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讀龔自珍:站在時代末尾吶喊的“葬花人”

又讀龔自珍:站在時代末尾吶喊的“葬花人”

又讀龔自珍:站在時代末尾吶喊的“葬花人”

每週新詩

第 158 首

又讀龔自珍:站在時代末尾吶喊的“葬花人”

變與不變,

這是個問題。

又讀龔自珍:站在時代末尾吶喊的“葬花人”

點擊上方綠標,

收聽本週新詩《己亥雜詩(其五)》

又讀龔自珍:站在時代末尾吶喊的“葬花人”

夕陽西下,

一劍一簫,

一人一馬。

又讀龔自珍:站在時代末尾吶喊的“葬花人”

48歲的龔自珍回望京城,一臉落寞,

北漂十多年,

這座繁華的都城,

終究還是沒有自己的容身之處。

又讀龔自珍:站在時代末尾吶喊的“葬花人”

為了變革的理想,

他奮鬥過,努力過,掙扎過,

但別人只當他是笑話,

連皇帝都不願正視國勢衰微的現實。

又讀龔自珍:站在時代末尾吶喊的“葬花人”

他是徹底失望了:

就像一個流浪多年的孩子,

飽嘗世情冷暖,

終於要回到自己的故鄉。

但是離開十多年,

他鄉變故鄉,故鄉是他鄉。

又讀龔自珍:站在時代末尾吶喊的“葬花人”

恰是暮春時節,落花紛紛揚揚。

老龔搖著頭嘆息一聲:

“落花啊落花,

你們的命運跟我一樣,

不知道會被風吹到哪裡去呢。”

又讀龔自珍:站在時代末尾吶喊的“葬花人”

“花瓣自然會落到泥土裡啊。”

龔自珍這才注意到,

路旁有個小男孩,正埋頭撥土。

“你在做什麼?”龔自珍有些好奇。

“把花瓣攏到花田裡啊,等它們變成養料,

明年的花就會開得更好了。”

又讀龔自珍:站在時代末尾吶喊的“葬花人”

龔自珍愣了一下,

突然間哈哈大笑著策馬揚鞭,

風裡飄蕩著他吟誦的詩歌:

又讀龔自珍:站在時代末尾吶喊的“葬花人”

【賞讀】

龔自珍出身顯貴:

他的爺爺、爸爸都身居京官,

姥爺段玉裁是大學者,

母親也都有詩集、文集傳世。

又讀龔自珍:站在時代末尾吶喊的“葬花人”

在這樣的環境薰陶下 ,

龔自珍8歲就研究《經史》、《大學》;

23歲著《明良論》,

抨擊時事,切中要害,

令祖父都刮目相看。

又讀龔自珍:站在時代末尾吶喊的“葬花人”

龔自珍的仕途卻相當坎坷:

3次鄉試落第,27歲才中了舉人,

會試考了6次,才勉強中個進士。

殿試中他表現優秀,

卻只得了個內閣中書——校對文字的活。

又讀龔自珍:站在時代末尾吶喊的“葬花人”

官方原因是說他字寫的難看,脾氣又臭。

實際上呢?

還不是因為他愛講大實話,揭露時弊,

得罪了那些一心求安穩、粉飾太平的人!

又讀龔自珍:站在時代末尾吶喊的“葬花人”

1839年,

對官場徹底失望的龔自珍辭職南下,

不久又回來接自己的家眷。

往返途中,

他無限感慨,寫了315首詩——

就是著名的己亥雜詩。

又讀龔自珍:站在時代末尾吶喊的“葬花人”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便是其中一首。

雖然對國家的衰敗無能為力,

但龔自珍並沒有選擇逃避,

而是像落花化作春泥一樣,

用自己的餘熱,去照亮後來人。

又讀龔自珍:站在時代末尾吶喊的“葬花人”

回到家鄉後,

他做了一位老師,聚徒講學,

把自己的學業和思想傳給一代年輕人。

又讀龔自珍:站在時代末尾吶喊的“葬花人”

1841年8月12日,

龔自珍在丹陽書院去世,終年50歲。

又讀龔自珍:站在時代末尾吶喊的“葬花人”

也就是在這一年,

林則徐被流放新疆,

英國的大炮轟開了中國的國門。

那個閉關自守的文明時代,

終於是漸漸落下了帷幕。

又讀龔自珍:站在時代末尾吶喊的“葬花人”

又讀龔自珍:站在時代末尾吶喊的“葬花人”

而龔自珍的卓識遠見,

和“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胸懷,

卻像一粒火種影響著後來人:

康有為、譚嗣同都對龔自珍推崇備至;

梁啟超也十分欣賞他,說:

19世紀末嚮往新學的讀書人,

幾乎人人都經歷過一個崇拜龔自珍的時期。

又讀龔自珍:站在時代末尾吶喊的“葬花人”

正是在這些新的變革者的推動下,

中國走出黑暗,迎來了曙光。

同時,它仍在進行著一次又一次的進化,

以適應新的時代呼應……

又讀龔自珍:站在時代末尾吶喊的“葬花人”

龔自珍是一個特別優秀和勇敢的人,

他看到了時代的弊病,

並且勇敢地把病症指了出來,

只是皇帝和官員們喜歡自欺欺人,

懶得去改正這些毛病,

最後落了個被推翻的下場。

又讀龔自珍:站在時代末尾吶喊的“葬花人”

《易經》中有一句話說,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一個時代只有不斷變革,

用新的思想、新的制度去更新自己,

才能獲得長久;

又讀龔自珍:站在時代末尾吶喊的“葬花人”

一個人也一樣,

如果不能正視自己的缺點,

不去學習新的知識,也聽不進去好的意見,

就會慢慢被社會所淘汰了。

又讀龔自珍:站在時代末尾吶喊的“葬花人”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時代變遷,生命輪迴,

一切事物都在消亡生長的變化中。

又讀龔自珍:站在時代末尾吶喊的“葬花人”

龔自珍沒能扭轉時代,

卻拋出了一粒思想的火種:

一直延續至今,受到我們尊敬。

如何變化以適應變化,才能長久?

或許,這是他留給我們的思考題。

【譯文】

己亥雜詩(其五)

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又讀龔自珍:站在時代末尾吶喊的“葬花人”

離別愁緒浩浩蕩蕩,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辭官歸鄉,就像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又讀龔自珍:站在時代末尾吶喊的“葬花人”

【釋詞】

➀浩蕩離愁: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➁吟鞭:詩人的馬鞭。 東指:東方故里。

➂即:到。

➃落紅:落花。花朵以紅色者為尊貴,因此落花又稱為落紅。

➄花:比喻國家。

又讀龔自珍:站在時代末尾吶喊的“葬花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