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裡的綠色“長城”

  中國四大沙地之一的毛烏素沙漠,又被稱為鄂爾多斯沙地,總面積4.22萬平方公里。如今,80%的毛烏素沙漠得到治理,水土也不再流失。由於有良好的降水,許多沙地,如今成了林地、草地和良田。

  在這一進程中,治沙人王有德功不可沒,在近40年時間裡,他帶領林場職工,在毛烏素沙漠西南邊緣建起了一道綠色屏障,有效遏制了沙漠南移西擴的步伐。王有德也獲得了改革先鋒稱號、“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

  我們走進毛烏素沙漠西南緣的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瞭解這位科學治沙探路人的故事。

  現在,如果在飛機上俯瞰毛烏素沙漠,那一定特別震撼人心:一道東西長47公里、南北寬38公里的綠色屏障,將連綿起伏的黃土沙丘阻隔,不僅控制了沙漠向西行進的腳步,還不斷地將沙漠逼退,讓它後退了20多公里。而這個世界治沙史的奇蹟,是王有德帶著林場職工,在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的沙漠中,以“寧肯掉下十斤肉,不讓生態落了後”的拼勁,用晶瑩的汗水和鮮紅的熱血一點點“染綠”的。

  3月的寧夏,早晚氣溫依舊低於冰點,年過花甲的王有德能量充足。一大早,他便帶著跟隨他多年的“老六件”——鍬子、剪子、鋸子、本子、水杯、工作服,圍著林子轉,為開春的新苗移栽做準備。

  “每看到一棵樹、一片林子,每看到過去的沙漠荒地變成綠洲,我心裡感覺到踏實,非常踏實!”退休後,王有德依然守著沙漠林業。不僅如此,他還醞釀著一個更加驚人的“計劃”。

沙漠裡的綠色“長城”

王有德寄語

  如果說成片環環相扣的草方格是精美的田字格練習本,那麼種植在其上的檸條、沙冬青、毛耳頭刺便是書寫其上的整齊漢字。

  草方格沙障固沙是沙退人進時,寧夏治沙人的偉大發明:利用廢棄的麥草一束束呈方格狀鋪在沙上,再用鐵鍬扎進沙中,留麥草的一段自然堅立在四邊,然後將方格中心的沙子撥向四周麥草根部,使麥草牢牢立在沙地上。

  白芨灘每一名職工都要會扎草方格,這是王有德定的規矩,也是林場招聘面試的第一道題——選優質的長麥草,碎的、爛的不要;麥草厚度要適中,太厚立不住,太薄固沙效果不好;方格不能太密,也不能太鬆,一平方米的草方格最常用,但坡度不同大小也不同。

“扎草方格的日子苦啊!”王有德的老下屬王少雲回憶,“麥子剛剛收割好,麥草比較新鮮的時候,扎草方格效果最好。但又趕上三伏天,沙漠氣溫高達50攝氏度,頭被烈日炙烤,腳被燙得落不到沙地上,汗就沒停過。幹活時,孩子就在旁邊滾沙子、叫渴叫餓也沒人管;做飯時,三塊土坯子紮起來,鍋往上面一架,再弄個柴枝子燒上;吃飯時,風沙大,那是隻敢咽不敢嚼。”

有人叫苦,王有德不高興了,大聲說道:“人不苦,樹不活!”

沙漠裡的綠色“長城”

寧夏靈武市白芨灘防沙林場的職工在毛烏素沙漠邊緣扎草方格。記者李然攝


  王有德帶頭吃苦。沙漠上,那個嗓音最高、扎得最多的,總是他。

  在沙漠外圍以草方格為基礎,營造大面積以灌木為主的防風固沙林,這只是第一道生態防線。接下來還有四道:圍繞乾渠、公路等建設以“寬林帶、多網絡、多樹種、高密度、喬灌混交”為特色的大型骨幹林帶,構成第二道生態屏障;在兩道生態防線的保護下培育經果林和苗圃,成為職工的“搖錢樹”和“綠色銀行”;在田間空地,種植牧草,並發展養殖業,牲畜糞便還田。

  治沙與治窮相結合,這便是王有德探索、被國務院相關文件確定為重點推廣模式的“五位一體”治沙。

  21世紀開啟,白芨灘造林速度又有了新的飛躍。這一次,幫助他們征服沙漠的是“以林養林,以副促林”的路子。

  隨著城市建設的加速,王有德聞到了綠化市場的商機。白芨灘成立三家綠化造林公司,推出“設計—育苗—種植—養護”一條龍服務。每年綠化工程可創收4000餘萬元。

  這些營收,又有很大一部分被投入到治沙造林中。在白芨灘,國家補助投資只佔20%,其餘80%都是其他產業反哺。

沙漠裡的綠色“長城”

王有德帶領林場職工種植的經果林,成為沙漠中的“綠色銀行”

  寧夏高速公路的一半綠化,都源自白芨灘。側柏、樟子松,這些綠化工程中的主力樹種,之前在寧夏十分鮮見。

  “側柏的本地化試驗在寧夏其他地區基本失敗了。只有我種的那一批20多棵順利成活,我對它們比對自己的孩子還親,天天都管理。”王有德說,“其中有一棵就在我門口,我和它感情特別深。每天的洗臉水、洗腳水都給它,看著它從小樹苗長到4—5米。最後為了不阻礙它生長,我把圍牆給拆了。”

  樟子松也得花心思。為了幫其保水,王有德給樹苗穿上了“小裙子”。

  這樣的探索不勝枚舉,王有德先後引進治沙植物30多種,打破了寧夏引種“春天是個秧秧,秋天是個樁樁,冬天死個光光”的宿命。

  與王有德上任之前相比,白芨灘的植被覆蓋率翻了一番,達到40.6%,風速降低了12%,水分蒸發量減少26%,大氣相對溼度提高9.5%,土壤有機質增加了200%。這使得自然保護區內野生動物增加到129種,植物增加到315種,局部生態環境得到較大改善。

  2014年12月,王有德從白芨灘林場退休。有人說,苦了一輩子,榮譽和成績也有了,該好好休息休息、享享清福了。可是,他對綠色的愛難以割捨。“白芨灘仍有60多萬畝荒漠尚未治理。”他說。

  在專業人士看來,此次荒灘的治理要比沙漠的治理還要難,費用是沙漠的10倍,每畝地接近2萬元。

沙漠裡的綠色“長城”

王有德說,林場職工一要肯吃苦,二要學知識,才能種活樹

  “沙漠地下水豐富,這裡的地下是卵石,不存水;荒灘土質硬,草方格根本扎不下去,再加上此處由於之前修建機場、高速、鐵路等人為開挖,溝壑遍佈,因此種植前必須整地、回填、復土;還有一點,沙漠綠化可以選取檸條等較廉價的沙生植物,可機場附近荒灘綠化需考慮美觀,即便是種植馴化後的景觀樹種,養護難度也更大。”王少雲說。

  儘管如此,王有德還是取得了不小的成果。經過4年多的治理,2000畝荒灘成功綠化,馬鞍山荒灘的沙塵天氣越來越少。走在林間小路上,空氣清新,鳥兒鳴叫。

  王有德還想在此地實現自身造血,他構想中的生態植物園、公益林園、採摘園、養殖園、森林康養中心已初具雛形。

  “我們守護國土的長城是綠色森林。種好了,我就把這座長城交給國家。”王有德說。


來源:人民出版社《我和我的:時代人物故事》祖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