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企业为何如此诚信?

作者杨佩昌:《发现》杂志专栏主笔、留德学者、欧中经济技术交流促进会会长。著有《为什么德国民富国强》,《德国式领导力》等畅销书籍。

德国企业的诚信有口皆碑:严守合同、不欺客、不投机取巧,他们的某些做法甚至到了不可理喻的程度。但这方面的例子却比比皆是。

2002年,德国庞巴迪公司与广州合作建设地铁。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广州地铁将于2002年12月底投入运行。不巧的是,当年德国遭遇特大洪水,部分地区的公路、铁路均被淹没,无法把地铁车厢运往港口。

德国的企业为何如此诚信?

推迟交货当然有充足的理由:“不可抗力因素”,但是庞巴迪公司并没有做出这样的选择,他们毅然决定由水路改为空运地铁车厢。此举使该公司支付了高于水运10倍的费用,额外花费了300万美元。

其实,“德国水灾”完全是庞巴迪公司延期交货的正当理由,中国客户也能理解对方的遭遇,但是他们没有找任何借口,竭力维护了合同的严肃性,如此的做法使广州的合作方十分惊讶。

那么德国企业为什么能做到如此诚信呢?答案多种多样,公认的说法是德国有严格的法律,如果个人不守法,代价巨大;企业不守法,也同样如此。

德国的企业为何如此诚信?

确实,严格的执法使德国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尤其谨慎,他们会充分考虑履约的可行性和各种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看,法律的严肃性无疑是德国企业诚信的基石。但如果只谈法律,并无法解释庞巴迪公司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而仍然按期交货的内在动因。

除了对法律的敬畏,还与德国庞大而可靠的信用体系有密切关联。德国的信用保障机构名为Schufa,这是一家记录个人信用数据,并能够出示有关个人信用评分的民间机构,于1927年在柏林成立。截止到2010年底,Schufa的数据库已拥有6620万自然人以及150万法人的信用记录。

德国的企业为何如此诚信?

Schufa的信用数据对于个人和企事业单位都完全公开,可以随时在网上或者打电话查询。每天Schufa会接到大约27万次的信用查询请求,其中91%的查询都能得到所需要的数据。

因此,德国的企业信用就如同像玻璃窗一样,随时可查询的信用数据系统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了双向的保障。一个没有信用的企业根本无法在德国市场上生存。

德国的企业为何如此诚信?

由于法律和信用的约束,久而久之,德国人和德国企业便养成了诚信的习惯。但是,这依然无法解释德国企业对诚信的热衷,毕竟热衷是来自于人的主动性而不是依赖外力的制约和被动接受。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让我们来看看曾多次蝉联德国首富却名不见经传的ALDI公司创始人——阿尔布莱希特兄弟的故事。

ALDI是德国最廉价的中小型超市,但在欧美诸多国家拥有超过10000家连锁店。由于ALDI的存在,就连著名的沃尔玛和家乐福在德国都无法生存。阿尔布莱希特兄弟成功的因素或许多种多样,但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即是诚信。

德国的企业为何如此诚信?

阿尔布莱希特兄弟对诚信的热衷可以说已深入骨髓,他们不仅不欺诈客户,还主动纠正有关客户尚未意识到的诚信问题。多年前的一天,阿尔布莱希特兄弟路过当地的一家商店,他们注意到了店门前的促销广告,其做法是:购物时附赠优惠券,年底凭优惠券可按累计购物金额的3%领取等值商品。

但是兄弟俩很快意识到,这种做法对消费者并不完全公平和诚信:如果年底物价上扬,消费者手中的优惠券就会贬值。这涉及到了商家深层次的信用问题。经过深思熟虑,他们决定推出更具保障性的即时让利对策,即年底时店内出售的商品在原有基础上再减价3%。并承诺如达不到上述价格水平,可向商店索回差价。

德国的企业为何如此诚信?

同时,阿尔布莱希特兄弟也将商品质量视为对客户诚信的第一关键,几乎到了自我苛刻的程度。如果消费者对所购的商品不满意,ALDI均允许无条件退换或退款。

对于德国企业家来说,诚信不仅是一种无形资产、道德资源,也是一种生产和经营要素。正如一位经济学家所言:“企业的无形资产有时甚至比有形资产的意义更加重要,在资本价值中,资本价值的核心不是工厂的成本,而是企业的商誉。”

德国管家移民顾问团队,专注德国投资/德国移民服务,帮助企业与家庭在德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