億元。2014年,公司通過子公司冠捷科技出資6.51億元收購TP Vision 30%股權。2015年,相繼收購了鼎甲科技30%股權、熊源科技25.8%股權、桑菲通信100%股權。2017年,收購天津飛騰13.54%股權、入股中電財務獲取15%股份、收購中電長城85.11%股權。2018年,又收購了天地超雲44%股權、湘計長島100%股權、中元股份18.68%股份,分別耗資2.11億元、0.53億元、5.88億元。

而最大規模的併購發生在2016年,即長城電腦與長城信息吸收換股合併的重大資產重組,交易價格高達229億元,重組完成後,長城信息、中原電子、聖非凡置入長城電腦,同時,長城電腦還承擔中國電子因國有資本金確權對長城電腦形成的1.65億元債權。通過重組,公司主營業務拓展至高新電子、信息安全整機及解決方案、園區與物業服務等,公司也因此更名為中國長城,實控人為中國最大的國有IT企業中國電子。2018年下半年,公司又出資9.5億對中原電子進行增資。

不過,從目前來看,上述併購重組為公司經營業績帶來的積極作用並不十分明顯。2017年,中電長城虧損5586萬元。去年上半年,中原電子、聖非凡分別虧損1966萬元、613萬元,中電長城虧損1566萬元。

此外,重組之時承接的長城信息一卡通平臺項目建設已經進行三年半,投資超過億元,如今卻被叫停。公司的解釋為,市場情況大變。隨著各醫療機構自身線上平臺業務快速發展,區域診療一卡通已失去競爭力。那麼,前期投資如何收回,是否打了水漂,市場存疑。

派現佔募資5%市值蒸發逾500億

經營業績欠佳,中國長城的股價“跌跌不休”,近三年市值已經蒸發超500億元。

去年三季報數據顯示,2017年至去年三季度末,公司經營現金流分別淨流出4.03億元、4.47億元,這表明公司仍在進行產業擴張。然而,公司綜合毛利率持續下降。2017年上半年,其毛利率為21.85%,而去年上半年為17.38%,一年之間下降了4.47個百分點。

毛利率明顯下降表明公司產品附加值低,競爭力較弱,這也是中國長城經營業績不佳的重要原因。

業績不佳,公司對投資者的回報也較有限。上市21以來,公司累計募資227.11億元(不含債券融資),實施分紅15次。累計分紅10.24億元,分紅金額佔募資總額的比重為5%。

二級市場上,股價走勢也不好看。2015年,在公司大舉併購及牛市環境刺激下,公司股價大幅上揚,當年6月2日達到頂點,為24.457元,而去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收報4.74元,三年多時間,股價累計跌幅達80.63%。期間,市值從718.48億元到如今的139.17億元,蒸發了579.31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